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沈从文作品中的女性化倾向
作者: 黄献文   来源: 吉首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化倾向   沈从文小说   沈从文作品   女性气质   托尔斯泰   男子   自然景物描写   女性心理   左翼文学运动   女性形象  
描述: 沈从文作品中的女性化倾向
沈从文作品中的女性化倾向
作者: 黄献文   来源: 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化倾向   沈从文小说   沈从文作品   女性气质   托尔斯泰   男子   自然景物描写   女性心理   左翼文学运动   女性形象  
描述: 沈从文作品中的女性化倾向
女性领导力研究的差异性取向及四种认识论
作者: 张敬婕   来源: 领导科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性取向   刻板化   领导风格   生理性别   女性气质   生理差异   女权主义   性别观念   性别研究   女性领导  
描述: 一直以来,对于“女性领导力研究”的理论内涵以及研究范式,学者之间争议比较大。据笔者的不完全统计,国内外相关论文和出版物中,对“女性领导力”的描述和定义超过了50种。一、研究取向一:具有女性气质的女性领导力研究对于何为“女性领导力研究”这个问题,不同的学者对之有截然不同的定义,并且采用了各式各样的研究取向。有的学者认为,女性领导力研究是对具有女性气质的领导力的研究“,是从自然生理差异角度来关注性别对
苏妮缇·南希:印度的女性主义寓言家
作者: 王春景   来源: 世界文化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生存境遇   寓言故事   波伏娃   我的母亲   女性气质   女性研究   女性解放   旅行作家   儿童文学作家   女性主义  
描述: 女性不仅仅是自然性别,更是文化符号,这就是波伏娃所强调的,女人不是天生的,是被造就的。女性在成长过程中所阅读的童话、寓言、故事等都在塑造所谓的女性气质,塑造社会所认同的公主、淑女及不同时代的理想女性。在童话故事中,女孩子美丽可爱、温柔顺从、忠贞不渝,经过磨难最终获得了王子的爱,得到了幸福。童话世界表面的美好背后是男权社会的价值观念,随着女性主义
西蒙·波娃妇女解放理论探讨
作者: 荣维毅   来源: 复印报刊资料(妇女研究)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家务劳动   阶级斗争   妇女解放   妇女参政   妇女运动   女性气质   女性特征   社会主义国家   女性主义   第二性  
描述: 西蒙·波娃妇女解放理论探讨荣维毅法国著名女作家西蒙·波娃是现代西方女权主义的先驱。她的《第二性》影响着一战以来世界范围的妇女解放运动,被称为西方妇女运动的“圣经”。波娃关于妇女问题的理论探讨对当代中国妇女运动和妇女理论研究也有借鉴意义。本文试就西蒙·...
西蒙·波娃妇女解放理论探讨
作者: 荣维毅   来源: 妇女研究论丛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家务劳动   阶级斗争   妇女解放   妇女参政   妇女运动   女性气质   女性特征   社会主义国家   女性主义   第二性  
描述: 西蒙·波娃妇女解放理论探讨荣维毅法国著名女作家西蒙·波娃是现代西方女权主义的先驱。她的《第二性》影响着一战以来世界范围的妇女解放运动,被称为西方妇女运动的“圣经”。波娃关于妇女问题的理论探讨对当代中国妇女运动和妇女理论研究也有借鉴意义。本文试就西蒙·...
呼唤女性的“半边天”
作者: 帕特里莎·梅   李江红   来源: 走向世界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职业女性   半边天   性别歧视   创造性   妇女地位   妇女运动   男子   女性气质   淑女风范   男性  
描述: 古往今来,人们总是把男子看作强者,而将女子视为弱者;总是认为妇女生就感情脆弱,作事不果断,认为女性天生不如男性聪明,缺乏创造性。表面看,这种说法不无道理,实则不然。研究表明:女性与男性的情绪化程度基本相同,且女性与男性有着同等的智慧和创造性。许多社会学家和人类学家指出:各种传统习惯总是教导女孩的言行应遵守许多既定的模式,以显示所谓"女性气质"、"淑女风范",而正是这些习俗人为地限制了女性的发展,从而使"女性天生是弱者"的偏见沿袭至今。
知识女性的出路:女性气质的积极社会实现——从《方舟》和《女人的力量》谈起
作者: 王彩萍   来源: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现代文明   妇女解放   独立的人格意识   女性意识   女性气质   男权中心   知识女性   人的力量   《方舟》   社会实现  
描述: 大规模的女权运动在西方巳经进行了一个多世纪,而在我国,太平天国制定的种种妇女政策,也开了妇女解放之先河,成为二十世纪初叶中国妇女运动兴起的序幕,时间延至到了二十世纪的九十年代,环顾我们的社会,女性依然处在深重的精神困境之中,尤其是知识女性,一方面她们为人女为人妻为人母,要承担这世界上“一半”的责任与义务。另一方面她们经过了现代文明的洗礼,走向了广阔的社会,具有了初步独立的人格,现代文明的洗礼与独立的人格意识使她们在精神上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希望在事业上与男子一样有所作为。为人女为人妻为人母的社会角色的承担
外国女性文学作品的多元文化翻译研究
作者: 王芳   来源: 芒种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西尔维亚   文学作品   性文学   生态文学   女性气质   世界文坛   文化翻译   艺术层面   女权意识   女权主义运动  
描述: 引言外国女性文学兴起于女权主义运动的背景之下,自20世纪60年代起得到了很好的发展。此后,女性作家开始在世界文坛崭露头角,女性气质的作品也佳作频出,广受赞誉。特别自20世纪90年代,多国女作家在世界文坛取得佳绩,使女性文学成为当代世界文坛中引人注目的独特文学现象。女性文学的核心是女权意识。在艺术层面上,女性文学的特点主要是具有女性气质的审美及对女性意识的探索。因此,女性文学往往带有鲜明的文化属性,
走出女性心灵的樊篱--新时期女性文学若干心理症结的梳理
作者: 王琳   来源: 社会科学研究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主人公   新时期   女作家   女性气质   女性心理   女性写作   弗吉尼亚·伍尔夫   女性文学   女性自我意识   爱情乌托邦  
描述: 新时期女性写作成为不可忽视的文学现象。从一开始,女性心理便成为女作家们注目的重点。本文对这一时期女性文学(主要是小说)中所反映出的若干心理症结作出梳理,对文学的性别问题、女性爱情观与价值观、女性气质、女性幽闭心态等问题进行了探讨,从而勾划出80—90年代女性文学的心理流变轨迹
< 1 2 3 ... 9 10 1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