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女性形象】搜索到相关结果 824 条
-
封建文化的牺牲品:浅析黄梅新作《徽州往事》中的女性形象
-
作者:
董天然
来源:
商情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黄梅
牺牲品
悲剧人生
徽州
封建文化
内心世界
女性形象
政治动荡
-
描述:
一个女人,一段往事,一世情殇。 舞台剧《徽州往事》以温婉悠扬、细腻动人的黄梅唱腔淋漓尽致的展现了在政治动荡、匪患四起的晚清,一个外表柔弱,内心坚韧的徽州女人一生向往幸福,却始终与幸福无缘的悲剧人生。这部戏通过一个女人的不幸,折射出一个时代的不幸,以及饱受战乱之苦和封建思想禁锢的人们复杂而纠结的内心世界。面对生活的磨难,他们如此卑微却不曾绝望;面对生离死别,他们如此的无助和恐慌;面对婚姻爱情,他们曾经执着的追求和守望,可无奈封建男权专制下人性的脆弱和虚假,终使一个善良的女人失去了对幸福最后的希望。
-
林芙美子与林海音的女性意识之比较’
-
作者:
王麦巧
雷红珍
来源:
小说评论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林海音
家庭天使
女性作家
父权社会
女性意识
女性命运
传统女性
贤妻良母
女性形象
知识女性
-
描述:
一、对女性形象的刻画作为女性作家,无论是日本的林芙美子还是中国的林海音,她们都从女性自己的经验和感受出发,以两性关系为视角,剖析情感的方方面面以呈现女性的真实状态。但由于各自家庭环境、人生经历的不同,使得她们在探究女性命运的作品中所塑造的悲剧女性形象也各有不同,甚至呈现出两立的姿态。(一)"家庭外"与"家庭内"的不同女性形象
-
“我们共有一种奇异的忧伤”:读莫卧儿
-
作者:
霍俊明
来源:
诗刊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奇异
悲秋
忧伤
伤春
女性诗歌
女性写作
幽闭
女性形象
-
描述:
在谈论近期莫卧儿的诗歌之前,我还是想先就当下的女性诗歌存在的问题说说我的观感。在以往的女性写作那里我们往往更容易看到那些对镜自怜、高楼幽闭、伤春悲秋以及黑暗房间里自白的女性形象。
-
莫言小说中的少女形象
-
作者:
叶开
来源:
南方文坛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少女形象
妇女形象
莫言小说
心灵美
中篇小说
乡村妇女
女性形象
短篇小说
-
描述:
女性在莫言小说中的位置莫言小说中有很多女性形象。迄今能见到的莫言最早的短篇小说,是创作于1981年6月的《春夜雨霏霏》,采用的就是女性的视角。这部小说以一个新婚妇女的视角,讲了乡村妇女的心灵美故事,在当时并无特殊之处。与之形成强烈对比的乡村妇女形象,是1985年发表的中篇小说《金发婴儿》——在小说里,莫言把"美好的心灵"变成了另一种深沉情感,用压抑的方式讲述出来。其后《放鸭》里的放鸭姑娘、《白鸥前导在春船》里的田梨花、《岛上的风》里的冯琦琦、《售
-
美在女性视界:《简·爱》与其他文学作品的对比阅读
-
作者:
彭莉琼
来源:
中学语文教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英国文学史
文学作品
对比阅读
视界
爱情婚姻观
女权主义
独立自主
女性形象
-
描述:
:一则调动学生阅读的兴趣,以《简·爱》为引子,读中外名著;二则通过比较东西方的女性及相关的文化,探讨女性之美的内涵,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情婚姻观、价值观。为此,我把教学目标定为:1探讨女性之美。2探讨女性相同或不同命运的原因,感受
-
从“他世界”到“她世界”:《边城》与《鬼魅丹青》之对比研究
-
作者:
张巍
来源:
小说评论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沈从文
自然空间
女作家
地理空间
建构世界
时空相关
女性形象
迟子建
翠翠
文化意蕴
-
描述:
不可置疑,每个作家在创作中都试图建构一个"自己的世界",这个"世界"充满了作者的想象与回忆。文本中创造的地理空间,不仅是一个自然空间,"这个空间与古老的传统、与过去的时空相关联,也与人类的未来相关联。他的人物穿行于这个世界之中,体现出独特的文化意蕴。"①作家沈从文在小说《边城》中,大量讲述了湘西苗族的生活习俗,甚至通过道听途说的苗家故事,复原了一个"文化湘西"。而身处北国的女作家迟子建,则以黑土文化为背景,创造了一个自己
-
网络媒体报道对女性运动员形象塑造的思考
-
作者:
苗巍
来源:
中国出版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运动员
体育报道
刻板印象
形象塑造
体育新闻报道
受众
网络媒体
女性形象
媒体报道
奥运会
-
描述:
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网络传播作为一种全新的现代化传播方式给受众提供了更快捷、更便利、更全面的新闻资讯,但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无形的竞争。体育新闻,尤其是大型体育赛事和体育明星历来是各路体育媒体竞争的焦点。数量均衡且质量上乘的体育新闻报道能够很好地体现男女平等的社会观念,同时也能够提升新闻报道的客观性,另外还可以让女性运动员在比赛中不必受到外界纷繁复杂的新闻所困扰,专心比赛。然而,由于社会对于女性长久以来的"刻板印象"以及部分女性运动员自我定位的偏差,体育媒体很容易从女性运动员身上寻找到偏离体育运动本
-
论林白的创作转型及其女性创作路向
-
作者:
刘阳扬
来源:
小说评论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九十年代
叙述者
生存困境
林白小说
海红
私人化写作
女性创作
女性写作
作品
女性形象
-
描述:
在九十年代的中国文坛,林白的《一个人的战争》无疑给文坛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对女性欲望的细致描写使她迅速成为了"私人化写作"、"女性主义"的代表作家。她的大部分作品都具有浓烈的自传性色彩。从《万物花开》、《妇女闲聊录》、《致一九七五》等作品开始,林白尝试把地域和历史等更宏大的主题引入创作视野之中,这一尝试在《妇女闲聊录》中达到了极致。林白采用看似散淡闲聊的新颖文体,原生态地展现了村妇木珍的自然生活,这部作品"像一株野生的植物,蓬勃、顽强,它自己拔节,按照自己的
-
“十七年”欲望镜像的生产机制
-
作者:
韩敏
来源:
文艺争鸣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十七年
镜像
消费欲望
反特片
生产机制
特务
媒介形象
新时代
女性形象
电影公司
-
描述:
毫无疑问,这是一个生产过剩的时代,也是一个欲望横溢的时代。面对新闻中为了购买苹果产品,而卖掉自己身体器官——肾的高中生,我依然震惊于大众文化所产生的消费欲望对于一位社会化程度尚浅的年轻人的异化能力。正如社会学家郑也夫所说,我们今天既遭遇了旧时代的难题,也有新生代的困惑,新时代的困惑在于消费欲望的肆意横流,俘获众生的生活哲学造就了我们这个时代最荒诞的生活镜像。
-
从人格美学视角再读严歌苓小说《第九个寡妇》
-
作者:
李有亮
来源:
小说评论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个体人格
女性美
穿越性
葡萄
乡村女性
别尔嘉耶夫
女性形象
严歌苓
小说
历史潮流
-
描述:
一、个体人格:因阻断而穿越在关于严歌苓的众多评论中,有一位研究者的发见对本文颇具启示:"严歌苓并不试图去构建新的历史叙事,而是在人和历史的遭遇之中寻求一种对抗异化的穿越性的精神。"①依我看,这种"穿越性精神"的内在支撑,正是她们坚韧而弘豁的个体人格。概观严歌苓的创作,扶桑、小渔、小菲、王葡萄、多鹤、小环,这些女性无一不是在与无比强大的历史潮流、政治运动、人生苦难、自然灾祸的对抗中放射出这种"个体人格"的耀眼光辉,以及女性独有的生命美感。就个人之
<
1
2
3
...
75
76
77
...
81
82
8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