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池莉:从女性文学到女性主义文学的演变与质疑
作者: 赵彦杰   来源: 东北师范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主义文学   质疑   女性文学  
描述: 随着西方女权主义思想殖民化地入侵,中国自“五四”起开始了旗帜鲜明的女性的觉醒与对男权社会的反抗。随着第二次西方女权主义的蓬勃发展,国内女性文学也日益兴起与发展。作为新写实创作的代表人物池莉也在自己的作品中进行了相关的探索。 活跃于当代文坛的池莉以开创了“新写实小说”而为人们熟知,并以此在当代文学史上为自己赢得了一席之地。但她并未满足于此,而是基于自己独特的女性视角,由新写实走向女性文学,进而演变成女性主义文学,以她的创作实绩向我们展示着时代变迁所带来的人们思想、观念、行为、体验的最新变化。池莉
“她”的自塑:论孙惠芬小说中的乡村女性书写
作者: 张敏   来源: 河南师范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乡村女性   孙惠芬   小说创作   女性文学  
描述: 新时期以来的女性文学存在着精英化的倾向——很多女作家都以描写现代城市女性经验见长,却对当下乡村女性的生存境遇和精神状态缺乏人文关怀。60年代出生的东北女作家孙惠芬比较特殊,她自创作以来就执著而持久地凝视着乡土,并集中地将自己对乡民的审美观照投注到女
彼岸的希盼—从二元对立走向多元共存
作者: 吴英丽   来源: 上海师范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文化批评   美国华裔   女性文学   女性主义  
描述: 族裔文学作为美国文学的一部分,近几十年来异常活跃,在美国文学史当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为美国文学增添了新的活力。在美国族裔文学的灿烂星河中,华裔文学可谓是后起之秀,近一、二十年来大放异彩,而其中华裔女性文学更是光彩夺目。本论文选取了在美国文坛享有盛誉、具有代表性的华裔女作家及其作品,从女性主义视角入手,借助于文化批评的手法对她们进行仔细的分析,从而客观、公正地反映这些女作家的成就和不足。 论文具体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第一章 对美国华裔女性文学的形成与发展进行了历史性的
历年辛苦不寻常:晚年单士釐研究
作者: 黄湘金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生平   编撰活动   女性文学   单士釐  
描述: 作为近代较早走向世界的知识女性,无论是从个人经历还是从文学活动来看,单士釐都是一个富有研究价值的人物。其得风气之先,介绍域外文明,令人瞩目。而本文力图再现单士釐的生平及其晚年的编撰活动,予以公允的评价,挖掘出她倾向于传统的一面。 本文共四章,第一章阐述了单士釐的亦新亦旧的家庭背景和人生经历——从“出走”到“回归”这一过程,并突出了丈夫钱恂在这个转变中的作用。第二章论述她编撰的《懿范闻见录》,不仅记载了单士釐身边亲友的“嘉言懿行”,更有她本人理想中的“妇德神话”,充分体现了她呼唤、保存传统女性道德的渴望和
关于中日两国现代女性的立场——以同名小说《厨房》为中心
作者: 叶娉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文学   厨房   女性主义   短篇小说  
描述: 随着本世纪后半期西方妇女争取人的权利的女性主义运动的兴起,特别是20世纪60、70年代当代女性主义运动所谓“第二次浪潮”的到来,在世界范围内涌现出越来越多的优秀女性作家,女性文学被赋予新的时代意义而备受关注。在中国,新生代作家徐坤颇具代表性。其短篇小说《厨房》获《作家报》评选1997年度优秀小说奖以及2001年第二届“鲁迅文学奖”。当今中国文坛,女性作家写作愈来愈蔚为大观...
吴藻词研究
作者: 周云   来源: 武汉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审美特质   吴藻词   女性文学  
描述: 清代是女性文学发展的高峰期,一时名家迭出,蔚为壮观.吴藻是其中最负盛名的女性词人之一.吴藻词是在清中叶的思想解放潮流和女性文学繁荣的时代背景下产生的.启蒙思潮兴起,引起社会观念的变迁,一方面有利于人们解除封建思想的束缚,追求个体的生命价值.另一方面,促进了妇女地位的提高,为女性文学全面繁荣的到来准备了条件.出身商人家庭的吴藻,有着卓越的艺术才华、敏感多情的忧郁气质、孤傲高洁的人格、豁达的心胸和自由叛逆的精神。 本文在论述了吴藻所处的时代背景和个性气质的基础之上,从词体审美的角度出发,详细分析了吴藻词的审美
从性别对抗到多元化书写——论新世纪女性写作的新走向
作者: 王艳芳   来源: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第十四届学术年会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新世纪   多元化   性别关系   女性文学  
描述: 各种迹象表明,新世纪的女性写作已经走出世纪末年幽闭和自恋的低迷状态,一方面接续1990年代女性历史构建的执著努力,另一方面在某种程度上缓解了此前颇为剧烈的性别对抗。新的民间女性形象系列的出现,新的男性形象的在场与重塑,新的性别关系的思考和建构都意味着女性写作多元化时代的到来。
生态女性文学批评的话语建构
作者: 陈凤珍   来源: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生态文学   全球化   批评话语   女性文学   女性主义  
描述: 当今世界,女权主义已经使得女性的声音不再是一种边缘化的声音,但是总体上看女性作家和批评家的“生态意识”都很薄弱,文化思想界关注作家的“精神生态”的人很少。鉴于此,本文从生态女性文学批评话语建构的角度切入这一时代的困惑,通过女性文学的精神生态和文学批评生态的话语资源两个方面阐述自己的观点,强调在21世纪的全球化时代,人类应该重新思考自己的文化命运,东西方文学都应该重新审视自己的文化身份。在生态意识和生态文化逐渐被人们认可的今天,大力倡导和建构生态女性文学批评,无疑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试析《简·爱》与《藻海无边》女性文学的文化特质
作者: 李媛媛   来源: 学术交流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简·爱>   <藻海无边>   文化特质   叙事声音   女性文学  
描述: <简·爱>打破了以往男性宏大的叙事方式,以第一人称的叙事方式展示了女性的内心世界.人们在简·爱身上寻找自己的影子,寄予同情.但却从未对简·爱追求幸福的苦难历程上的障碍--幽禁在项楼上的克里奥疯女人给予一丝一毫的同情.而英国当代女作家琼·里斯正是利用了夏洛蒂·勃朗特笔下这个傀儡式的人物形象,赋予她女性的叙述声音取代她原有的野兽般的咆哮,揭示了迥异于男性声音(罗切斯特先生)的叙述.两部作品,分别从女性文学的文化特质和女性叙事方式方面,揭示疯女人形象心理真实的一面.
午梦堂作家群的文学成就
作者: 彭娟   来源: 湖南第一师范学报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午梦堂   家族文学   文学成就   女性文学   作家群  
描述: 晚明时期在吴江地区形成了“午梦堂”作家群,这个作家群以叶绍袁、沈宜修夫妇和其四女七子为核心,囊括了叶、沈两大家族近20人。其特点表现为:以血缘纽带为核心,一代乃至数代的家学传承为特色;无论是叶绍袁本人,以叶燮为代表的子辈,还是沈宜修母女都体现了极高的文学才华,尤以女性文学成就突出。
< 1 2 3 ... 7 8 9 ... 11 12 13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