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追求恢宏博雅之美 创造融合大气之风
作者: 邓利   来源: 当代文坛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作家   女性意识   审美意识   中国女性文学   文学创作   时代意识   主体意识   性别意识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   性别路线  
描述: 新时期女性主义文学批评自1980年诞生以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其中一个争论的焦点是,新时期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究竟具有哪些鲜明而突出的学术品格?这种品格是怎样产生的?本文试着对这些问题进行初步探讨。一新时期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与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一样,都具有鲜明的性别意识,这是新时期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一个显著的特点。鲜明的性别路线可以用“两个主体”进行概括:第一个主体是张扬女性的主体意识,第二个主体是颠覆男性独占历史的主体意识。但我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和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性别意识的表现形式有一定差异。我国女性
宋代妇女女性意识的觉醒——读《女性审美文化——宋代女性文学研究》
作者: 赵连稳   来源: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作家   宋代   文化   体裁   女性意识   美文   觉醒   题材   女性审美   女性文学  
描述: 在中国古代女性文学史上,宋代女性文学以女作家前所未有的女性意识觉醒而留下了浓墨重彩的文学遗产。从作家人数上看,宋代女性作家中仅有作品流传的就有诗人200余、词人近90;从作品的体裁上看,宋代女性作家的创作扩展到了诗、词、散文、赋、评论等各种类型;从作品的题材上看,宋代女性作家冲破了女性文学爱情题材相思愁怨的单一的传统模式,或抒情写景、或送别思亲、或咏史怀古、或边塞军旅、或爱国忧情,无所不包;从诗词作品的质量看,宋代女性文学达到了中国古代女性文学的最高峰。
《致橡树》女性意识的觉醒
作者: 张麒麟   来源: 文学教育(上)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意识   《致橡树》   自我审视   自我超越   女性文学   人格独立   自我觉醒   舒婷诗歌  
描述: 《致橡树》是一篇爱情宣言,包括了三个层次的女性意识:自我觉醒、自我审视、自我超越,这是时代与经历孕育诗人诗歌女性意识的主旋律。舒婷诗歌的女性意识是对传统女性文学中的女性意识的传承,人格独立是当代女性文学回归这种女性意识的表现。
关于“超性别意识”的思考
作者: 降红燕   来源: 文艺争鸣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玫瑰门》   女作家   女性意识   女性主义文学   王安忆   双性文化   超性别意识   女性文学研究   女性文学   《中华读书报》  
描述: 关于“超性别意识”的思考○降红燕1996年10月,在南京召开了由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女性文学委员会和江苏省当代文学研究会联合主办的“中国当代女性文学第二届学术研讨会”。“超性别意识”是会上争议得最为热烈的一个话题。它几乎成为这次会议“回顾与重建”主题下...
为自己的内心写作
作者: 叶立文   方方   来源: 小说评论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风景》   生存困境   女作家   先锋小说   女性意识   王安忆   婚姻家庭   知识分子   女性文学   “新写实”小说  
描述: 叶立文(以下简称叶):您好。首先感谢您能够接受我的采访。我的提问仍然从一个老问题开始。1986年是您创作发生重要变化的一年,发生这种变化的现实原因您在《白梦》的创作谈里曾经提到过,我感兴趣的是这件事对您思想的影响,在当时有没有形成一种精神事件,促使您的创作在1986年后转向了对人生世相的揭示和对人生存困境的思考?
女性写作:从情感倾诉到多声部合唱
作者: 陈娇华   来源: 当代文坛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叙述形式   叙述者   女性意识   叙述风格   女性写作   女性书写   私人生活   叙述方式   性别意识   情感宣泄  
描述: “女性写作”概念出现于20世纪90年代,与80年代的“女性文学”概念有相承关系,它强调“性别差异”论,“试图将‘女性’从统一的主流话语中分离出来,寻求其独特的文学表达传统、特定的女性美学表达方式”①。应该说,女性写作在20世纪取得了重大的创作实绩,充实和丰富了中国现当代文学发展史,同时又以独特的艺术视角与表达方式显示出对于女性文化建构的重要意义。但是,由于社会历史和文化心理等种种原因,作者的性别意识与作品的美学形式往往难以协调,出现了诸如生硬图解西方女性主义理论的政治文本(性别政治),文本外在美学形式局囿
说《走出男权传统的樊篱》
作者: 王蒙   来源: 读书杂志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作家   发言人   妇女问题   男女作家   女性意识   男女平等   女权主义   历史意识   男权传统   女性文学  
描述: 刘慧英的书稿——我要说几乎是——使我大吃一惊。 一些年前,我与一些男女作家一起出国访问。我们的女作家被问及关于女性文学、女权主义等问题。我们的男女作家的脸上都现出了麻木、困惑、讥讽、无可奈何与不感兴趣的表情。没有一个女作家承认自己关注女权问题,(似乎我们这里早已没有什么女权问题或者女权问题是一些低层次的不值得我们的优秀女作家去关心的问题),承认女
当代日本女性文学中的反"母性"问题及其他
作者: 孙树林   来源: 日本学刊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三枝和子   女主人公   生理机能   女性意识   现代日本社会   男人们   日本女性   新女性   女性文学   小说  
描述: 当代日本女性文学中的反"母性"问题及其他大连外国语学院孙树林二次大战后,日本经济的高速增长,政治的趋于民主,安定的社会环境,以及大量西方现代思潮的不断涌入,使日本社会的文化意识及人们的价值观念等呈现出多元化趋势。在这种多元化的丰富多采的社会文化背景下...
论中国50—70年代女性文学中的女性意识
作者: 刘传霞   来源: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周作人   50—70年代   妇女解放   女性意识   男女平等   劳动妇女   五四时期   林道静   女性文学   知识女性  
描述: 自然界中,男女两性存在着生理学和生物意义上的差别,这是基于生存发展这一生物进化的基本规律而形成的.但自从父权制社会以来,这种差别更多的则是受文化观念、社会权利的影响.在中国,还是许多等级与秩序的规定.20世纪初,中国社会的急剧变化,使封建的王权、父权、夫权发生动摇,长期受禁锢的女性开始了人性的觉醒.娜拉的“我是一个人,跟你一样的一个人”的宣言成为众多知识女性人生旗帜上的醒目口号.女性开始为争取做人的权利而进行抗争,女权被看作人权的一部分提了出来,从而使妇女解放与五四时期人的解放的历史文化思潮融汇在一起.丁
蓝色的精灵:西方女性主义文学运动的先声
作者: 王军   邱安昌   丁毅伟   来源: 学术交流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妇女问题   女性主义文学   女性意识   女权运动   凯特·肖班   文学运动   西方女性主义   女性创作   女性解放   女性文学  
描述: 蓝色,或许是女性文学的象征。蓝色第一次与女性文学结缘是由于法国朗布耶侯爵夫人于1610年在私宅“蓝屋”举办了沙龙。在那个法国女性辉煌的时代,沙龙成风。几乎整个法国的上流社会人士和文学艺术家都做过法国贵妇人主持的沙龙的座上客,他们在“女王”们的招待下谈...
< 1 2 3 ... 235 236 237 ... 248 249 250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