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当代女性文学与精神分析学
作者: 赵树勤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精神分析学   女性文学  
描述: 20世纪80年代以来弗洛伊德主义在中国文学中的复归并取得辉煌的成绩,首先应归功于女性作家,她们在性别意识觉醒的同时找到了弗洛伊德主义作为自己最为契合的理论资源。当代女性文学的精神分析学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黑暗大陆"的守梦者;创伤经验与童年固结;变态心理的艺术聚焦。
文学中的“疯狂”女性
作者: 徐坤   来源: 中国社会科学院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中国现代文学   女性文学  
描述: 20世纪的文化演进中,女性是在与现代性的遭遇中日益觉醒的。现代性之于女性的过程,就是女性自我从非理性到理性的探求过程。“现代性”(modernity)正是以其追求自由精神的本质,以理性观念与进步的信条,为女性的平等和觉悟提供了外在动机,并与她们萌动的内在要求相契合。正是在... >> 详细
19世纪俄罗斯文学与中国“五四”文学女性形象之比较
作者: 孙立新   来源: 池州师专学报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比较   中国形象   俄罗斯文学   女性文学  
描述: 十九世纪俄罗斯文学和中国“五四”时期文学的女性形象有着不可分割的血缘和亲情关系。第一阶段 ,是封建桎梏下的觉醒阶段。对爱情、自由的向往 ,反映了当时女性的民主意识和民族意识的觉醒。但旧时代的印记使她们无法真正求得自身解放 ,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妇女解放问题。第二阶段 ,是不幸命运的抗争阶段。她们具有更强烈的反抗精神和自我意识。但她们把对爱情和个人幸福的追求看成生活的全部内容 ,一旦失去了它们就失去了生活的信念和追求 ,这就注定她们的叛逆必然陷入失败的命运和悲剧的结局。第三阶段是从个性解放走向社会革命阶段。这类
性别的文本和文本的性别——对三位女性作家作品的解读
作者: 黄薇   来源: 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主体性   女性文学   性别视点  
描述: 作者的性别不一定等同于作者写作时所采取的性别视点 ,而所谓女性视点则应该取决于是否强调了女性的自我与主体性 ,女性形象是否被放在“主体和看的位置”上 ,她是否是欲望和行动的主体。强调主体性 ,就是强调女性的能动性 ,女性的情感、意志、能力、创造性以及女性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价值。
《作女》的女性自省意识——从陶桃谈起
作者: 胡光璐   来源: 职大学报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作女》   女性自省意识   女性文学  
描述: 从卓尔及陶桃的形象出发,结合当代现实生活,论述了《作女》中所体现出的女性自省意识。论文认为,小说主要是通过女性形象来体现女性自省意识的:通过分析陶桃的依赖性(主要表现为对钱、男子、孩子的依赖)及狭隘性,对女性自身弱点进行反思。通过卓尔,呼唤女性像卓尔那样叛逆、奋进、自立自强,培养健全人格,争取美好人生。
突围与陷落——由女性文学的嬗变看妇女解放的艰难历程
作者: 王金霞   王志芳   来源: 滨州师专学报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妇女解放   艰难历程   嬗变   女性文学  
描述: 2 0世纪初叶 ,随着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沉闷了几千年的中国女性喊出了石破天惊的解放之音 ,但这声音很快就消失在启蒙与救亡的革命洪流中 ;2 0世纪中叶 ,妇女形式上获得了与男子同等的政治、经济权益和地位 ,却以女性性特征的消弭为代价 ;新时期以来 ,活跃在女性作家笔下的是反叛男性神话、颠覆已有意识形态大厦的女性形象 ;2 0世纪的最后十年 ,女性写作转向“躯体叙事” ,不自觉中又迎合了男权中心主义的窥探和畅想需求
论女性文学的学科建设
作者: 乔以钢   来源: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文学   学科化   学科建设  
描述: 中国女性文学研究从学科意识的萌发到学科理念的形成 ,经历了近 2 0年的实践过程。现阶段积极推进学科化进程 ,不仅有利于学科自身的发展 ,同时也有利于争取在尽可能高的程度上实现女性文学研究的人文价值。当前学科建设的途径和标志包括 :明确本学科研究的基本范畴 ,探索具有中国本土特色的女性文学理论 ;确立基本的学术规范和学术运作方式 ;具有比较充分的学术积累和学术影响 ;拥有一批从事本学科研究的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 ;在国家高等教育体系中获得承认 ;不断扩大学科内外部的学术联系等。女性文学研究的学科的建设和发
十九世纪英国女性文学中女性意识的嬗变
作者: 车莉   来源: 学术交流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意识   嬗变   女性文学  
描述:1 9世纪英国女性文学中 ,女性意识得以凸现并表现出逐渐发展演进的过程。简·奥斯丁开拓女性主体意识的一方天空 ,给女性以智力和性格魅力上的肯定和赞扬。勃朗特姐妹传达出确立女性独立的人格呼声 ,变
新时期女性文学的起飞与徘徊现象
作者: 袁珍琴   来源: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生存处境   徘徊现象   精神启蒙   女性文学  
描述: 本文主要选取张洁、谌容、池莉、徐坤等有代表性的女作家 ,从其小说作品中所呈现的精神趋向 ,以“女性的尺度”加以解析评论 ,论述了新时期女性文学的起飞与徘徊现象。文中肯定了女性文学的成就 ,并同时指出 ,“女性文学”的眼光 ,不应该只是凝定在知识女性个人生活的层面上 ,而应该积极参与有利于改善全体女性生存处境的社会改革 ;应该为女性的发展前途 ,多作精神启蒙与社会改革导向性的设计。希望能唤起女作家的反思与自觉 ,克服“女性文学”的徘徊现象 ,促进“女性文学”新的更强势的起飞。
寻找女人与女人寻找——新世纪女性文学的起点
作者: 金燕玉   来源: 江苏社会科学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寻找女人   女人寻找   女性文学  
描述: 上个世纪最后20年,中国女性文学出于“女人是什么”的叙述欲求,在“寻找女人”的话语思潮中,完成了女性性别的认同和理想女性的蓝图。进入新世纪,女性文学开始关注女人寻找什么,虽然答案各不相同,但留下了女性在不断寻找过程中的探索的步履。
< 1 2 ... 13 14 15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