束缚与自由:《慈悲》中的女性幸存
日期:2017.11.24 点击数:6
【类型】学位论文
【作者】周权
【摘要】托尼·莫里森的小说因其题材的独特和写作手法的创新让西方评论家们交口称赞,在中国也颇受关注。小说《慈悲》(2008)一方面延续了莫里森对非裔民族一以贯之的关注,同时也标志着这位诺奖作家在文学创作上的又一重大突破:首次将对白人女性与美国土著女性生活的同等关注纳入创作。《慈悲》一经发表,就受到国内外文学评论家与文学爱好者的广泛关注。三年间虽涌现了大量的书评,但对其进行的系统研究却寥若晨星。这些评论或研究都集中探讨作家对蓄奴制的深刻反思以及在重构美国历史上所做的努力,但莫里森始终关注的“女性幸存”这一母题却遭到冷
【学位名称】硕士
【学位授予单位】四川外语学院
【学位年度】2012
【导师姓名】刘爱英
【分类号】I712.074
【全文挂接】读秀地址
【全文挂接】发现地址
相关文章
- 1、《慈悲》中的规训权力解析 作者:鹿琴 年份:2014
- 2、“伊甸园”的解构与女性的自我建构:《慈悲》的生态女性主义解析 作者:李岩 年份:2012
- 3、从霍米巴巴后殖民理论解读《慈悲》中的女性身份诉求 作者:邢文红 年份:2015
- 4、被囚困的灵魂:创伤理论视角下解读《慈悲》 作者:乌仁图亚 年份:2013
- 5、文学伦理学视阈下的《慈悲》女性群像研究 作者:刘海杰 年份:2015
- 6、伊甸园中的女人们:托妮•莫里森小说《慈悲》中女性形象分析 作者:杨海川 年份: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