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拒绝母职:中国现代女作家革命书写主题探微
作者: 张凌江   来源: 文学评论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文学史   革命   左翼文学   书写   父权制文化   五四时期   中国现代   现代女作家  
描述: 中国现代女性文学史上的母性主题,从五四时期冰心的母爱神话到左翼文学兴起之后的拒绝母职,走了一条否定之路。在疾风暴雨的革命大潮中,女作家文学创作中有关母职的书写,在价值的遮蔽与题材的凸显中,体现了革命与母职的扞格与博弈。拒绝母职彰显了投身革命的女作家去女性化的反性主义的激进写作姿态,表现了现代女性在追求自由解放的历程中自我的扭曲、分裂与变异,它隐含的依旧是父权制文化强加给女性的内在的厌女症。
学术眼光与历史意识的融合——评朱小平《现代湖南女性文学史》
作者: 季水河   刘中望   来源: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文学史   表现特色   区域文学史   学术眼光   学术考察   湖南   历史意识   大学出版社  
描述: 学术眼光与历史意识的融合——评朱小平《现代湖南女性文学史》
一代才女蔡文姬及其《悲愤诗》
作者: 俞师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文学史   中国文学史   蔡文姬   《悲愤诗》   《胡笳十八拍》   才女   身世   作品  
描述: 蔡文姬是我国历史上一位才华横溢的女性,她的作品德愤诗》《胡笳十八拍》影响深远,本文重在研究其作品《悲愤诗》上,她坎坷曲折,身世飘零的一生,感人至深的《悲愤诗》,还有她传奇世的经历,让她在女性文学史以及中国文学史上占有不可缺少的地位,本文就对她及她的作品进行了一些研究。
凤子小说对大后方女性的书写
作者: 陈彩林   来源: 广西文史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文学史   20世纪   小说创作   文学创作   中国现代文学史   书写   大后方   30年代  
描述: 广西籍女作家凤子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可谓一个独特的存在,因艺名盖过文名,较之20世纪30年代就引人瞩目的话剧明星角色,她的文学创作并未引起太多的关注,在目下的中国现代文学史中鲜有提及。但是,如果整体审视中国现代文学史,特别是女性文学史,凤子的文学创作尤其是她的小说是不应忽略的一环。凤子的小说创作始于1943年前后,作品多成于20世纪40年代。此期凤子辗转于大后方的桂林、昆明、重庆等地,但正如她本人所言“在奇山异峰的桂林,在四季如春的昆明,
女冠才媛鱼玄机——中国道教文化史的光彩一页
作者: 桑宝靖   来源: 世界宗教研究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华书局   女性文学史   文化史   女冠   中国道教   女诗人   诗歌创作   《唐才子传》   鱼玄机   节度使  
描述: 鱼玄机的诗歌以其独特成就和深远影响,在我国古代女性文学史上占有不可忽视的地位。她的诗歌能够冲破封建道德的束缚,把自己的人生感受表现得恣意荡漾、自由洒脱,从而在中国女性诗人的作品中大放异彩,与她初则身为艺伎、后来又出家为女冠的经历、体验有直接关系。玄机初踏入人生旅途,就遭受巨大的磨难。这成为她遁入道门的一个原因。而她出家到咸宜观,在那里又进行了人生另一段颇具波折、颇为浪漫的活动,则与唐时长安女观冠的具体情形有关。入道不但是她人生的一大转折,也进一步推动了她的诗歌创作。女道士的身份不但改变了她自身的环境,也充
《没有男人的地界》(第三部)又受批评
作者: 暂无 来源: 外国文学评论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伍尔夫   文学批评   女性文学史   女作家   研究中的问题   女权主义   伊迪丝·沃顿   《阁楼上的疯女人》   妇女问题研究   薇拉·凯瑟  
描述: 《没有男人的地界》(第三部)又受批评今年6月30日一期《泰晤士报文学增刊》(TLS)以13个版面刊登“妇女问题研究”的文章,这不啻是女权(女性)主义批评思潮依然活跃的一个表现,但所刊登的文章中,对于女性文学研究中的问题的批评则十分尖锐。S·吉尔伯特和...
李清照——中国文学史上的写情圣手:中国古代女性文学史话之一
作者: 任一鸣   来源: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词论》   李清照   女性文学史   女词人   情圣   中国文学史   中国古代   抒情主人公形象   李清照词   男性词人  
描述: 中国的女性文学源远流长,中国古代的女性文学家可谓明星闪烁。蔡琰的《悲愤诗》,薛涛、鱼玄机的绝句诗,李清照、朱淑珍的词,黄夫人、阮丽珍的曲……尽管女性文学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中不及十分之一,尽管由于种种原因,在质量上也多不能与同时代的杰出男性作家如曹植、李白、杜甫、柳永、辛弃疾、汤显祖、冯梦龙等比肩齐眉。然而,生而“倜傥、有
视角独特 新意迭出——评《20世纪女作家的创作道路》
作者: 黄湘雨   来源: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文学史   20世纪90年代以来   创作道路   新意   女作家   中国文化史   “女性文学”   20世纪中国   中国社会史  
描述: 20世纪90年代以来,现当代女性文学史的研究逐渐受到了学术界的重视.关于女性作家作品的论文和专著相继问世,引发了人们极大的兴趣,以致"女性文学"成为近年来的热门话题之一.南京大学任玲玲老师所著<20世纪中国女作家的创作道路>(以下简称<道路>)最近由成都时代出版社出版了,这本专著采取独特的研究视角,提出了很多新的观点.可以肯定,该书对女性文学史乃至20世纪的中国文化史、中国社会史的进一步研究将具有不可忽视的借鉴意义.
道教与诗教夹缝中的奇葩:论唐代女冠诗人
作者: 高利华   来源: 绍兴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全唐诗》   女性文学史   道教教义   诗教   士大夫文人   道教徒   鱼玄机   女冠诗人   唐代女冠   唐女冠诗  
描述: 诗歌盛于李唐,而女子传将极少,因《全唐诗》赖以存名的女性诗人中,享有盛誉的多系女冠。如李冶、鱼玄机,被誉为“万里桥边女校书”的才媛薛涛,《全唐诗》小传也称其“暮年屏居浣花溪,著女冠服。”在唐代女性文化圈内,女冠占擅一代诗坛风骚,这种颇为奇殊的现象,在女性文学史上也属瞩目。本文将通过对唐代社会风尚、文化背景和女冠这一特殊阶层生活习俗、传世作品的考释论述道教对女冠诗风的影响和女冠诗人在中国女性史上的意义。一、道教为跨逾诗教门阃提供避风港中国的诗教历来比较重视伦理学规范和诗歌的社会功用。《诗大序》把《关睢》当作
< 1 2 3 4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