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守望与抗争——试析《红楼梦》作品中的女性意识
作者: 孙莉   梁雪   来源: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意识   《红楼梦》   女性形象  
描述: 《红楼梦》是一部以女性为中心并且为女性树碑立传的小说,作品塑造了众多生动、鲜明而又多样性的女性群体形象,作者不仅尊重女性、关爱女性、同情女性,而且对女性有所赞扬。所以说《红楼梦》不仅是一部女性的悲歌,同时也是一部女性的赞歌,其对后世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论《红楼梦》的女性意识
作者: 平志军   来源: 名作欣赏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意识   《红楼梦》   林黛玉  
描述: 《红楼梦》塑造了众多美丽、聪慧的女性形象,对女性的人生命运和悲剧结局的描绘感人至深、催人泪下。其中所体现出的尊重、关爱、同情、赞美女性的尊女抑男意识及女性意识的觉醒,在封建时代的男权社会中显得弥足珍贵。
《紫色》中女主人公的女性意识的觉醒和转变因素
作者: 徐璐璐   来源: 名作欣赏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意识   觉醒   黑人女性   转变因素  
描述: 艾丽斯·沃克的《紫色》是一部描写黑人女性人生转变的经典之作。女主人公茜莉从没有自尊、受到百般欺凌而仍旧忍气吞声的黑人姑娘,逐步走向精神自主、经济独立。作品描述了黑人女性遭受的苦难,同时塑造了一些积极的女性形象,她们之间相互团结、互相帮助的姐妹情谊是茜莉女性意识觉醒的重要转变因素。
论李玉电影中的女性意识
作者: 熊震   李浙瑶   来源: 电影文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主体成长   女性意识   母性经验  
描述: 女性电影引领我们进入一个女性的世界,一个女性的群像和关于女性情感的世界。李玉是近年来创作表现突出的女性主义电影导演,她在电影作品中所探讨的女性主体成长和母性经验的主题,将女性形象置放于现实的社会关系和人性困境中予以表现女性自身独特的女性意识,不矫饰不虚美,甚至直笔书写女性自身的黑暗与残酷。
从丁玲早期小说中的女性形象看其主体意识
作者: 艾磊   来源: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意识   丁玲   早期作品  
描述: 本文从剖析丁玲早期作品中的女主人公形象入手,分析其早期小说的女性意识,认真探讨丁玲作品中强烈而鲜明的女性意识,我们可以从中得到许多有益的启示。
试论梅娘小说中的女性世界
作者: 周伟华   来源: 电影文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意识   人文关怀   女性形象   梅娘  
描述: 梅娘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女性意识鲜明的作家。她关注女性、同情女性,为女性的命运思考呐喊,寻求女性解放的道路。梅娘的小说以其女性的细腻敏感、荡气回肠的柔美文字,创造了一个个孤独凄美的女性形象,体现作者创作中女性意识的张扬与人文关怀的倾注,以此可以洞悉梅娘小说的女性世界,探讨其独特的审美追求。
《红字》的女性意识解读
作者: 郭勇丽   来源: 作家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自主   女性意识   自由   “圣母”形象  
描述: 《红字》是美国杰出作家霍桑的代表作品,小说的女主人公海斯特颠覆了传统规制对女性的要求,展现出一种独立自主、敢于追梦的新女性形象,给小说蒙上鲜明的女性主义色彩。本文从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角度出发,探讨了《红字》女性意识形成的背景,并从外部描绘与内部刻画两个方面,分析小说的女性意识。
论张爱玲文学创作中的女性意识
作者: 张隽   来源: 芒种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张爱玲   女性意识   文学创作   现代  
描述: 张爱玲在其文学创作中体现出对女性意识的积极思考,她对女性自身的生存状态进行了冷静的尝试,并试图表达建立一个真正男女平等的世界。张爱玲女性意识的形成与她自小的生活环境以及家庭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她笔下塑造的诸多悲惨女性形象给人以反思
缀网人生的自我救赎:许地山笔下的女性意识
作者: 王援   来源: 作家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意识   平凡   宗教   许地山  
描述: 许地山的作品具有浓郁的宗教色彩,他笔下塑造的女性形象,如敏明、惜官、尚洁、春桃等既是宗教的虔诚信徒,又有独立的自我意识和人生哲学,在蛛网一般的人生中,形成了"不僧不俗,亦僧亦俗"的独特生活理念,生本不乐、虽哀犹爱、豁然达观、独立进取是她们共同的生命特质。
翻译家朱虹:中国“漫游者”的声音:兼观中国文学英译理论与实践之得失
作者: 付文慧   来源: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化身份   朱虹   女性意识  
描述: 在从事英译事业的本土女性译者中,朱虹以英美文学学者、女性主义学者和译者三重身份成为一个独特的存在,多重文化身份铸就了其独具一格的翻译风格。本文从性别意识和人文学养两个视角考察了文化身份对其翻译行为产生的具体影响,阐释了朱虹灵活多变的归化式译介策略以及译作呈现的独特的女性形象,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当代中国文学英译的可行性路径以及国内学界应用西方理论阐释本土翻译现象的问题。
< 1 2 3 ... 24 25 26 ... 248 249 250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