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女性意识】搜索到相关结果 2492 条
-
盛开在篱笆外的红蔷薇:试论《查泰莱夫人的情人》中的女性意识
-
作者:
李旭中
来源:
名作欣赏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查泰莱夫人的情人》
女性意识
劳伦斯
-
描述:
《查泰莱夫人的情人》是戴维·赫伯特·劳伦斯的代表作。作者在作品中主要展示了一位独立的女性在世俗的荆棘之中获得了新生自由的过程,女性意识是该小说特有的标签,女性形象是该小说的主体,女性的性觉醒意识贯穿整个小说。笔触则源于他特殊的经历和敏锐的内心感应。
-
天使与妖妇——《紫藤花园》女性形象批评话语
-
作者:
吴益群
来源:
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妇女形象
女性意识
批评
男权意识
-
描述:
“天使与妖妇”是西方女性主义文学“妇女形象批评”中的两种不真实的女性形象,这两种形象的实质是男性世界用以压制妇女的话语形式。女作家王晓玉的《紫藤花园》里的两个妇女形象恰好是“天使”与“妖妇”的鲜明对照,可见作者对男权意识的自觉不自觉地维护。
-
一曲哀婉的“心之歌”:木通口一叶小说对女性命运的表现
-
作者:
石玉芳
来源:
长沙大学学报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意识
封建道德
金钱关系
女性命运
-
描述:
樋口一叶小说具有鲜明的女性意识,塑造了众多栩栩如生的女性形象,展示了女性不同的境遇及悲剧命运,凝聚了作家的审美情感与生活体验。她的作品从恋爱、婚姻、自立等方面剖析了明治20年代日本女性的生存困境,揭示了女性悲剧命运的普遍性和深刻性,挖掘了造成旧时代女性悲剧命运的根本原因,即封建道德的羁绊和资本主义的金钱关系。
-
分析古希腊神话中女性意识形成的雏形
-
作者:
莫小满
来源:
校园英语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古希腊神话
雏形
女性意识
-
描述:
公元前8世纪时,在希腊原始住民长期的口口相传中产生了最早的文学产物-古希腊神话,古希腊神话起源于古老的爱琴海文明,是西洋文明的始祖,也是西方文学的启蒙。古希腊神话充分体现了古希腊人民的丰富想象力,展现了古希腊人民对自然、对人类、对社会的思考和体会,在一个个的神话故事中,每一个英雄主人公都有着极其丰富的人物特征,不管是人,还是神,都被塑造得有血有肉、栩栩如生。在这些英雄般的主人公中,女性角色给人留下了深刻的映象,尤其是《荷马史诗》中的天后赫拉、智慧女神雅典娜、美神阿芙洛狄忒以及美杜莎、海伦、美狄亚、潘多拉等
-
《呼兰河传》中的女性意识
-
作者:
李紫欣
来源:
俪人(教师版)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权社会
女性意识
呼兰河传
异化
-
描述:
通过对《呼兰河传》文本的细读分析以及分析文中的几个主要女性,从男权社会的女性形象设置和社会舆论和这两个方面,解读隐藏在文本中萧红的女性意识。
-
浅析苏青小说中的两性关系
-
作者:
杨晓烨
来源:
今日湖北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苏青
女性意识
男女平等
女性解放
-
描述:
苏青的小说呈现了上世纪四十年代中国女性的觉醒和解放,她以敏锐的女性直觉和感触,细腻真实地刻画了一系列新女性形象,并延续了五四以来娜拉出走的话题,但不同于鲁迅先生定义的娜拉出走之后的结局,苏青小说中的女人在新的历史语境下,显示出了不同于以往的崭新女性形象。她们独立,坚强,开明,但是仍又会处于家庭与社会两难的尴尬地位。
-
迪士尼影片中公主的成长
-
作者:
李广华
来源:
中外企业家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公主
女性意识
迪士尼
-
描述:
从1937年推出的第一位白雪公主到现在,迪士尼所制作的公主系列影片总共正式加冕了13位公主。美丽的公主从最初要依靠王子拯救才能获得幸福的形象逐渐转变成了独立、勇于面对挫折和挑战,主动依靠自己的力量获得幸福的时代新女性形象。欣赏这些影片的同时,可以看出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些公主身上女性意识的觉醒及发展。
-
论虹影自传体小说《饥饿的女儿》女性意识和写作意义
-
作者:
沈永英
来源: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饥饿的女儿》
女性意识
女性形象
女性
-
描述:
虹影自传体小说《饥饿的女儿》是虹影的代表作品,主人公“六六”成长和自我认同的心路历程是虹影本人对女性意识的探索,具有少女的私密性的特点,同时展示一代人生存的真实境遇和低矮苍穹下的女性群体形象,凸显虹影小说创作的当下意义。
-
论厄普代克《兔子归来》中女性意识的觉醒
-
作者:
许广凝
来源:
北方文学(下旬刊)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兔子归来》
女性意识
女权运动
觉醒
-
描述:
本文通过对美国中产阶级“最后的灵魂画师”厄普代克代表作品“兔子系列”中《兔子归来》中出现的几位女性的形象分析,从美国社会背景入手,通过历史变迁,阐述六十、七十年代的女权运动影响了他笔下的女性形象,探讨了她们身上的女性意识的觉醒和散发出的人性的光辉。
-
李安男性视角下对电影中女性意识的隐喻性解读
-
作者:
鲍炳璋
来源:
艺术品鉴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隐喻性
女性意识
李安
局限性
-
描述:
李安电影中女性形象具有强烈自我与主体意识。她们敢于反抗男权、敢于掌握话语权、敢于控制自身主导权,李安电影中的这种女性意识和弗洛伊德本我、自我、超我的学说有异曲同工之妙,这种女性意识很好地反映"男权社会"中,女性意识觉醒的不易和局限。本文从李安男性视角下解析电影中女性形象的特征和本质,并探究电影中女性意识的隐喻性。通过对女性意识的解读,阐释李安电影中人性关怀的普世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