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女性文学】搜索到相关结果 2840 条
-
屈从的假面—伊丽莎白·英奇巴德与18世纪英国女性的自我表述
-
作者:
王欢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英奇巴德
罗曼司
情感主义
自然
女性文学
-
描述:
本文以18世纪英国社会的变动和小说文类的兴起为背景,以伊丽莎白·英奇巴德为代表,试图考察当时女性作家的自我表述方式。针对英奇巴德的两部小说《简单故事》和《自然与艺术》进行文本细读,挖掘伊丽莎白·英奇巴德及其作品中表现出的多样性。她既因固有的女性身份及社会环境的制约而表现出保守倾向,也有作为新兴资产阶级和作家谋求社会平等、发表意见的需求。因此,在争取女性话语权力时既表现出积极介入公共政治的激进一面,也有迂回、委婉地完成女性自我表达的一面。英奇巴德在叙事文体方面做出了积极尝试,以罗曼司为假面的小说创作成为她在
-
文学作品翻译中释意理论的应用研究:以20世纪初中国女性文学作品的韩译本为中心
-
作者:
李银姬
来源: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文学翻译
释意理论
文化差异
女性文学
韩译本
-
描述:
翻译是一种用于意义沟通的交换行为,也是一种运用目的语进行再创造的释意行为。在释意过程中,特别是在文学翻译中更应凸显其客观性,文本和译本之间不应存在完全的释意上的自由。虽然释意理论的应用一般以给定的语义和译入语的语法规则为考察对象,但文学翻译在语义转达时,由于不同国家使用的比喻或符号不同,会产生文字上的冲突,这就动摇了翻译的客观性,由于不同国家之间的文化差异而产生的异质感更容易使其丧失客观性。这样看来文学的释意行为不仅包含语言的转换,还包含了文化的转换。因此本论文对在释意时,以文本为基础的释意者的真实程度的
-
走出冲突
-
作者:
吴龙恒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冲突
女权主义
女性学
波特
女性文学
-
描述:
美国小说家凯瑟琳·安·波特不是一位多产作家,一生留下的作品不多,但是,她的绝大多数作品,都涉及到女性问题。除此以外,波特也非常热心于社会活动。尽管她坚决否认自己是个女权主义者,但这并不能否认她在女权主义发展史上的积极作用。本文集试用社会性别理论,从她的生活和创作两方面来探讨她的女权主义思想。首先,文集介绍了波特的生平和当时的社会背景,分析说明女权主义对她的影响。在作品米兰达系列中,波特通过主人公的成长阐述了社会性别的形成。在探讨两性关系时,波特提出冲突和差异的观点,这在女权主义发展史上有重要意义。由于波特
-
“女性的天空是低的”:西尔维亚·普拉斯与萧红比较研究:从女性主义视角
-
作者:
乔晓芳
来源:
天津师范大学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意识
西尔维亚·普拉斯
萧红
文本分析
女性文学
-
描述:
西尔维亚·普拉斯(1932-1963)是美国当代文学中一位较有影响的女诗人和小说家。萧红(1911-1942)是二十世纪中国女性文学最杰出的代表性作家之一。本文从女性主义的视角对这两位作家进行比较研究,既用女性意识,女性经验关照作品。论文主要选取了三个主题,在文本分析
-
中国化“易卜生主义”对二十世纪中国女性文学及女性意识的影响
-
作者:
罗蓓
来源:
上海外国语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娜拉
现代性
女性文学
中国化“易卜生主义”
“女性主义”
-
描述:
本文主要探讨中国化“易卜生主义”的内涵,即胡适视野中的“写实主义”、“个人主义”和在“五四”启蒙功利化追求下被创造出来的“女性主义”。本文着重探讨了这种“女性主义”内涵对二十世纪中国女性文学及女性意识的影响,并用弗洛伊德的理论,重新阐释易卜生作品,拓展其“女性主义”的现代性意蕴。本文主要分四个部分:第一章研究中国化“易卜生主义”的构建,探讨在“五四”启蒙功利化追求下胡适视野中的“易卜生主义”及被创造的“女性主义”。第二章对中国化的娜拉的身份进行界定,即披着女权外衣的现代社会启蒙者。全章通过“娜拉的新生”、
-
试论“五四”女性文学中女性意识的觉醒与困惑
-
作者:
杜平
来源:
吉林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意识
觉醒
困惑
女性文学
五四
-
描述:
中国女性文学,诞生于“五四”时代。“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实绩之一,就是唤醒了沉睡已久的女性意识,使第一代女性作家以群体的形象登上了文学舞台。她们的创作,开启了中国女性文学的新纪元,使女性有了自我言说的话语权,结束了过去被言说、被遮蔽的历史。女性意识是激活女性追求独立、自主,发挥其主动性、创造性的内在动机,是女性解放的关键。女性意识的觉醒反映在文本上就集中体现在对女性压抑精神的反抗和对爱情自由、婚姻幸福的大胆追求上。在觉醒的女性意识的催动下,女性们开始摆脱传统观念的束缚,她们寻找着出路,大胆争取做人的权利,反
-
汉代女性文学研究
-
作者:
丁旻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汉诗
审美
汉代
女性文学
汉赋
-
描述:
汉代女性文学是中国女性文学创作的第一个高峰。本文对汉代女性作家的作品以及男性作家创作的女性题材的作品进行了梳理。女性作家作品独具特色,在题材,体裁方面有众多开拓。男性作家笔下女性文学作品数量庞大,内容丰富,塑造了思妇、弃妇、寡妇、神女、美女,及现实生活中蔡琰等众多文学形象,反映了汉代女性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境况,也曲折地反映了作者自身的状况。同时这些作品也从一个特定的角度折射了汉代审美观念和文学发展的一些状况。汉赋中对女性态度由贬低、否定到肯定、赞扬、欣赏、钦佩的转变,反映了汉代女性观念的转变和汉赋
-
20世纪90年代中韩女性文学追求及创作手法比较论
-
作者:
顾白雪
来源:
中国海洋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殷熙耕
比较
创作手法
陈染
女性文学
-
描述:
中韩两国地理位置毗邻,同处于儒教思想、汉文化圈的影响下,数千年来文化和人员交流频繁,因此,两国的历史进程与文化发展历程也十分相似。90年代以来,女性文学的繁荣成为了中韩文坛上最引人瞩目的现象之一,女性文学作品频频得奖,男权主义、女性意识、私人化写作等成为了两国文坛的热门话题,女性文学突然并首次成为小说界的中坚力量。在这一阶段的女性文学创作中,通过女性的生活和社会经历,女性对社会、历史、文化的理解更为深入,女性作家们开始从女性意识的角度对社会进行重新解构,她们积极消解男权话语体制,竭力反抗传统男权社会赋予女
-
新时期女性文学及其批评中的立场问题
-
作者:
白利利
来源:
河北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文学批评
女性立场
双性和谐
女性意识
女性文学
-
描述:
新时期的女性文学和女性文学批评在突出女性意识和女性性别立场的同时,就产生了反思性别立场,超越女性性别立场的努力。这种女性意识和女性性别立场得到突显,女性身体和女性欲望得到肯定,女性文学作为文学的一个类别被提出来的现象本身就是女性介入社会生活、试图提升女性价值的证明。本文联系社会历史文化背景辨证地分析了女性性别立场在女性文学和女性文学批评发展中的作用,从三个方面阐述女性文学和女性文学批评自新时期以来的发展历程:第一部分重点阐述女性意识苏醒的时代条件和女性意识苏醒的表现、发展和发展的误区——一定程度上两性对立
-
两汉魏晋南北朝女性文学研究
-
作者:
王冬苗
来源:
天津师范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文学特质
文学形式
文学思潮
女性文学
体现与创新
-
描述:
方面都有杰出的表现,为文学史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这也是不应被忽视的。因此本文拟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对这一时期的女性文学进行论述: 第一部分:介绍这一时期女性文学的创作和研究背景,提出研究意义。 第二部分:概述这一时期女性文学的总体特征,主要包括三个方面:1.题材,以个人际遇、闺阁生活为主要表达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