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伤春】搜索到相关结果 3 条
-
“我们共有一种奇异的忧伤”:读莫卧儿
-
作者:
霍俊明
来源:
诗刊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奇异
悲秋
忧伤
伤春
女性诗歌
女性写作
幽闭
女性形象
-
描述:
在谈论近期莫卧儿的诗歌之前,我还是想先就当下的女性诗歌存在的问题说说我的观感。在以往的女性写作那里我们往往更容易看到那些对镜自怜、高楼幽闭、伤春悲秋以及黑暗房间里自白的女性形象。
-
论宋代女性饮酒词的意蕴
-
作者:
谢穑
来源:
山花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生活
李清照
女词人
伤春
饮酒词
宋代女性
独特作用
女性文学
词作
朱淑真
-
描述:
女性与酒的历史可谓源远流长,《战国策·魏》二记载:"昔者,帝女令仪狄作酒而美。"从仪狄造酒以来的数千年漫长岁月,酒从远离女性生活的祭祀、交往的"礼"的范畴逐渐向女性靠拢,成为她们饮用的对象,发挥着安慰她们心灵、宣泄她们情绪的独特作用。宋代内忧外患,宋人不再具有唐代人的豪情壮志,再加上统治者对饮酒的提
-
从秋瑾诗词的悲秋情结看秋瑾与“秋士之悲”
-
作者:
王颖
来源:
文学教育(上半月)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悲秋文学
中国古代
中国文学史
诗词
伤春
悲秋意识
秋瑾
忧患意识
女性文学
中国女性
-
描述:
"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吴文英以拆字法将"愁"巧妙地阐释为"心上秋",显得十分有趣。但这并不是简单的文字游戏,而是中国古代饱经忧患的文人悲秋情结的曲折反映。从宋玉的"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开始,历代文人就在这凛冽的秋气中徘徊、高歌或悲鸣。长久以来,悲秋与怀人伤别、羁旅飘零、悲士不遇等主题相联系,不仅外化成文学史上的不朽篇章,而且内化到文人的心理结构中,成为一种深厚的意识与无意识的混合与沉淀,即"悲秋情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