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女性形象】搜索到相关结果 592 条
-
基于女性主义理论研究中国男性导演电影中的女性形象
-
作者:
温立红
来源:
东北师范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男权文化
女性形象
女性主义
男性视角
-
描述:
电影作为“第七艺术”正如火如荼的发展着,女性角色是电影中必不可少的元素,一部没有女性角色的电影多少会让观众感到一丝沉闷和枯燥。中国长期的封建社会是男权社会,因此,当“女性主义”引进到中国之后,影视界较早接纳“女性主义”的部门,并在中国影视界产生了一些具有女性主义的作品,引起了热烈的讨论。本文在女性主义理论的基础之上探讨了中国电影中的女性形象,以及导演通过银幕所塑造出来的奉献的女性、边缘女性和找回自我的女性形象,着重从性别角度、男性视角和商业利益三个方面讨论了男性导演在塑造女性想象时的局限性。由于这些局限性
-
女性刻板印象:关于全国七家报纸新闻中女性形象的研究报告
-
作者:
曾薇
来源:
南昌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社会性别
刻板印象
女性形象
报纸
-
描述:
在媒介与性别领域的研究表明,媒介传播的内容大都存在着性别刻板印象。这是由客观存在的性别差异、社会习俗中传统观念的影响、女性在政治经济生活中受到限制从而形成的社会群体形象,与媒介中男权文化主导、女性工作者集体失语导致的媒介性别刻板印象,这两者的共力作用下形成的。性别刻板印象必将影响社会性别建构,使性别平等的实现变得遥遥无期。 从目前研究情况来看,关于国内报纸新闻中女性形象的研究仍缺乏系统调查。本文以内容分析为基础,随机抽取2005年至2007年《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江西日
-
昆明都市类报纸商业广告中女性形象研究:以《春城晚报》和《都市时报》为例
-
作者:
王妍
来源:
云南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社会性别观念
商业广告
都市报纸
女性形象
-
描述:
《春城晚报》和《都市时报》作为昆明地区具有代表性的都市类报纸在受众中具有广泛的影响力,报纸中的商业广告在捕捉都市时尚、引领消费潮流的同时,其呈现的女性形象引人深思。在当今社会,女性在报纸广告中是如何被塑造的?广告中的女性形象负载了怎样的文化意义?报纸广告媒体作为传递都市文化的重要渠道,其塑造的女性形象绝非单纯的性别区分符号,它有着深层的社会文化心理背景。 本文从社会性别观念的角度出发,运用内容分析和符号学分析的研究方法,对昆明都市类报纸商业广告中呈现的女性形象进行分析和解读。 第一部分、通过对具有代表性的
-
大众传媒在女性形象建构中的性别政治:以《解放日报》“三八国际妇女节”报道为例(2002-2007)
-
作者:
周东暆
来源:
复旦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性别政治
大众传媒
女性形象
-
描述:
本文从性别政治这一理论视角出发,对大众媒体在构建女性形象时显现的性别歧视进行考察。文章经分析媒体案例塑造的女性形象,认为社会强大的父权意识形态影响与渗透到媒体报道当中,加上媒体自身的不完善和外界诸多因素的影响,其建构的女性形象更加剧了两性之间权力关系的不平衡,每时每刻显示两性之间支配与从属的关系,男女两性的社会角色和权力结构中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本文选题希望通过揭示媒体潜藏的性别歧视观念,有助于推动女性的发展。
-
徘徊在传统与现代之间—鸳鸯蝴蝶派小说中女性形象研究
-
作者:
胡泊
来源:
苏州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鸳鸯蝴蝶派
伦理
悲剧意识
女性形象
-
描述:
近年来,随着女权主义思潮在文学领域的逐渐兴起,人们开始关注和研究男性作家创作作品中的男性话语权问题,这就相对弱化了作家在文本创作中文化和意识形成原因的探究。本文试图从鸳鸯蝴蝶派小说中代表不同社会身份的女性形象出发,结合鸳鸯蝴蝶派文学产生的时代背景以及鸳鸯蝴蝶派作家在传统与现代思想进程中面对文化困境下的困惑心态,来解读其蕴藏的深层文化内涵。本文分为三章,第一章主要介绍鸳鸯蝴蝶派小说生存的时代背景,提出在现代和传统文化困境中产生的悲剧意识,并由此为基础分析在悲剧意识中女性的存在状态;第二章则回归到文本中分析不
-
「悠閒」背後的真實-陳進日治時期女性形象畫作之研究
-
作者:
張毓婷
来源:
国立成功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日治時期
女性形象
陳進
-
描述:
日治時期台灣社會接受殖民者帶來的各種現代制度與思維,其中殖民政府對於女子教育與現代美術的發展產生了重要作用;陳進即是在此機制下首位崛起且持續創作不輟的重要女性畫家。陳進成功的過程之中,雖受到多位「進步男性」的鼓勵與提拔,但真正使她免除世俗批判眼光,同時獲得社會肯定的最佳利器,卻是來自殖民政府的官方展覽會機制;因此,揣摩與符合官展審查品味,幾乎成為日治時期陳進繪畫中的一項重要考量。我們從目前日治時期陳進面世的所有創作發現,以女性形象為描繪主題正是她此時作為競爭官展的重要籌碼,並且這些畫面裡的女性形象,透過技
-
论抗日战争时期中国油画中的女性形象:以唐一禾在战时的油画作品为例
-
作者:
刘婷
来源:
西南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抗日战争
女性形象
中国油画
-
描述:
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惨烈,同时也是最为悲壮的民族自卫战争,这场战争曾经猛烈的撞击了艺术家的精神世界。强烈的心灵震荡,激烈的情感冲突,在导致他们在艺术观念上产生嬗变的同时,也使他们释放出了巨大的艺术激情。笔者作为没有经历过战火和硝烟的一代,可以从他们那些传世之作中去感受那段历史的血与火,和在他们心灵深处留下的深刻烙印,那些对于苦难岁月的回味与留连。现实生活中的女性形象虽然受到战争阴影的影响,但社会对其作为女性角色的要求却依然未减分毫。女性的妩媚风华和战争环境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在一片纷乱中,时代女性
-
父权社会下的女性形象—《恋爱中的女人》与《废都》之对比研究
-
作者:
王巍巍
来源:
西北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父权制
女性主义视角
女性形象
转型时期
-
描述:
英国作家劳伦斯与中国作家贾平凹长期以来都被人们认为是“禁书”的作家及性语言的追求者。选择《恋爱中的女人》与《废都》进行对比研究,主要是因为这两部小说有着相似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即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的历史与文化转型期。本文主要从女性主义视角对劳伦斯和贾平凹的小说进行分析,使用的主要术语有“性别政治”,“父权制”和“他者”。西蒙·波伏娃的《第二性》和凯特·米利特的《性政治》是本文女性主义理论的重要来源作品。女性主义的一般观点是:人类社会是由一个男性主宰的社会,女性在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都遭受男性的压制。因此
-
何时真正撑起半边天?:对上海高中语文S版教材和二期课改新教材中女性形象的分析研究
-
作者:
杨芳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高中语文
教材
女性形象
性别
-
描述:
教材是社会性别文化的载体,它体现了主流社会文化对性别及性别角色社会化的认知。尤其是语文教材,由于其强烈的思想性、情感性和形象性,对学生的认知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通过对近几年语文教材选文中的女性形象的统计与分析,我们不难发现,教材中的性别偏见现象仍然很严重。因此,关注性别平等,体现语文新课程改革的现代意识和民主平等理念是今后语文教材编写所要着重注意的。 本篇论文是以一位中学语文教育第一线的工作者、一位女性教师的视角,以上海高中语文S版教材和二期课改新教材两版教材为研究对象,并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来
-
寻找逝去的纯洁:莫里亚克笔下的女性形象
-
作者:
解微
来源:
南京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莫里亚克
小说创作
纯洁
女性形象
-
描述:
寻找逝去的纯洁:莫里亚克笔下的女性形象
<
1
2
3
...
30
31
32
...
58
59
6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