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女性文学】搜索到相关结果 106 条
-
难得舍弃也难得皈依——从徐坤创作流程的变化看90年代女性创作的流浪心态
-
作者:
李掖平
赵恩兰
来源:
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学报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90年代
创作流程
女作家
女性意识
女性性别
女性创作
女性文学
性别意识
女性主义
徐坤
-
描述:
难得舍弃也难得皈依——从徐坤创作流程的变化看90年代女性创作的流浪心态
-
称谓差错知多少
-
作者:
段振江
来源:
采·写·编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石家庄师范专科学校
师范专科学院
交际情景
书面语
编辑工作
限定语
女性文学
《河北日报》
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管理系统
-
描述:
看大样是夜班编辑工作最后一道程序。为减少差错,提高质量,看大样时既要统揽全局,又要抓住重点。重点有若干。把新闻中的称谓表达准确是其中之一。本文以近段时期《河北日报》二版大样上政治性、政务性新闻的标题为重点对象,分析研究称谓方面的差错。
-
网络童年的“黄金时代”——“中网聊天室”和“新空气”今昔谈
-
作者:
炸弹
来源:
知识就是力量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精神家园
黄金时代
网络文化
网络技术
中文网站
历史感
聊天室
全文检索
新来者
女性文学
-
描述:
中网(www.netchina.com.cn)是国内最早的ISP和WWW中文网站之一。在网络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它似乎已经拥有了其他网站少有的“历史感”。一些最早在中网结识网络并逐渐走向成熟的资深老虫们(在中国,上网距今3年以上者即可称为资深网虫)的“网路沧桑感”尤其明显,短短的3、4年时间里,网络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一点是新虫们无法体会到的。 听到不少去过中同站点的网友
-
网上文学殿堂
-
作者:
晓江
来源:
电脑爱好者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科幻小说
文学作品
古典文学
外国文学
世界文学
网上文学
现代文学
橄榄树
女性文学
图书馆
-
描述:
近来收到不少读者来信,希望能提供一些好的站点地址,故此分门别类给大家介绍一些酷站,阁下如有好的发现,也请大家告诉大家,共同为我们的网上生活增添色彩。
-
张洁小说女性形象的类型化特征
-
作者:
武彦君
来源:
语文学刊(高等教育版)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权文化
张洁小说
女性意识
类型化特征
女权主义者
男性人格
女性形象
女性文学
姐妹情谊
《方舟》
-
描述:
三、女性形象的优越性男权文化的历史和社会造就了女性在生活中系统的、全面的不利地位,却又将女性的种种劣势和不幸归因为女性性别本身,对此,女权主义者给予了深刻的揭露,并指出:“女人不是天生的,而是形成的”①0,强调“男女是平等的”。激进的女权主义者甚至明...
-
让世界倾听女人——谈女性文学躯体语言的构筑
-
作者:
孙燕
来源: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躯体语言
男性原则
个人话语
女性经验
自身性别
女性话语
女性写作
女性特征
女性文学
女性形象
-
描述:
女性写作古已有之。从古代妇女“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自发悲泣,到追求自由、平等、尊严,渴望成为男性的呐喊,女性写作完成了第一次否定,迈出了走向自身解放最初的、也是最艰难的一步、勿庸置疑,女性的这一觉醒离女性的最终解放距离尚远。这第一次否定只是打破了认同男性原则的恶性自律,并没有显示有别于男性的女性特征,而是以失落女性自己为代价,这一方面是男权话语中心地位压抑女性语言,一方面是女性由于遭受了太多的苦难对自身性别难免归咎。总之,这第一次飞跃尚未显示个人话语的清晰,还需突破主流话语的强大覆盖和公共话语无情的浪
-
生命原欲中女性自我形象的重铸
-
作者:
陈娇华
来源: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作家
王安忆
女性意识
女性自我
女性创作
原欲
女性自救
女性形象
女性文学
《莎菲女士的日记》
-
描述:
新时期女作家们的创作只有到了张洁的《方舟》,才开启了真正的女性性别意义上的创作起点,也标志着女性自我形象重铸的肇始。80年代的中后期文坛上,在女性文学的小说和诗歌等创作中,陌生的女欲体验和隐秘的情感意向如破闸的洪水漫溢整个文坛。这一切显示了女性文学创作的长足进展以及女性意识走向成熟发展的趋势。但这部分创作难免不出现性爱悲剧性的结局,难免不以过多地描述女性的性力和原欲而“屏蔽”了所有的外在的现实背景环境及各种社会性因素
-
两性对话:城市中的女性
-
作者:
王光明
荒林
来源:
山东文学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现代文明
女作家
女性主义写作
中国现代文学
女性写作
女性文学
女性形象
两性对话
农业文明
郁达夫
-
描述:
王光明:假如没有城市,不会有女权主义运动和女性主义写作,城市和女人,其实在现代社会,历来就有非常复杂的纠缠。以城市为舞台的女性文学,不但表现了女性阅读城市的意识和立场,而且通过女性写作进一步塑造、想象了
-
今生我们将与谁“牵手”——读王海鸰的小说《牵手》
-
作者:
陈虹妹
来源:
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学报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性变态者
王纯
电脑专家
晓雪
知识女性形象
单身母亲
女性文学
认识和思考
小说
婚姻家庭生活
-
描述:
青年女作家王海鸰的小说《牵手》及同名电视连续剧的推出,在广大读者和观众中反响比较强烈.《牵手》对当代家庭生活的认识和思考,贴近当代普通人的生活、思想、情感,很容易引起人们的深刻的思索与强烈共鸣.1.夏晓雪——生活中一个真实的女性形象作品是围绕着被称为“电脑怪才”的电脑专家钟
-
平凡中见曲折:略谈索莱达·普埃托拉斯的小说创作
-
作者:
王军
来源:
外国文学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短篇小说集
叙述者
主人公
托拉斯
女作家
文学创作
索莱达
女性文学
西班牙人
女性人物
-
描述:
伴随着女性运动的发展,70年代末西班牙兴起一股女性文学的浪潮,一批40年代末50年代初出生的女作家,如安娜·玛利娅·莫伊斯(AnaMariaMoix,1947)、罗萨·蒙特罗(RosaMontero,1951)、卡门·列拉(CarmenRiera,1...
<
1
2
3
...
7
8
9
10
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