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女性文学】搜索到相关结果 2840 条
-
舒婷论:“朦胧诗化”、女性意识的拓展与经典化
-
作者:
张立群
史文菲
来源:
文艺争鸣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新时期
女性意识
诗歌世界
诗歌创作
女性诗歌
经典化
朦胧诗人
女性文学
女性主义
舒婷诗歌
-
描述:
相对于以往常常从作品解读、创作艺术等方面展开的研究,本文选取从传播、接受的角度进入舒婷的世界。进而结合史实再现舒婷诗歌的经典化过程。作为一位在新时期诗坛较早获得认可的新潮诗人,舒婷的性别身份、创作道路、位置确立等一直和其所归属群落的其他诗人有所不同。这种在返观历史后呈现出的差异,自然反映了当时批评界由于种种原因存在的认知限度。然而,如果我们可以更加客观、辩证地看待这种差异,则不难发现:舒婷诗歌创作的复杂构成与来自外部接受、构造之间的张力,才是造成差异进而影响舒婷诗歌经典化过程的重要原因。至于由此重寻舒婷的
-
微访谈
-
作者:
暂无
来源:
新作文(高中生适读)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文专业
杜拉斯
女性作家
文学作品
玛格丽特
高中生
访谈
风信子
女性写作
女性文学
-
描述:
访谈对象:浅瑶(中文专业大二学生),三日雨(老师),风信子(高中生,文学爱好者),妞灵(诗人)·你读到的第一本女性文学作品是什么?浅瑶:是玛格丽特·杜拉斯的《情人》。我那时候在读高中,特别喜欢她,还有昆德拉。三日雨:我接触到的第一本女性文学作品是林海音的《城南旧事》。妞灵:林白的《一个人的战争》。·你心目中的女性文学是什么样子的?风信子:其实我对这个概念并不太清楚。我觉得女性作家写的文学作品就应该是女性文学。
-
“她写作”的未来
-
作者:
成吉思汗
来源:
新作文(高中生适读)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出现在
先锋作家
女作家
女性本体
女性意识
文坛
女性写作
女性文学
独特魅力
作家群
-
描述:
女性文学从古至今一步步走来,一直不曾停下脚步。随着"女性世纪"的到来,女性文学以其独特魅力,铺天盖地地走到大众面前,以一种势不可当的气势,傲然屹立在文坛之中。翻读大大小小的报纸和杂志,你不难发现当今的女作家群是那么的壮观,先锋作家、美女作家的美名不断地出现在人们的面前。一时之间,文坛晃动的净是女性面孔,女性文学更是风光无限。
-
老师的教诲
-
作者:
王晓
来源:
中华魂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同学
班主任
教授
南通大学
文友
大学生
林徽因
大学老师
文学院
女性文学
-
描述:
先生要参加南通大学892班毕业22年的同学聚会,我也因通大文学院已退休教授陈学勇的点名,陪先生一起回他的母校。陈学勇教授北大毕业,林徽因研究专家,因为对女性文学的关注,教授想见见我这个以文为生的学生媳妇。师生见面叙旧在通大专家楼进行,同学之间22年不见,一定有许多话要说。我和南通当地的几位文友见面,有意去迟些,
-
性别文化与文学研究
-
作者:
乔以钢
周珉生
来源:
华夏文化论坛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化论坛
性别问题
女性视角
性别文化
文学研究
性别意识
性别观念
男性中心
女性文学
女性主义
-
描述:
各位同学好!今天谈的是性别文化与文学研究。我们是在什么样的意义上来理解性别和性别文化呢?这一点,不一定每个同学以前都考虑过。此刻大家聚在这里,我们身上、我们四周,是不是就有一些性别文化的因素渗透其间?大家的衣着、发型和装饰,一般来说是不是有一定的性别特征?又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姓名,我们会感觉到,有的名字听起来就像个女生的名字,有的名字听起来则像男生
-
何谓1990年代的“个人化写作”
-
作者:
吕永林
来源:
上海文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原子化
年代
纯文学
去政治化
文学写作
生存状况
新写实小说
个人化写作
女性文学
概念
-
描述:
一、个人化写作的概念起源重考(一)问题的提出据刘小新所作关键词式的考察,批评界通常倾向于把‘个人化写作’概念的产生时间定在90年代中期,而戴锦华和王干在其1995年12月进行的关于女性文学的对话中,则直接提出了‘个人化写作’的说法,
-
中国现当代女作家的宗教情绪对女性文学的影响
-
作者:
吴玉杰
来源: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传统男性中心文化
范小青
文化品位
女作家
女性意识
宗教情绪
作品
女性文学
现当代
女性自我意识
-
描述:
文中指的宗教.是一种广义的、宽泛的精神现象.是体现在女性文学作品中的一种宗教情绪及趋势。作者从剖析女性文学中的女性意识、文化品位及艺术氛围等几个侧面.较详尽地分析了现当代女性文学的这个特点。
-
批评家白烨
-
作者:
李洁非
来源:
文艺争鸣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八十年代中期
整体把握
研究室
三十年
文学作品
当代文学
批评家
中国文学批评
女性文学
话语权
-
描述:
认识白烨二十多年,后又是研究室同事。有时回想起来,我会惊讶于从那时到现在,他看起来几乎没有怎么变,不知道是否距离近、接触多所致。当代的中国文学批评,从八十年代开始复兴
-
“满架牙签销日月,半生心事许烟霞”:清初钱塘女诗人徐德音及其作品论析
-
作者:
赵厚均
来源:
古籍研究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烟霞
钱塘
清初
女诗人
袁枚
牙签
作品
随园诗话
女性文学
沈德潜
-
描述:
徐德音,字淑则~①,号绿净老人。祖籍昆山,浙江钱塘人。~②清初著名女诗人,有诗数百首传世,在当时有较大的影响。文坛宗匠沈德潜曾为她的作品作序;袁枚《随园诗话》里也选评过她的诗;钱塘女诗人群蕉园诗社的领袖林以宁对她比较欣赏,曾主动邀她入社,凡此皆可见她的诗名。不过作为一名闺秀诗人,徐德音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前人仅仅在一些诗话和选本中偶尔论及,今人也只在女性文学研究专著中有零星论述,其中还不乏误解。本文拟就所掌握
-
论多元文化背景下我国美国文学教材内容更新的必要性
-
作者:
张礼牡
卢普庭
来源:
大家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西方文化
多元文化主义
文学课程
八十年代
作家
美国文学史
多元文化教育
文学教材
文化背景
女性文学
-
描述:
多元文化主义(multiculturalism)一词的出现始于八十年代的美国。其主要内容是取消"西方文化"这门必修课而代之以"强调各种文化平等和贡献"的新课程。这场改革迅速波及整个教育界,继而在其他社会领域也引发了不同的影响,学术界对此现象进行了探讨和争论。通俗地说:多元文化是指弱势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