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女性特征】搜索到相关结果 21 条
-
西方女性主义电视研究理论
-
作者:
陶曦
来源:
文艺争鸣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电视节目
刻板印象
广告商
女性主义者
电视研究
西方女性主义
肥皂剧
女性特征
女性形象
家庭主妇
-
描述:
女性历史的重述,到20世纪下半页有了明显的改善。巧合的是,电视这时恰好成了最流行的娱乐消遣方式。自20世纪70年代始,西方关于女性和电视节目的书籍铺天盖地而来,理论家们批评电视节目再现和强化了当代西方文化的主流意识形态,即父权制。冈特认为,现实生活中那些被解放了的女性,与电视上描绘的那些
-
狄更斯作品中男权主义思想下的理想女性特征
-
作者:
王岚
来源:
短篇小说(原创版)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性形象
维多利亚时代
老古玩店
文学人物
男权意识
女性特征
人物形象
儿童形象
男权主义
创作思想
-
描述:
著名作家查尔斯·狄更斯的盛名在19世纪的英国早已经是妇孺皆知的神话,是继莎士比亚之后又一位经典性文学人物,具有"19世纪英国神明"的荣誉称号。狄更斯一生的著作颇多,他在作品中为读者塑造了各式各样的人物形象,如儿童形象、女性形象、男性形象等,这些人物形象在狄更斯的笔下被赋予了一种使命,传达着狄更斯隐藏在他们身上的创作思想,因而总是令人印象深刻。其中,狄更斯所塑造的女性形象更是让人捉摸不透、困惑不解、引人深思,因为
-
王家卫电影中的性别意识浅议
-
作者:
赵力
来源:
电影文学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市场导向
文学作品
性别特征
商业电影
生存状况
影片
女性特征
王家卫
女性形象
男性视角
-
描述:
在世界商业电影包括香港主流商业电影语境中,男性视角始终是主宰其市场导向的一个较为决定性的因素。有批评家指出,王家卫电影的超常之处,不在于颠倒了电影的性别特征,而在于采取了一种混杂着女性目光的男性视角。(1)在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中,温柔,美丽,善良,纯洁等等是理想和完美的女
-
《常回家看看》不存在性别歧视吗?
-
作者:
李辉
来源:
广播歌选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词作者
歧视女性
教授
性别歧视
歌曲创作
问题
女性特征
男尊女卑
女性形象
麻痹
-
描述:
在日前召开的女性维权交流会上,武汉大学罗萍教授批评歌曲《常回家看看》歧视女性,称歌曲唯小人与女人难养观念的现代版,麻痹了社会,这一观点引发网友热议,而歌曲创作者表示没有想过男尊女卑的问题。(1月4日《华西都市报》)虽然不乏支持者,可从网上的回贴来看,大部分网友都不太认同罗萍教授的观点。这首歌的原唱
-
慧眼:中国学院背景女雕塑家创作中的女性视角
-
作者:
李仲如
来源:
中国美术馆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性形象
女性视角
女性眼中
中国学
艺术作品
创作研究
雕塑家
艺术创作
女性特征
女性形象
-
描述:
导师推荐语:相对中国几千年女雕塑家寥若晨星的现象,20世纪中国女雕塑家可用繁星满天来形容。造成这种大批女雕塑家出现的原因,除社会制度的变革所导致的女性解放,还直接与西方学院式教育传入有关。从广义
-
浅议《花间集》的女性化写作
-
作者:
郭庆
程敬业
来源:
文学教育(上半月)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花间集序
花间词
女性气质
女性化
林语堂
内心世界
女性特征
女性形象
男性
审美理想
-
描述:
花间词诞生于女性化的环境中,《花间集序》中描述则有绮筵公子,绣幌佳人,递叶叶之花笺,文抽丽锦;举纤纤之玉指,拍按香檀。不无清绝之词,用助娇娆之态。花间词是在贵族的
-
孔雀河古墓沟木雕人像试析
-
作者:
陈星灿
来源:
华夏考古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面部特征
史前文化
墓葬
古墓
木雕人像
旧石器时代晚期
雕像
女性特征
女性形象
孔雀河
-
描述:
孔雀河古墓沟木雕人像试析陈星灿Inthewinterof1979,theInstituteofArchaeologyofXinjiangAcademyofSo-cialSciencesexcavatedabronzecemeteryatGumugou...
-
美女玩什么游戏?
-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国科技信息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孩子
男性角色
女性角色
游戏市场
制造商
女性特征
暴力游戏
女性形象
电子游戏
游戏内容
-
描述:
大名鼎鼎的玩具“比克曼先生”风行一时。为拓展女孩市场,制造商们又增加了“比克曼小姐”。 20年后,任天堂Game Boy为了进军女孩游戏市场,把自己的某些产品弄成粉红色,来讨女孩子的欢心。 然而,吸引女孩子来玩电子游戏,难道光凭粉红色包装就够了吗? 其实,女孩子们想要的是互交、协作式的游戏内容,而远
-
让世界倾听女人——谈女性文学躯体语言的构筑
-
作者:
孙燕
来源: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躯体语言
男性原则
个人话语
女性经验
自身性别
女性话语
女性写作
女性特征
女性文学
女性形象
-
描述:
女性写作古已有之。从古代妇女“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自发悲泣,到追求自由、平等、尊严,渴望成为男性的呐喊,女性写作完成了第一次否定,迈出了走向自身解放最初的、也是最艰难的一步、勿庸置疑,女性的这一觉醒离女性的最终解放距离尚远。这第一次否定只是打破了认同男性原则的恶性自律,并没有显示有别于男性的女性特征,而是以失落女性自己为代价,这一方面是男权话语中心地位压抑女性语言,一方面是女性由于遭受了太多的苦难对自身性别难免归咎。总之,这第一次飞跃尚未显示个人话语的清晰,还需突破主流话语的强大覆盖和公共话语无情的浪
-
对男性社会的挑战与臣服——评戴晴《性开放女子》
-
作者:
刘敏
来源:
文学自由谈
年份:
198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意识形态
女主人公
开放
女子
纪实文学
矛盾与冲突
男性社会
女性特征
女性形象
两个问题
-
描述:
戴晴的中国女性系列“性开放女子”这篇纪实文学。作为一个本文,至少有两个问题值得注意:第一戴晴是作为一个女性在进行编码,因而这个编码的规则必然带有八十年代女性特征;第二戴晴是在一个事实上的男性社会中进行编码,因而她又不可避免地在本文中带有一种向男性臣服的倾向。正是这两方面的矛盾和冲突成为当代社会中男性与女性矛盾与冲突的“症候”。而男性与女性的关系事实上是一种意识形态的关系。下面我就几个问题作些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