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女性意识】搜索到相关结果 2492 条
-
关于《一个人的战争》及其争论
-
作者:
艾晓明
来源:
中国青年研究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黄色小说
王小波
《金瓶梅》
女性意识
弱势群体
女性文学
战争
男性中心
大江健三郎
《中华读书报》
-
描述:
关于《一个人的战争》及其争论艾晓明如果你有一个十八岁的女儿,你让不让她看这本书?问题是这样提出来的:《中华读书报》1995年12月20日发表了一篇署名“丁来先”的文章,题为《女性文学及其他》。作者在文中说,前些日子,他在北大听了一次名为《九十年代女性...
-
从男人世界中“剥”出来的女人世界:七篇当代俄罗斯女性小说读解
-
作者:
王纯菲
来源:
俄罗斯文艺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主人公
女性小说
女作家
女性意识
俄罗斯女性
男性与女性
叙述话语
女性文学
当代俄罗斯
战争
-
描述:
从男人世界中“剥”出来的女人世界──七篇当代俄罗斯女性小说读解王纯菲当今文坛,女性文学正努力地使自己作为独立的文学现象而与男人们的文学世界分庭抗礼。一批锐意进取又卓有成效的女作家在自己的文本中探寻与确定着女性本体位置,她们使长隐不显的女性世界或者女性...
-
女性意识的诗意把握
-
作者:
王慧
来源:
当代文坛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欲望
女性作家
男权文化
现象分析
女性意识
诗意把握
女性小说创作
女性文学
城市女性
徐坤
-
描述:
女性意识的诗意把握
-
在边缘的弱者:20世纪90年代女性写作印象
-
作者:
朱丽丽
来源:
江海学刊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90年代
戚润物
20世纪
男权社会
女性意识
文本
女性写作
女性文学
女性主义
女性身体
-
描述:
被称为众语喧嚣的时代的20世纪90年代即将从我们的眼前滑落,女性写作是其中一道鲜亮的景观,它的蔚为壮观是不争的事实。那么,女性写作在这个众语喧嚣的时代的声音是什么?每一个弱势群体或相对处于边缘位置的群体所耿耿于心的目的都是要发出自己的声音。女性写作也不例外,它所处的弱势的边缘状态,固然成就了其独特的别具一格的写作姿态,因为“妇女写作会这样活跃和兴旺,是和她们所处的边缘位置有关系的”①,但也正是因为如此,女性写作又总是呈现出一种二元的背离状态;一方面是对于一切不公正与不平等的反抗与决绝,另一方面是挥洒不去的
-
李清照主体创作中的自我张扬论略
-
作者:
陈武阳
来源:
江西社会科学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李清照
传统文化意识
女性意识
自我主体
自我张扬
主体创作
女性主体意识
女性文学
女性文化
创作主体
-
描述:
文学活动是主体的特殊精神领域的活动。当我们试图对主体创作作出某种界定时,我们需要认识创作主体其本质的自我。黑格尔曾说:“艺术对于人的目的在使他在对象里寻回自我。”①那么,李清照在“寻回自我”的过程中其自我表现呢?我们认为,她在“返于自我”中进行了自我...
-
“神秘空间”的上下求索:韩健敏《神秘的空间》读后
-
作者:
吴野
来源:
当代文坛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眼光
女性作家
女作家
女性意识
审美情感
女性诗歌创作
女性写作
女性审美
女性文学
美学原则
-
描述:
几千年来,女性——这个被西蒙·波娃悲哀地称之为“第二性”的人类的一部分。一直生活在父系家长制和男性文化的阴影之中。她们被排斥于社会历史的洪波大曲之外被幽闭于闺阁、家庭这个狭小天地之中。她们中的睿智勇决者也曾经过艰辛挣扎,攥起那支被“男性紧握不放”的笔,抒愤懑,诉衷情,在漫长的历史演变中,给后人留下了不算太多但已足可见出女性的美的创造力的文学作品。但是,攥起这支能倾诉心曲、抒泄感愤的笔之后,女性文学的创造者们才发现,人类寻求美、创造美的历史,人类既有的美学原则与美的规范,早已深深地打上了男性文化的烙印,女性
-
《青春之歌》潜在的女性意识
-
作者:
陈美兰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作家
六十年代
女性意识
青年知识女性
研究热潮
女性文学
茹志鹃
性别意识
二十年
杨沫
-
描述:
在当今女性文学研究热潮中,有人认为,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文学是缺少性别意识的,所以根本就没有什么女性文学。事实并不如此。在这一、二十年间的不同时段,不仅仍然有像丁玲、白朗、草明、宗璞、杨沫、茹志鹃、刘真等
-
从寻找自我到寻找整个世界——从新时期女性文学看当代女性的人生历程
-
作者:
刘坤媛
来源:
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学报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整个世界
女主人公
新时期
女作家
女性意识
女性自我
寻找自我
当代女性
女性文学
男性世界
-
描述:
每一个时代的文学都离不开对女性的描写.对女性的描写映照出那个时代的文明进程,体现着那时代的价值观念.新时期的女性文学以它独特的魅力;形成了“五四”以来最引人注目的高潮.女性从寻找自我世界到寻找男性世界再到寻找整个世界的过程,交织着对自我的关注与确认、对男性的依赖与挑战、对整个世界的探试与参与的复杂矛盾.对这种复杂矛盾的动态演变的探寻,则忠实地记录了当代女性人生历程的变化.一、寻找女性的自我世界随着新时期女性文学的出现,女性意识重又复苏.女性意识生机的获得,是在“五·四”时期女性文学历史积淀下起步的.它已无
-
北京文学季评
-
作者:
暂无
来源:
北京社会科学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皮革马利翁
叙事策略
女性意识
西方女权主义
文学思潮
女性书写
女性文学
北京文学
性别意识
话语霸权
-
描述:
北京文学季评栏目主持人吕智敏的话:中国的女性文学自其滥觞至形成自觉的性别意识,乃至成为一种文学思潮,几乎都是以北京作为中心舞台的。这是北京作为全国文化中心和对外文化交流窗口的特殊地位和新进开放、自由活跃的文化氛围使然。80年代初,以张洁萌发着本能女性...
-
“女权主义”与女性意识的文本表达——对当前小说性别倾向的一种思考
-
作者:
孙桂荣
来源:
小说评论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社会性别
21世纪
女性意识
消费时代
女权主义
文本
文学特征
女性问题
文学研究
小说
-
描述:
相对于“女权主义”,我提出“后女权主义”,尽管说“后”这一前缀已经令人深恶痛绝,但缺乏这一前缀我们还难以对大量现象和事实进行归纳或命名。在进入21世纪之际,性、性别、女性,这些有区别但也有更多联系的语汇走进大部分作家的叙述视野,这其中,作为对既往性别文化的一种历史性反思同时又是世界性思潮对中国影响的结果,“女权主义”的声音似乎格外响亮。但是消费时代的女性问题究竟是通过何种方式、运用哪些途径和手段加以表现的?其最终结果又是如何?文学中的社会性别想象为什么会在当下被如此“叙述”?可以说任何时期对性别问题的透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