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女性文学】搜索到相关结果 106 条
-
应该抵制的包装
-
作者:
黄玲
来源:
文学自由谈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生存境遇
女性作家
女作家
精神生产力
出版商
女性写作
商业行为
男权中心文化
女性文学
男性眼光
-
描述:
曾几何时突然发现,我们步入了一个“包装”的时代,礼品被包装,名人被包装,连说话的声音也可以包装得面目全非。现在,女性文学也难逃被包装的宿命,正一步步沦为出版商赚钱的工具。我们只要大致看一下近几年来女性文学作品出版的几种《丛书》所取的书名,就不难认同这个有些令人尴尬的结论。可以说这几年相继上市的几套大型女性文学丛书,均是在男权中心文化的操纵下出台的,是男权社会男性眼光赏玩的结果。“红罂粟丛书”由著名作家王蒙出马担任主编,书名是对女性最恶毒的诅咒。“红罂粟”者,妖艳而迷人的花,集美艳与毒性于一身。这个书名反映
-
女性文学从理想走向现实:90年代女性文学流向之二
-
作者:
任一鸣
来源:
艺术广角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走向
现实
新写实
池莉
女作家
年代
理想爱情
理想主义
女性命运
女性文学
-
描述:
80年代中期以前的女性文学,整体风格是抒发理想的、充满激情的。无论是具有严格道德操守的钟雨,还是富有无私奉献精神的陆文婷,亦无论是奋斗、抗争的梁倩们,还是刘西鸿笔下潇洒的特区女性,无不散发着理想主义的追求气息。80年代中期以后,这种理想主义的激情平息了,理想的光圈消失了。可以说,女性文学开始从理想走向现实,这是80年代后期女性文学现代衍进的一个重大转折变化。池莉及其作品是这一转折变化的重要标志。而到了90年代,女性文学继续从理想走向现实,走向“新写实”,便成为绝大多数女性作家创作的共同转折趋向。
-
东渐而又消逝的女神--20世纪中国女权主义文学思潮一瞥
-
作者:
李继凯
来源:
社会科学辑刊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学批评
20世纪
女性意识
女性异化
女权主义
西方女权主义
文学思潮
女性解放
女性文学
女性文化
-
描述:
东渐而又消逝的女神--20世纪中国女权主义文学思潮一瞥
-
六十年代以来的爱尔兰文学概述
-
作者:
丁振祺
来源:
当代外国文学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学作品
六十年代
布赖恩
爱尔兰
谢默斯·希尼
都柏林
乔伊斯
奥康纳
长篇小说
女性文学
-
描述:
1963年7月2日美国《时代》周刊有一幅封面画,生动地勾勒出当时正在形成中的新爱尔兰的形象。在“爱尔兰:古老草炭土上的新精神”的通栏标题下方,登着爱尔兰总理肖恩·勒马斯的肖像。在这位总理的任期(1959—1966)内爱尔兰开始执行对外开放政策,在谢农河畔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经济特区。当时预计在今后二十年内外资将达到六十亿英镑。在勒马斯总理身后画着一座崭新
-
民间传统与中国的现代性
-
作者:
孟繁华
来源:
小说评论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现代与传统
《土门》
贾平凹
复杂性
《尘埃落定》
女性文学
民间传统
《高老庄》
中国现代性
日常生活
-
描述:
民间传统与中国的现代性
-
当代小说的回顾与展望──中国小说学会第四届年会综述
-
作者:
胡建次
来源:
小说评论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当代小说
文学批评
现实主义
小说创作
个人化
回顾与展望
小说家
知识分子
女性文学
中国小说
-
描述:
当代小说的回顾与展望──中国小说学会第四届年会综述
-
性别虚构·对话与潜对话·女性书写的现实激情
-
作者:
荒林
来源:
文艺争鸣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语言
性别虚构
女性主义写作
女性主义批评
女权主义批评
对话与潜对话
女性书写
女性写作
女性文学
男性中心
-
描述:
一、性别虚构人在认识一个事物前,几乎都有一个先在的“成见”,也就是说,我们无法就事物论事物,事物在进入我们的视野和感觉之先,往往被我们的语言先期抵达,因为人要借语言方可认识事物、说出事物。这就构成一个悖论,语言和语言必构成的“前见”(或“成见”),成...
-
世界的两个春天——我眼中的新生代女性散文
-
作者:
何大草
来源:
当代文坛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新生代”
女性作家
《青春期》
“小女人散文”
女性散文
陈染
《呼啸山庄》
新生代女作家
女性文学
日常生活
-
描述:
A:繁荣──来自数学的春天“世界的两个春天”,是从诗人于斯的创作谈《两个世界的春天》借用过来的。它表达了世界的模糊暧昧与丰富多彩,还挟着诗意的优雅,和对春天的迷惘。我喜欢这个标题:90年代同时是女性
-
崇高美的艺术追求:论谢冰莹的散文创作
-
作者:
李夫泽
来源:
求索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谢冰莹
封建势力
日记
散文创作
“女兵”形象
作品
崇高美
女性文学
艺术追求
《女兵自传》
-
描述:
谢冰莹,现代著名女散文家,湖南新化人,早年曾与陈天华、成仿吾被称为湖南新化“三才子”。陈天华以《猛回头》、《警世钟》风行于世,唤醒国民灵魂;成仿吾独树文艺批评大旗,以异常勇猛的气势,在文坛上刮起一股股旋风;谢冰莹则以散文作品名扬天下,奠定她在文坛上的独特地位。她的《从军日记》一出,便引起文坛轰动,被译成数国文字流传海外,美国、日本还将其选入中学课本;她的《女兵自传》一出便成了畅销书,当时青年男女做到了“人手一册”。她因此成了文坛上著名的“女兵”。法国大作家罗曼·罗兰曾向她致函,表示敬意和祝贺。①谢冰莹的创
-
后现代主义之后的多元景观:读《后现代主义之后》
-
作者:
聂晶
来源:
外国文学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西方文化
理论思潮
后殖民主义
现代主义
后殖民理论
理论争鸣
中国当代
后现代理论
女性文学
景观
-
描述:
后现代主义之后的多元景观──读《后现代主义之后》聂晶近十年来,在中国当代的社会文化语境下,讨论后现代主义已成了一种时髦,但介入讨论的学者和作家们是否明白作为一种全球性的文化理论思潮,后现代主义在西方已成了一个刚刚过去的历史?它在西方学术理论界的主导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