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可能性的寻找:在民族叙事与女性叙事之间——20世纪80年代以来少数民族女性小说的叙事追求
作者: 田泥   来源: 民族文学研究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经验   民族叙事   民间叙事   女性叙事  
描述: 当代少数民族女性文学的小说叙事方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即取材于个人经验的叙事转变为建基于对民族、文化、历史、现实等的叙事。小说叙事内涵由自身而及同类,立足个体生命,着眼于人类群体共同的精神处境。女性叙事视点的转折:体现为从外部探索转换成对女性本体的生命与精神的深层叩问。女性叙事话语对民间叙事有承接与超越,有机地协调了女性叙事与民族叙事,充满着诗意与理性。叙事产生的关学效果则是女性经验与虚构、审美情感性与理性得到高度统一。
谁在边缘地吟唱?
作者: 田泥   来源: 民族文学研究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经验   理性精神   女性身份意识   民族意识  
描述: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少数民族女性文学的内在发展轨迹、特点以及主题内容等方面都有了历史性的变化。少数民族女性作家更加侧重于对本民族文化的体认与寻找,以民间素朴的话语方式逼近女性生存的历史与现实,强调原始状态的风景与现代都市景观的多重呈现。无论是民间本土的叙事抒写、多种民族文化的沟通抒写,与融入了主流文学的写作,都着力于对女性生存、民族的历史与现实进行反思。在民间叙事的基础上,以激越的姿态回应了民族文化的脉动,凸现了女性自我身份意识与民族意识。
试论西方女性主义文学的特征
作者: 孔令然   来源: 华章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社会性别   女性经验   女性主义文学的特征  
描述: 女性经验是女性意识觉醒的起点,只有从真实的女性经验出发,女性才能找到自己的话语,除了女性经验这一决定性因素,性别概念作为一个有效的分析范畴,对女性文学批评来说也是至关重要的。本文从女性经验到女性的社会性别的分析,试论西方女性主义文学的特征。
建构女性的主体性话语--评多丽丝·莱辛的《金色笔记》
作者: 刘颖   来源: 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主体性   女性经验   女性书写   多丽丝*莱辛  
描述: 如何摆脱男性话语的控制,建构女性的主体性话语一直是女性主义文学写作与理论批评关注的中心.多丽丝*莱辛的<金色笔记>通过叙述形式、叙述结构、叙述人及叙述技巧等方面打破父权制语境的陈规,书写女性经验,建构女性主体性,使女性真正成为经验主体、思维主体与言说主体.它是女性文学创作的一次有益探索.
女性悲歌的吟咏者―林海音女性经验源起探求
作者: 程燕   来源: 中州大学学报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林海音   女性经验   女性关怀  
描述: 在中国文学的历史长河中,关于妇女命运一直是重大的主题,也是女性文学最关注的核心。林海音是台湾文学史上第一位本土女性小说家,也是台湾作家中最早在其作品中为妇女的不幸命运呐喊和抗争的作家,关心妇女命运并为之抗争是她小说的第一大主题,她的作品大都以女性的视角,女性的人生经验来观照生活。她的这种女性经验源自何处,本文试从此方面加以探索。
伤痕与梦想:当代女性小说的演变轨迹
作者: 欧阳洁   来源: 琼州大学学报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经验   反叛   女性写作   女性文学  
描述: 本文探讨在任何社会中 ,一套占统治地位的合法话语都是对特定的阶级、性别和种族价值与利益的反映。具体在父权制社会中 ,语言本身就是对女性精神的压迫 ,在父权色彩的语言环境予以女性的是一种创伤性体验。抚平这种创伤就是女作家们挥之不去的梦想之一。
女性话语的真正复归--读林白的《一个人的战争》
作者: 庞叶宏   来源: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叙事模式   女性经验   女性话语   复归  
描述: 女性写作终要实现它写作上的话语意义,女性写作的文化和美学价值获得保证,才有可能为妇女的特殊存在作证.对女性经验的强调,世界真正妇女经验的深广度及其获取话语的形式,可以说是衡量女性写作成熟与否的标志.林白是新时期女性文学话语真正复归的代表作家,她的<一个人的战争>可以说是一次女性话语独立的"成人礼".
女性经验中的跨文化交流
作者: 陈争妍   来源: 西南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美国华裔文学   女性经验   跨文化交流   谭恩美  
描述: 美国华裔文学作为美国文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近二十年来已经发展成了一个被主流话语所认可的文学样式,为当代美国的多元文化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受到了美国学术界的广泛关注。美国华裔文学作品中所蕴含的审美与文化价值对我们进行跨文化研究具有重大的意义。本文以美国华裔文学的代表作家之一谭恩美为研究对象,分析在其独特的女性视角下,生活在美国的新老两代华人女性形象以及她们在中西两种文化的碰撞与交流中对自己的生存状态的思考和探索。 本文从两个方面对谭恩美的创作进行讨论:第一章通过对美国华裔文学简单的历史性追述,把
“极致环境”下的生存言说:论严歌苓本土题材小说的女性书写
作者: 韩爽   来源: 重庆师范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生存哲学   女性经验   女性意识   严歌苓  
描述: 严歌苓是北美新移民作家中的杰出代表。从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生活逐渐安定下来的她又将目光转回到了国内题材上,创作了《天浴》、《白蛇》、《第九个寡妇》等一系列本土题材的作品。这些本土题材小说总是以人性为立足点,以一种跨民族、跨文化的视角,去书写种种“极致”环境下,历史与政治夹缝中的边缘女性的命运,表现并揭示女性自身为挣脱生存困境所作的不懈的努力,呈现她们表面柔弱实则坚韧的生命意志和精神追求。严歌苓的女性书写涉及了几种不同身份不同角色的女性,她们往往被其置于诸如战争和政治动乱等各种极致环境中,生存困境显然
女性经验与当代女性文学批评
作者: 郭春晓   来源: 山东大学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经验   当代女性文学批评   女性写作  
描述: 中国女性文学批评起步较晚,受西方女性解放思潮影响较大.上世纪80年代初期,中国社科院外文所的朱虹翻译了《美国女作家作品选》和《美国女作家短篇小说选》,其中关于女性文学批评的新观点和新思路引起国内评论界的极大关注,由此引发了对国外女性主义思潮的翻译、研究?
< 1 2 3 ... 6 7 8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