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性别与中国文学、文化——女性文学这个概念
作者: 刘思谦   来源: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主体性   现代性   女性文学   历史性  
描述: 女性文学这个概念的命名在研究界表现出难堪的失语状态,现有的几种女性文学概念共同的问题是忽略了女性文学这个概念的历史性与现代性内涵。只有在人类历史由传统的母系制到父权制再到近现代由传统的封建父权社会向现代自由民主社会的转型过程中,才有可能出现属于女性自己的文学。这是一个女性主体在文学中由长期缺席、不在场到逐渐出席、在场的过程。把女性主体性作女性文学这个概念的基本内涵,并把五四新文化运动中诞生的以人的发现、女性的发现为精神血脉的五四女作家群的出现,作为我国女性文学的开端,而把这之前由晚明开始直到晚清和民国初期
妇女/性别研究主流化问题刍议——从女性文学研究进入高校学科体系谈起
作者: 林丹娅   来源: 妇女研究论丛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主流化   妇女/性别研究   女性文学  
描述: 尽管包括女性文学在内的妇女/性别研究在高校教学体系中的推进是成功的,但仍面临着一个重大瓶颈困境,即学科设置和社科规划与之不配套.如何解决两者的矛盾将影响到女性/性别研究的合法性与合理性.因此,社科规划与学科体制关系到女性/性别研究的生存与可持续发展.
女性的发现——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中国现代女性文学的主题内蕴
作者: 李菁   来源: 江苏社会科学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发现   二十年代   女性文学  
描述: 从“人”之子的觉醒到关注社会、思考人生,从追求恋爱自由到建立现代性爱观念,从批判男权文化到努力建构女性自己的话语方式,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中国现代女作家第一次以群体形象在平等的“人”的位置上言说女性心声,反映女性从“女”到“人”再到“女人”的发展过程,记录了女性成长的曲折的心路历程和沉重的前进步履。
美国黑人女性文学发展概观
作者: 杨清波   来源: 烟台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美国文学   黑人文学   女性文学  
描述: 美国黑人女性文学自诞生之日起,很长时间里被排斥在以男性文学为中心的所谓主流文学之外,一直处于弱势话语的地位。在经历了以自我描述为主的早期文学阶段和寻找黑人妇女身份的文艺复兴阶段之后,黑人女性文学终于在20世纪下半叶迎来了其发展过程中的黄金时期,并涌现出了一大批杰出的黑人女性作家,她们的作品完美地实现了思想性和艺术性的统一,预示了21世纪黑人女性文学的更加繁荣。
唐宋女性文学探析
作者: 陈文   来源: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唐宋文学   社会教育   女性文学  
描述: 中国古代女性文学发展史上,唐宋女性文学是黄金时代.唐宋女性文学的繁荣与唐宋女性教育发展和社会政治经济条件是紧密相连的.
“身体写作”与女性文学
作者: 王玉鹏   来源: 胜利油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权文化   身体写作   女性文学  
描述: 对待“身体写作”,我们不该把它“神圣化”,也不该把它“妖魔化”,应以冷静的眼光来审视“身体写作”,以求客观、公正地认识和评价这一文学现象。“身体写作”的初衷是对男权文化的解构和颠覆,但由于自身的局限性和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身体写作”非但没有达到预先的目的而从男权文化中突围,反而成了男权文化的俘虏。中国的女性文学如果要健康发展,不能仅仅拘囿于“身体写作”。因为“身体写作”关注的毕竟只是人的身体,而非人的灵魂,所以精神的缺席,就导致了神圣和诗意的缺失。只有不断探索,中国当代的女性意识才能建构,具有真正女性意识
试论中国女性文学的多元形态
作者: 阎纯德   来源: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多元形态   成因   女性文学  
描述: 20世纪中国女性文学从不自觉到自觉,经历了近百年的历史跋涉。从陈衡哲、冰心、庐隐、丁玲,到萧红、张爱玲、梅娘,再到张洁、张抗抗、铁凝以及陈染、林白等等,其间有数以百计的女作家为中国新文学的发展和繁荣做出了贡献;她们的创作始终在思想内容与艺术风格上呈现着多元的形态,使中国女性文学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现象,表现出完整的学术姿态。中国女性文学创作的多元形态,是人类社会生活和思维方式所凝聚的文学规律,具有一种包容精神。“女性主义”不能涵盖、也不能代表中国女性文学的主体精神,它只是女性文学的一翼。
中国现代女性文学的主题类型
作者: 周海波   苗欣雨   来源: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主题   中国现代文学   女性文学   类型研究  
描述: 中国现代女性文学的主题呈现不同风格的同时,表现出大体相同的文化趋向,主要在爱情、家庭以及人文关怀三个方面,表现出女性作家的文化趣味和人生关怀。“五四”以来女性作家以父子对立模式表现青年一代对自由爱情的追求,其目的并不在于爱情本身,而更在于通过爱情叙述一个社会化的故事,达到批判封建主义礼教的目的;不同的家庭观念也表现出作家的文化差异和审美趋向;女性文学的人文关怀,是对题材领域的超越,也是对女性意识的超越。
20世纪末女性文学写作的特点
作者: 牛福兰   来源: 太原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写作艺术   写作主题   女性文学   特点  
描述: 20世纪末,女性文学写作成绩斐然,从写作主题到创作艺术都有了新的突破。同时造就了一大批优秀的女性作家,她们的小说探索历史与现实的关系,用多样化的手法特别是现代主义的创作方式反映生活的真实性,表现女性特有的性别体验,成为20世纪文学创作上的一道靓丽的风景,她们的作品很值得一读。
关于“女性文学”的观照与思考
作者: 汪丽景   来源: 黄山学院学报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双性和谐   性爱   女性文学  
描述: “女性文学”所独有的“女性视角”,使女作家所写的性爱臣服于美的规律。“女性文学”的未来发展走向是“双性和谐”。
< 1 2 3 ... 10 11 1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