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女性意识】搜索到相关结果 180 条
-
生命的张力: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与抗争:《所以》与《在我的开始是我的结束》中女性意识的比较
-
作者:
宫彦君
来源:
消费导刊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生命
张力
女性意识
觉醒
抗争
-
描述:
女性意识是女性文学区别于男性文学的根本标志,也是女性文学的同质意识。女性的主体意识即女性作为主体在客观世界中的地位、作用和价值的自觉意识。女性的自我意识,即女性的自身认识,是女性对自身存在的特殊性的探秘,它观察到的不再是男性眼中的女性,而是女性眼中的自己。对女性文学中女性意识的研究和了悟,可以清楚地勘探出女性文学的发展水平、文明进程和达到的历史高度,也可窥探到社会的进步程度。 作为具有女性意识的作家,池莉和方方深深地渴望着女性能挣脱历史的、文化的、生理的、心理的诸般枷锁,成为自在的女性,优美地生存。在她们
-
清代女性词综述
-
作者:
李航
来源:
北方文学(中)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词
清代
传统
女性意识
繁荣
-
描述:
清代是女性创作的繁盛期,出现了大量女性作家和诗词作,是千余年女性文学史上少有的繁荣,蔚为大观。清代女性文人继承了前代文化背景,对传统女性题材进一步描写;清词号“中兴”,这一时期对于女性来说是女性意识的觉醒时期,女性要求摆脱几千年来遭受父权统治的命运,要求精神上的完全独立和人性的完整;此外清代女性词繁荣的原因一直以来备受关注。本文试从以上三个方面分析清代女性词。
-
许鞍华电影中的女性形象
-
作者:
马灵君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意识
许鞍华
人道主义
女性形象
女性主义
-
描述:
许鞍华是香港新浪潮导演的重要代表,影片《女人四十》的成功让她迎来了导演生涯的第二个高峰,自此以后,她的影片多以女性为描写对象。许鞍华作为一位女性导演,其独特的女性视角使其在对女性形象的塑造上表现出较为独特的一面。本文在分析其影片中女性形象的基础之上,探讨许鞍华影片中的女性主体意识以及关照女性的立场和姿态。第一章绪论部分中,首先是关于论题的界定,将许鞍华电影创作进行前后分期,以及介绍划分的依据和意义。其次,结合自己搜集到的关于内地和港台两方面的研究资料,介绍当今学术界对许鞍华及其电影的研究现状,总结出本文所
-
严歌苓小说中女性形象及其女性意识探微
-
作者:
祁晓亮
来源:
兰州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作家
女性意识
女性世界
女性形象
严歌苓
-
描述:
严歌苓是一位享誉世界的当代华裔女性作家,她在过去近三十年创作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作者人生阅历丰富,对待创作的态度严肃、认真,作品对女性人物的描写尤其令人称道,她在笔下的女性人物身上倾注了自己对历史、时代、人性的理解,并且对此有着艺术化的展示。严歌苓以自己独到的眼光和细腻的情思对不同女性的心理世界进行观照,通过几十年的艺术探索,并结合自己的感性经验对女性世界进行了新的诠释。因为作者处在东西方两种文化融合的语境中进行创作,她的文学书写更具有跨文化相逢的意义,这也是她在中国当代文学中的独特价值所在。本文共分为
-
复苏的女性:论王安忆“三恋”的女性写作
-
作者:
叶淑雯
来源:
浙江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王安忆
女性意识
“三恋”
女性写作
女性形象
-
描述:
本论文对王安忆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创作的三部作品——《荒山之恋》、《小城之恋》、《锦绣谷之恋》(本文简称“三恋”,全文同)进行整体探讨,重点以“女性写作”为题,深入探讨王安忆在这三部小说所展现的女性意识,所塑造的女性形象和所探讨的女性权利等问题。本文分别从三部作品中的不同年代所展示出不同的女性形象、人生态度、对社会的表现、言行态度等进行认真的比较,并且从中深入探讨王安忆独特的女性创作理念、创作心态和创作风格。本文认为,王安忆在“三恋”中,创作理念独特,写作手法新颖,创作风格独树一帜,突破了她原有的创作模式,
-
严歌苓女性题材小说论
-
作者:
王丽娟
来源:
上海师范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意识
母性
女性形象
严歌苓
民间
-
描述:
严歌苓从1981年开始发表作品以来,笔耕不辍,三十年来创作了70多部小说。这些小说题材内容非常广泛,且呈现出演变的轨迹。作家出国前的作品以部队生活、知青故事为题材;留美初期的创作侧重于移民题材的书写,定居美国后创作的作品往往是反思故国和自身的成长;旅居非洲后则转为纯粹的“中国书写”。作为移民作家,丰富的人生经历和深刻的女性体验是严歌苓小说创作源源不断的素材。移民带来的文化身份的转变和自始至终对个体生命的诉求,使作家执着于对历史、人性进行反思,这种反思有着开阔的文化视野,又体现着远距离审视的冷静。严歌苓从自
-
中韩现代女作家的女性意识比较研究:以萧红与姜敬爱为中心
-
作者:
金美英
来源:
浙江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意识
女性叙事
萧红
女性形象
姜敬爱
-
描述:
中韩两国自古以来就是隔海相望的近邻,同属于儒家文化圈,在政治、经济、文化、文学等领域都有深入的交往与相似的历史。特别是19世纪末以来,中国与韩国都不同程度地遭到了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经历了共同的历史命运,形成了类似的文学现象。作为生活在20世纪后半期的韩国公民,我认为深入探讨20世纪这段历史极具意义。笔者在韩国时就对此给予了充分的关注,本科和硕士期间曾选择这一话题进行研究。2008年,当我有幸从韩国考入浙江大学就读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专业博士,基于上述状况,就毫不犹豫地选择了中韩两国现代女作家女性意识比较研
-
社会转型时期电视剧中的女性意识嬗变
-
作者:
华昊
来源:
苏州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意识
再现
社会转型
电视剧
权力结构
-
描述:
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的中国当代社会转型,恰好是中国电视剧发展最迅速的时期。政治经济的变迁、生活方式的改变、思想意识的革新,强有力地影响着电视剧的生产。电视剧不仅折射了社会的集体意识和主流价值,也构成了社会变迁的内在动力之一。考察社会转型与电视剧之间的关系因而成为一个非常有价值的课题。电视剧常以性别叙事来呈现特定的社会议题,故而在某种程度上,对性别意识的阐述和对社会转型的阐述是同源的。本论文力图把中国社会转型作为解析电视剧中女性意识嬗变的独特密码。本论文借助文化研究的相关理论,结合当代丰富而复杂的电视剧
-
香雪到笨花的飞跃:从转型看铁凝的小说创作
-
作者:
张月
来源:
黑龙江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两性关系
女性意识
铁凝
小说
转型
-
描述:
铁凝是一个不断探索、勇于尝试的作家。在长达三十余年的创作历程中,她的小说在人物、思想、内容等诸多方面都发生了明显地变化。本文以铁凝创作转型为切入点,试图对铁凝的小说创作进行全面的梳理,通过女性形象、女性意识、男性形象及两性关系这四个方面的分析与总结,进一步探讨铁凝小说创作转型的深层原因。论文共分为三章。其中第一章主要是对铁凝不同阶段小说创作中的女性形象进行归纳和总结,通过这些女性形象的阶段性变化,进一步分析女性意识逐渐深化的过程。第二章从梳理铁凝小说创作中的男性形象出发,通过男性形象在小说中的变化,探讨男
-
藏传佛教文学叙事中的女性意识研究
-
作者:
罗丽娜
来源:
湖南科技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社会根源
藏族文学
佛教
女性意识
思想渊源
-
描述:
“女性意识”是一个晚起的概念,自20世纪80年代进入中国之后,被广泛应用与很多不同的领域,但在宗教文学领域的女性意识研究却实属太多,特别是在我国,此方面的研究结果非常少,只有零星的关于藏传佛教女性形象的描述和分析,对于藏传佛教女性意识的研究还没有形成系统。 文章运用女性主义批评理论,对藏传佛教文学叙事中的女性意识进行研究。论述了母性意识、自由平等意识、男尊女卑意识。母性意识折射出的生育观和审美观,是男权文化对女性统治的直接反映;自由平等意识是部分女性处于男权社会之下,接受佛教文化后激发的女性意识;男尊女卑
<
1
2
3
...
12
13
14
...
16
17
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