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女性形象】搜索到相关结果 814 条
-
草原题材油画作品中蒙古族女性形象之美
-
作者:
姜永强
来源:
美术教育研究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草原题材油画
艺术表现
女性形象
-
描述:
内蒙古地区涌现出许多值得肯定的本土画家,在其创作的油画艺术作品中,蒙古族女性形象不可胜数,成为艺术家钟爱的题材。以蒙古族女性形象为题材的油画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表达着内蒙古艺术家对草原文化的理解和认识。
-
波伏娃女性主义视角下小说《无主之家》中的女性形象研究
-
作者:
杨文
来源:
青春岁月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波伏娃
女性形象
女性主义
-
描述:
本文从女性主义视角出发,以波伏娃的女性主义理论为框架,来分析小说《无主之家》中的女性形象,并探讨这些女性形象是否体现了作者伯尔的"女性神话",抑或反映了当时社会中女性的真实形象与地位。
-
新课程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女性形象的多元化解读
-
作者:
王秀萍
来源:
新课程(上)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多元化解读
内涵
女性形象
-
描述:
新课程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的女性形象有了改变,尤其是选修教材中女性形象的角色类型多了,但仍难摆脱刻板印象,但对于当前教科书中女性角色被忽视和刻板的问题也并非无计可施。因为教科书是"死"的,教学是"活"的,教师可以通过教学,引导学生从多元化的角度来充分认识女性角色,尽可能地弥补教科书中女性角色单一化的缺陷。
-
“观看”与“承当”:21世纪中国谍战片中女性形象的生产及其危机
-
作者:
俞洁
来源:
当代电影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21世纪
谍战片
女性形象
-
描述:
21世纪中国谍战片中的女性形象糅合了传统反特片中女英雄与女特务的双重特质,即在展示其政治层面的男性化形象的同时,也还注重女性性别特质的展示,情感与时尚的因素不断加强。换言之,21世纪中国谍战片中的女性形象,既有意识形态层面的"承担"价值,同时也充当了文化消费层面的"观看"对象。这两方面的合力规制,反映出身体奇观与主流意识既冲突又合谋的症状。
-
从女性悲剧角度出发解读张爱玲小说中的女性形象
-
作者:
骆名霞
来源:
中国-东盟博览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张爱玲
女性悲剧
女性形象
-
描述:
张爱玲惯于将人性和人生这两个永恒的话题作为其小说的主题,通过深入地挖掘任务的深层人性、展现生存境遇下凄清苍凉的人生,表现了那个荒诞的的社会背景中诸多悲剧性的女性形象。在民国世界里,张爱玲并非只是冷静孤傲地端详世界,她正式以一种冷静客观的笔调,传达了其对当时当境的女性命运的深切关忧。本文一张爱玲的小说文本为出发点和归宿,从女性悲剧角度作为解毒的视角,从三个方面探讨了张爱玲小说中女性形象,即女性的生存状态、女性的心理残缺美以及女性的深刻的悲剧意识。
-
国产家庭剧中的女性形象研究:以电视剧《小夫妻时代》为例
-
作者:
吴润华
来源:
大众文艺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国产家庭剧
《小夫妻时代》
《小夫妻时代》中女性形象特征的普遍性
女性形象
-
描述: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被大众称为"文化快餐"的电视剧类型、剧情也越来越丰富多彩,而在期间扮演着重要角色的家庭剧也展示着它特有的魅力,发挥着特有的作用。而在家庭剧中女性有着明显的性格特征,她们或热情,或开放,或坚强,或独立,或叛逆,她们又有着不同的身份,母亲,女儿,媳妇,她们的命运和生活也在这个飞速发展的时代慢慢的改变着!《小夫妻时代》一经播放就受到观众的追捧,在其中女性形象的刻画使得她们既有着原有国产家庭剧中的女性形象的普遍性,又有着明显的特殊性。
-
是服从,抑或是抗争?:评A.S.拜厄特《占有》中的女性形象
-
作者:
蔺志渊
来源: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A.S.拜厄特
《占有》
女性形象
-
描述:
《占有》是英国当代女作家A.S.拜厄特的最成功的作品之一。作者在小说中塑造了多个女性形象,大致分为三类:其一,"天使"——家庭的牺牲品;其二,"看不见的女人"——孤独地生活在社会的边缘;其三,"新女性"——追求独立与自我实现。三类女性在家庭与社会中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服从或抗争,其不同的人生轨迹共同谱写成一部完整的女性史。分析不同类别的女性形象,有利于揭示女性的不同命运及其产生的社会根源。
-
从关汉卿笔下的女性形象看其对中国传统女性文化的影响
-
作者:
吕凌
来源:
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关汉卿
传统女性文化
女性形象
抗争
-
描述:
中国的传统女性文化在千百年来,对妇女有着深刻的影响。关汉卿的杂剧中,大部分作品都是关注现实,关注女性。他笔下的女性形象中,绝大多数都是个性迥异而又个性鲜明的青年女性形象。这些女性向往幸福,追求幸福,渴望自身的人格尊严。关笔下的女子,与中国的传统女性文化形成了对比,并通过对这些女子的赞美,与中国传统女性文化作出了不屈的抗争。
-
虐恋中的女性形象:浅谈李碧华对经典文本的改写
-
作者:
林晓萍
来源:
名作欣赏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经典改写
虐恋
女性形象
现代爱情观
-
描述:
李碧华是当代香港文坛上一个优秀的女作家,小说风格以曲折、独特、诡秘、夸张著称。李碧华的小说多以历史为背景,取材于经典文本,使其小说既有历史的厚重感,又有浓厚的古典氛围,又在此基础上用现代的爱情观和书写特征去改写传统。所以,其作品虽为通俗小说,却有高层次的审美范畴,旧壶装新酒,在改写中重新塑造了虐恋中的女性形象,爱恨交织、参悟凡尘,这些从她的代表作《霸王别姬》《青蛇》便可见一斑。
-
论樋口一叶《十三夜》中的女性形象及作品的社会意义
-
作者:
白月
来源:
消费导刊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社会意义
樋口一叶
《十三夜》
女性形象
-
描述:
樋口一叶文学代表了日本浪漫主义文学向现实主义文学的过渡,她的作品记录了那个东西文化相互碰撞、日本社会新旧交替的明治时代,深刻揭示了日本下层民众尤其是女性的苦闷与彷徨,在引导女性追求个性解放和实现自我价值方面具有社会意义。《十三夜》正是这样一部关注女性悲惨命运、述说女性苦闷彷徨、围绕“女性离婚”这一主题展开的作品,也是作家“奇迹期”的重要代表作之一。本文试通过对一叶晚期代表作《十三夜》的女性形象分析来探讨作品的社会意义。
<
1
2
3
...
22
23
24
...
80
81
8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