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女性形象】搜索到相关结果 199 条
-
李商隐诗歌女性形象两极化倾向及其对诗风的影响
-
作者:
蔡燕
来源: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李商隐
神化
尤物化
女性形象
-
描述:
李商隐诗歌女性形象存在两极化倾向 :尤物化与神化。尤物化是儒家传统文化根植于诗人心中女祸亡国思想的具体体现 ;神化倾向是士大夫隐密难言的爱情生活的抒写策略。女性形象两极化倾向影响了诗人审美旨趣及艺术技巧的使用 ,同时也影响了诗歌的风格 :女性形象尤物化使女祸亡国题旨得到鲜明突现 ,而女性形象神化倾向则使其爱情诗风格晦僻精深
-
在传统与现代之间——郭沫若抗战史剧中女性形象断想
-
作者:
江倩
来源:
陕西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郭沫若
女性形象
史剧
-
描述:
郭沫若抗战史剧中塑造的女性形象兼具传统与现代两重属性 ,这表现在他对正面女性形象的重审与再造 ,也表现在他对反面女性形象的再思考。因此 ,他的创造既暗合于当时的创作趋势 ,在处理传统与现实的关系上 ,又高于同时代的许多作家。
-
传统樊笼内的卑微人生——中国文学女性形象探微(一)
-
作者:
郑榕玉
来源:
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人生价值
生存境况
主体意识
女性形象
-
描述:
中国文学艺术长廊之中有无数的奇女子 ,其形貌个性千奇百态 ,各难尽述。本文主要是针对中国古代文学中的女性形象作横向的勾勒 ,探索其卑微的生存境况、悖逆的主体意识和不凡的人生价值 ,力求能在一个较为客观的坐标系中为其定位。
-
自觉 抉择 困惑——《方舟》女性形象分析
-
作者:
赵修翠
来源:
自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张洁
女性形象
小说
《方舟》
-
描述:
自觉 抉择 困惑——《方舟》女性形象分析
-
改革开放与朝鲜族女性文学
-
作者:
吴相顺
来源:
黑龙江民族丛刊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朝鲜族
女性文学
女性形象
女性觉醒
-
描述:
中国朝鲜族女性文学是在改革开放时期朝鲜族文学蓬勃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女作家们以女性意识、心理为特质的作品,反映了时代变迁过程中朝鲜族女性的各种社会形象,呼唤女性自尊自立和自我觉醒.
-
从女性形象塑造看老舍文化心理的传统走向
-
作者:
石兴泽
来源:
滨州师专学报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家庭独裁者
女性形象
风尘女子
普通老太太
-
描述:
对老舍笔下的家庭独裁者、风尘女子和普通老太太等三类形象进行分析,指出,老舍虽然是个现代作家,但文化心理却具有浓重的传统色彩,其女性意识甚至停留在传统的男性话语中心的层面上.
-
从女性形象塑造看老舍文化心理的传统走向
-
作者:
石兴泽
来源:
现当代文学文摘卡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家庭独裁者
女性形象
风尘女子
普通老太太
-
描述:
对老舍笔下的“家庭独裁者”、风尘女子和普通老太太等三类形象进行分析 ,指出 ,老舍虽然是个现代作家 ,但文化心理却具有浓重的传统色彩 ,其女性意识甚至停留在传统的男性话语中心的层面上
-
十字架上的女神——萧红小说女性形象剖析
-
作者:
刘爱华
来源:
丹东师专学报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作家
萧红
女性形象
小说
-
描述:
作为那个特定时代的作家,萧红以其《生死场》写下了“北方人民对于生的坚强,对于死的挣扎”;以其《呼兰河传》对民族痼疾的深刻揭示而“终于同鲁迅站在了同一地平线”上。同时,作为一个女性作家,萧红更以其敏锐的笔触展现了一幅幅女性受难图,以近乎痛恨而无奈的笔调揭示了男性世界的无情与自私。
-
荒凉意境中的追寻者──由散文《爱》透视张爱玲创作的情感世界
-
作者:
张晓琴
来源: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张爱玲
《爱》
荒凉意境
女性形象
-
描述:
张爱玲是一位极具传奇色彩的作家,历来的研究者往往被其富有魅力的小说世界所吸引。《爱》是张爱玲写于1944年的一篇散文,虽然它远非张爱玲最成功、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但却对理解张爱玲创作的情感世界提供了重要线索。以《爱》为着眼点,结合张爱玲的经历分析这一篇“心灵独白”及相关艺术形象,可以解读张爱玲荒凉感产生的原因,以及她在人生荒凉感中的心灵追寻。
-
丁玲小说中女性形象对终极归宿的重新定位
-
作者:
韩善英
来源:
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终极归宿
重新定位
女性形象
-
描述:
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丁玲无疑是一位大作家,从某种意义上说,丁玲的文学生命史就是中国现当代女性命运的发展史.她的小说承载了历史文化的重负,塑造了具有时代悲剧的女性人物形象.以反帝反封建为旗帜,以科学与民主为启蒙精神的五四文化鼓励了中国新一代女性起来砸碎封建枷锁,追求个性解放和男女平等,努力克服封建文化的心理积淀,注重人的价值的实现.丁玲深入人物内心世界进行刻画,反映两性文化在深层次上的冲突,让人沉思,使人誓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