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女性形象】搜索到相关结果 199 条
-
《画皮》:女人不是天使便是魔鬼
-
作者:
楚爱华
来源:
阅读与写作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画皮》
《聊斋》
古典小说
文学评论
女性形象
-
描述:
在《聊斋》众多的篇章中,《画皮》应该算得上知名度较高的作品。它不止一次曾被搬上银幕荧屏,致使妇孺皆知、童叟难忘。那个面孔翠色、牙齿如锯的狞鬼,最初化妆成一个十六七岁的美貌少女,抱着小包袱,在路上吃力地前行。好色无行之徒玉生,见状与之搭讪。少女做出悲
-
象征手法与女性人物命运的揭示——劳伦斯的《虹》与威廉姆斯的《欲望号街车》之比较
-
作者:
李明明
来源: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象征
命运
田纳西·威廉姆斯
女性形象
D.H.劳伦斯
-
描述:
英国现代小说家 D.H.劳伦斯和美国当代剧作家田纳西·威廉姆斯都是世界文坛上多产而又引发诸多争议的作家。劳伦斯在其小说《虹》中 ,运用象征手法表现女主人公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渴望。威廉姆斯在其代表作《欲望号街车》中同样以象征的手法反映出女主人公布兰奇复杂的内心世界及其可悲的命运。在这两部作品中 ,作者均透过两性关系 ,通过象征这一表现手法描写女性人物心理 ,反映社会现实 ,揭示人物命运
-
城市悲剧:超越卑微的梦想——浅谈王安忆的《长恨歌》
-
作者:
徐珊
来源:
阅读与写作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海派文学”
《长恨歌》
王安忆
文学评论
女性形象
-
描述:
现代化最明显的表征便是城市化,城市以越来越快的速度吞噬着大片的农田,以无法阻隔的趋势挺立在人们面前,同样也以无比活跃的生命姿态出现在作家们的创作视野中。“进入九十年代以来,众多女作家身置城市的写作是以城市为独有视角的写作,是人在城市这个特定场境中对现实世界的感悟和思考,在她们的作品中,城市是背景,是实指,是题材,是内容,是形式,亦是象征”。王安忆曾说过“女人是天然属于
-
香港流行曲歌词中的女性形象(1985—2000)
-
作者:
陈美丝
来源:
暨南大学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刻板印象
父权体制
流行曲
歌词
女性形象
-
描述:
女性主义的崛起,提供新的视角去审视社会状况,提醒人们消除性别因素所导致的不平等或歧视,以期建立两性平等的关系。本文希望以流行曲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女性形象的问题,了解香港社会对女性制约的情况。 本文选取1985年至2000年期间香港的“十大中文金曲”和“劲歌金曲”排行榜首十名的歌曲,扣除重复获奖歌曲,非粤语歌曲,及歌词内没有女性形象的,共计197首。把歌词中呈现的女性形象的特征加以分类、归纳,再深入分析具有代表性的文本。 歌词所呈现的女性形象可分为两类:刻板化的及多元化的,而大部分是刻板化的
-
论“五四”以来农村题材小说中觉醒的女性形象
-
作者:
李琨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五四”以来
农村题材小说
觉醒
解放
女性形象
-
描述:
妇女问题是社会问题的一部分,对待女性的态度标志着一个社会
的文明程度。中国是个农业大国,中国人口中的多数是农村妇女,她们
受封建思想意识毒害最深,因此,她们的生活状态最易暴露社会的本质
矛盾,最能引起人们的关切和同情。所以,任何时代的革命家和进步文
学家都十分关注农村妇女。反映她们的命运,探索她们的解放,是许多
作家为之付诸心血的领域。如果说:“在任何社会中,妇女解放的程度
是衡量普遍解放的天然尺度”,并且“社会的进步可以用女性的社会地
-
李渔戏曲展现的女性形象
-
作者:
[日]浦部依子
来源:
复旦大学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戏曲文学
戏曲史
李渔
李笠翁
女性形象
-
描述:
李渔戏曲展现的女性形象
-
李渔戏曲展现的女性形象
-
作者:
浦部依子
来源:
复旦大学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戏曲文学
戏曲史
李渔
李笠翁
女性形象
-
描述:
清初李渔(1611~1680)的戏曲《笠翁传奇十种曲》,日本学者已有了评价,例如有的认为“诸作概为轻佻之滑稽剧或风情剧,遂不免膚浅之讥,目之为‘平俗’者,蓋古来之定评也。”①但我们从明清戏曲文学中的女性以及两性关系方面来考察时,却发现《笠翁传奇十种曲》在中国古代戏曲文学中... >> 详细
-
施蜇存小说的解读
-
作者:
周睿
来源:
中山大学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怨恨心理
解读
语言艺术风格
施蛰存小说
女性形象
-
描述:
本文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借助马克斯·舍勒对怨恨心理的深入分析与理论总结,通过梳理施蛰存的六个小说集,详细论述了贯穿施蛰存早中晚期小说创作的心理逻辑,确定怨恨心理乃是施蛰存小说创作的心理根基,是其小说获得独特审美效果的根源所在。另外,本文还吸收了当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成果,在分析了三十年代女性文化背景的基础上,解析归纳出施蛰存小说的四种女性形象,并由此透析女性形象背后的男性观察视野。在论述施蛰存小说的语言艺术风格方面,本文进一步指出现代叙事艺术与个人主体话语崛起的深层原因,并结合西方文体学与中国古典文学
-
优点中混杂缺点,成功里交织失败:《醒世姻缘传》艺术价值论
-
作者:
陈国学
来源:
湖北大学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金瓶梅
讽刺基调
红楼梦
醒世姻缘传
女性形象
-
描述:
随着对《醒世姻缘传》研究的党旗,学术界出现了要求提高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的呼声,然而这一呼声缺乏小说美学研究方面的有力支持.该文即试图从小说美学着眼,全面审视该小说,以确定其艺术价值,解决其文学史地位问题.从构思来看,小说着眼于对传统伦理观照下分别以晁奶奶
-
生命、生存价值的探索者:萧红小说初探
-
作者:
朱勤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小说创作萧红
现代文学史
中国
女性命运
女性形象
-
描述:
该文分三大部分对萧红的小说创作进行分析与研究:一、生命审视与体悟.二、生存困境剖析.三、女性命运的垂问.其中第一、二部分分别从生命、生存两个视点对萧红的作品及其思想进行详尽地论述,第三部分则通过对妇女问题这一个案的深入研究,来全面地透视并反观人类的生命
<
1
2
3
...
7
8
9
...
18
19
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