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女性意识 】搜索到相关结果 178 条
《砖巷》的女性主义批评研究
作者:
郭园园
来源:
河北师范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父权制
女性意识
母亲影响的意识
女性主体性
描述:
阿里的处女作《砖巷》在2003年一经出版便获得成功。故事主要讲述了女主人公纳兹奈恩,出生于孟加拉一个村落的女人,十八岁时嫁给了大她二十二岁的丈夫,他把她带到了南亚移民聚居地—伦敦东部生活。这篇文本时间跨越十三年,从1988年到9.11发生后的一些事件。随着时间流逝,纳兹奈恩在砖巷中经历离家的岁月。最初到伦敦时她害怕走出公寓半步,但是慢慢地她开始接触一些邻居并最后做了缝纫活儿。在她从事她的工作期间,她遇到了她的情人,一个名叫卡里姆的孟加拉活跃份子。最后,她的丈夫回到了孟加拉,承诺要和她结婚的情人在他发动的一
女性地位和女性意识的成长:《呼啸山庄》的女性主义解读
作者:
迟兰云
来源:
安徽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英国维多利亚时期
女性意识
《呼啸山庄》
女性地位
描述:
艾米丽·勃朗特是十九世纪英国文坛上才华卓越的女作家。《呼啸山庄》是她唯一的小说,被认为是十九世纪最伟大的小说。自其发表以来,就受到各种各样的评论,但是研究结果有些单调。大部分的研究集中于对希斯克利夫和凯瑟琳的爱情故事、人物及哥特式特点的阐释。长期以来,众多评论家认为希斯克利夫是诠释这部小说的焦点与关键,而书中的女性往往被视为无足轻重。随着西方女权运动和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方法的兴起,女性主义评论家向传统观点提出挑战,将评论的重点转至女性角色,但却过分夸大了她们的重要性。《呼啸山庄》讲述了发生在英国北部荒原上两
论《幽灵之家》的女性意识
作者:
李佳
来源:
浙江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伊莎贝尔·阿连德
女性意识
女性叙事
描述:
在拉丁美洲这样的父权体制之下,女性开始自觉到该为自己找寻出路,不能再当男性眼中的物品,她们想将主权拿回自己手上,夺回发言权,为自己发声,走出属于自己的路。本文以伊莎贝尔·阿连德小说《幽灵之家》为研究对象,对小说进行女性主义叙事研究,对埃斯特万家族女性在觉醒道路上所作的努力行进探讨,以期在一定程度上填补国内对《幽灵之家》女性研究的空白,丰富拉美女性文学研究。论文主要由三个部分来形成完整的框架。第一部分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埃斯特万家族女性从“旧我”走向“新我”,从身体主权的重获和性意识的觉醒两个方面对自我进行
五四运动之后的民国女性意识表达:从《生活》周刊说起
作者:
修桂芳
来源:
中国人民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民众立场
大众媒介
女性意识
描述:
五四新文化运动史是中国历史上一次激烈的思想解放运动,又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在五四精神的影响下,独立自主、女权解放成为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女性意识表达,这时期由邹韬奋主办的《生活》周刊,其进步性和改造社会的强烈愿望也必然跟随妇女思想解放这一社会潮流。邹韬奋等人以《生活》周刊为平台,言辞犀利,直指传统制度如买卖婚姻对广大妇女的残害,同时报道了大量西方女性的社会生存状况,以鼓舞广大中国女性争取自己的生存权和发展权,在奋斗中追求梦想,实现人生价值。厚厚的八卷《生活》周刊所涉及的内容有这什么样的时代特色呢?联系同一
叛逆、转向与回归—欧茨小说中的母女关系研究:A Study of Mother Relationship in Joyce Carol Oates’s Fiction
作者:
王薇
来源:
青岛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母女关系
女性意识
乔伊斯·卡罗尔·欧茨
描述:
美国当代著名女作家乔伊斯·卡罗尔·欧茨(1938—)的作品主题广泛深刻,人物刻画鲜明细腻,其中多层面的母女关系体现是其重要创作主题之一。本文以欧茨小说中的母女关系主题为切入点,以探讨母女关系和为母之道的女性主义理论和客体关系理论为参照系,选取欧茨不同创作阶段的三部代表作:《他们》(1969)、《你必须记住这个》(1987)和《我带你去那儿》(2002),旨在分析母女矛盾的不同表现、深层原因及解决之道,以期对欧茨女性意识的演变过程进行历时性及共时性的梳理。本论文引语部分对作家生平及主要作品作了简要介绍,总结
《紫色》汉译本中的女性主义意识对比研究
作者:
李晨
来源:
西北师范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意识
《紫色》
译文比较
译者主体性
描述:
自20世纪90年代翻译研究发生“文化转向”以来,女性主义、性别与翻译结合而成的女性主义翻译成为了当前翻译研究一个日益突出的发展方向,同时涌现出了大批女性主义翻译家和批评家,其代表人物包括哈伍德(Sussane de Lotbiniere-Harwood)、张伯伦(Lori Chamberlain)和芙罗图(Luise von Flotow)等。她们从性别研究角度发掘译作和原著隐藏的男性至上主义和性别歧视。西方女性主义翻译思潮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由朱虹引介到中国,随后对我国的文学批评和女性文学产生巨大影响,并
论苏青《结婚十年》中的女性体验和女性意识
作者:
赵露
来源:
天津师范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体验
《结婚十年》
女性意识
描述:
苏青的小说《结婚十年》在中国现代女性文学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作品以一个女性的视角,展现出了世俗生活中的女性平凡人生,表达了女性真实的情感体验和切身感受。同时以独特的女性意识,关照其婚姻家庭问题,不断寻求女性的归属感以及人格的独立。
女性叙事与家国想象:苏伟贞小说研究
作者:
吴燕君
来源:
福建师范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美学意蕴
女性意识
家国想象
苏伟贞
描述:
苏伟贞是台湾新女性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她的创作数量、创作品质及其创作历程在这一时期的女性文学中都极具典型性。在过去的时间里,尽管有不少学者对苏伟贞进行相关的批评研究,但总的说来,她在一定程度上被忽略甚至被漠视的状况仍未得到完全的改观。因此,本论文就以苏伟贞的小说为观察对象,试图较为全面地呈现出她的创作风貌。论文从苏伟贞的写作背景出发,并借用布迪厄的场域理论,探讨其生活经历以及80年代台湾的文学奖机制与苏伟贞小说创作的互动关系。在此基础上,笔者以女性、家国这两个关键词作为探入苏伟贞小说的基点,以女性主义和民
沉樱小说创作探析
作者:
陈莹
来源:
山东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创作价值
女性意识
沉樱小说
描述:
沉樱作为三十年代女作家中的一员,其小说创作无论是在人物形象的塑造方面,还是小说叙事技巧的探索上,都代表了现代女性创作的一个历史阶段,具有丁玲之后张爱玲之前的重要的承上启下的过渡性意义;尤其是在那个作家们普遍将精力与热情倾注于政治意识形态式书写的时代,沉樱能够坚持以艺术标准和性别视角来展开她的女性写作,对女性生存意义、女性解放之路进行反思与探讨。本论文以沉樱的小说创作为主要研究对象,从作品的思想内涵和艺术特色入手对其小说创作价值进行挖掘。笔者认为对沉樱小说系统的梳理与分析,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沉樱小说创作在
中韩女性作家的女性意识比较:以庐隐和罗惠锡为比较对象
作者:
王凤玲
来源: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作家
女性意识
文学创作
中韩文学
描述:
伴随着西方女权思想的涌入,宣扬女性解放思想的小说、诗歌和散文等各种文学作品逐渐被引入近代中韩文学舞台,这些作品的广泛传播在当时的社会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同时反帝反封建的“五四运动”和主张民族独立自主的韩国“三一运动”为知识青年的觉醒和斗争提供了舞台,“新思想、新教育、新女性”成为当时社会的热议话题。中韩两国的新女性们以此为契机,大胆呼吁“婚姻自主”、“男女平权”。20世纪20年代,中韩两国分别以庐隐和罗惠锡为代表,掀起了宣扬近代女性意识的女性创作之风。<br> 两位作家无论是家庭出身、成长经历还
<
1
2
3
...
11
12
13
...
16
17
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