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父权社会下的女性形象—《恋爱中的女人》与《废都》之对比研究
作者: 王巍巍   来源: 西北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父权制   女性主义视角   女性形象   转型时期  
描述: 英国作家劳伦斯与中国作家贾平凹长期以来都被人们认为是“禁书”的作家及性语言的追求者。选择《恋爱中的女人》与《废都》进行对比研究,主要是因为这两部小说有着相似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即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的历史与文化转型期。本文主要从女性主义视角对劳伦斯和贾平凹的小说进行分析,使用的主要术语有“性别政治”,“父权制”和“他者”。西蒙·波伏娃的《第二性》和凯特·米利特的《性政治》是本文女性主义理论的重要来源作品。女性主义的一般观点是:人类社会是由一个男性主宰的社会,女性在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都遭受男性的压制。因此
加强妇女研究 促进社会协调发展
作者: 李秋芳   来源: 妇女研究论丛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性别理论   社会影响力   中国   妇女研究   转型时期  
描述: 2004年6月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转型社会中的中国妇女》(孟宪范主编)一书,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妇女研究中心“转型期中国妇女研究”课题的最终成果,是妇女研究的一部力作。这一课题历时三年半,16位学者对女大学生就业、保姆的生存状况、流动女性的安全健康、贫困地区妇女生殖健康、家庭暴力、性骚扰、网络中女性的性别重构空间、女性写作等问题进行了实际调查和探讨,具有重大现实和理论意义。《转型社会中的中国妇女》一书定位于经验研究,从法学、社会学、社会心理学、人类学、劳动经济学、卫生经济学、文学等多学科视角出发,对特
从妇女现实问题到女性/性别理论——由《转型社会中的中国妇女》引发的思考:加强妇女研究 促进社会协调发展
作者: 李秋芳   来源: 妇女研究论丛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性别理论   社会影响力   中国   妇女研究   转型时期  
描述: 2004年6月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转型社会中的中国妇女》(孟宪范主编)一书,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妇女研究中心“转型期中国妇女研究”课题的最终成果,是妇女研究的一部力作。这一课题历时三年半,16位学者对女大学生就业、保姆的生存状况、流动女性的安全健康、贫困地区妇女生殖健康、家庭暴力、性骚扰、网络中女性的性别重构空间、女性写作等问题进行了实际调查和探讨,具有重大现实和理论意义。《转型社会中的中国妇女》一书定位于经验研究,从法学、社会学、社会心理学、人类学、劳动经济学、卫生经济学、文学等多学科视角出发,对特
对性别研究和女性主义的认识
作者: 李培林   来源: 妇女研究论丛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转型社会中的中国妇女》   书评   中国   性别研究   女性主义   转型时期  
描述: 2004年6月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转型社会中的中国妇女》(孟宪范主编)一书,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妇女研究中心“转型期中国妇女研究”课题的最终成果,是妇女研究的一部力作。这一课题历时三年半,16位学者对女大学生就业、保姆的生存状况、流动女性的安全健康、贫困地区妇女生殖健康、家庭暴力、性骚扰、网络中女性的性别重构空间、女性写作等问题进行了实际调查和探讨,具有重大现实和理论意义。《转型社会中的中国妇女》一书定位于经验研究,从法学、社会学、社会心理学、人类学、劳动经济学、卫生经济学、文学等多学科视角出发,对特
学界
作者: 暂无 来源: 新闻周刊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性别主义   中国大学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   反性骚扰   男主外女主内   文化特征   女性形象   传统文化   身体化   转型时期  
描述: 北京大学社会学博士吴小英近日撰文指出,改革开放前的国家意志的无性化形态,在改革开放后,正转向市场主宰的性别主义形态,这一性别转型时期的主要特征就是,在所谓传统文化的重新包装下所呈现的女性的身体化及其滥用。 吴小英指出,从媒体和广告上的女性形象、商家促销时的性别导向、演艺界和娱乐圈的时尚热潮等可以看出,这个时代的企业家、商界和消费人群在共同创造着一个带有传统性别文化特征的流行时尚。这种时尚鼓吹“男主外女主内”的性别分
近10年来建国初期中国妇女史研究综述
作者: 李从娜   来源: 北京党史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社会   妇女问题   研究成果   妇女史研究   建国初期   历史时期   史学工作者   转型时期  
描述: 从1949年到1956年的7年间,是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社会的第一次转型时期。随着中国妇女史研究的不断深入,这一段历史时期的妇女史研究也开始受到众多史学工作者和其他相关学科学者的重视。正因为如此,建国初期中国妇女史的研究涌现出了一批研究成果,本文试图对近10年来的建国初期妇女问题研究状况作一概述。一、妇女参政妇女参政是指妇女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的管理。妇女参政权利是中国近代妇女运动兴起以来所孜孜以求的目标。新中国成立后,1949年颁布的《共同纲领》中明确规定妇女在政治上拥有与男子相同的权利;1953年颁布的《中
新世纪:夫妻模式的新走向
作者: 陈盼   来源: 社会杂志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社会期待   社会劳动   新世纪   性别歧视   转型期   男主外女主内   夫妻模式   女性学   家庭   转型时期  
描述: 新世纪:夫妻模式的新走向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