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女性形象】搜索到相关结果 684 条
-
浅析《春香传》和《玉堂春》的女性形象
-
作者:
温娉婷
来源:
法制与社会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玉堂春
春香转
女性形象
-
描述:
《春香传》和《玉堂春》都是以男女爱情为主线的两个情节曲折的爱情故事。本文将从女主人公的生活经历,对爱情的追求和女主人公身上的封建叛逆性以及故事的最终结局来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及精神特征,从而揭示出作品更深层次的社会历史意义。
-
失掉了爱的心板:萧红笔下的受难女性形象分析
-
作者:
郑春凤
来源: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萧红
死亡
女性形象
-
描述:
萧红的绝大多数小说都以女性为主要表现对象,但她从来不曾对女性的存在做过浪漫的期许,自身所经历的苦难使她洞见了生命的空洞与无奈。她笔下的女性大都没有清晰的自我意识,也鲜有自觉的生命意识,有的甚至没有自己的名字,她们如同动物般挣扎在生与死的轮回场上。萧红是一位热衷描写死亡的作家,但她没有一般作家关于死亡的诗意化想象,更多的指向了死亡本身。萧红以她深邃的内在质询探索着女性的命运,提示着女性悲剧的深层文化根源。
-
解析《射雕英雄传》中梅超风的女性形象
-
作者:
李曼曼
来源: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梅超风
悲剧性
女性形象
-
描述:
梅超风是<射雕英雄传>中一个以恶魔形象出现的女性.她残忍,丑陋.本文将首次运用女性主义的视角揭示梅超风这一角色命运的悲剧性,并对构成其悲剧的社会原因进行深入解读.
-
毁灭后的永生:析《百年孤独》中的女性形象
-
作者:
杨眉
来源:
才智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马尔克斯
《百年孤独》
女性形象
-
描述:
《百年孤独》是哥伦比亚作家马尔克斯的代表作,曾获1982年诺贝尔文学奖。小说通过一个循环的历史展示了布恩地亚家族的兴衰及马贡多小镇的变迁。在这部小说中,女性始终是作者关注的焦点,勤恳支撑家族近百年的乌苏拉、一度给家族带来活力庇拉·特内拉和佩特拉?科特、因追求情爱而败家的梅梅和阿玛兰塔·乌苏拉,她们以各自的角色成就了作品的内涵。
-
中国四大爱情传说中的女性形象符号
-
作者:
向天华
来源: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神话传说
隐喻
女性形象
符号
-
描述:
中国民间流传下来的四大爱情神话传说,讲述了非常经典的爱情悲剧,塑造了系列家喻户晓的人物形象,特别是织女、祝英台、孟姜女和白素贞这四个人物形象,隐含着人类共同的深层的心理结构,即对美好爱情的渴望和追求以及对美好爱情的寄托。这一母题贯穿着逐渐演变成型的爱情故事文本。
-
黑暗中的坚守和期盼:《伊芙琳》女性形象解析
-
作者:
伍红军
来源:
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爱
生存困境
《伊芙琳》
女性形象
-
描述:
英国现代文学巨匠詹姆斯·乔伊斯在其短篇小说<伊芙琳>中生动而真实地记录了少女伊芙琳内心对童年时代的追忆,对青年时代的反思,以及对未来婚姻的展望,揭示了男权意识依然强大的现代社会中平民青年女性唯有义务没有权力的生存境遇.以伊芙琳为代表的女性所体现出来的善良、坚韧、无私与奉献守护着现代人类快要泯灭殆尽的自然人性之光,在黑暗中翘首期盼着光明、美好、互爱的明天.
-
从布依族情歌的翻译谈布依族女性形象
-
作者:
王峰
来源:
民族翻译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情歌
女性形象
布依族
-
描述:
在布依族地区,布依族情歌经过无数代的传唱,在没有文字记载的背景下流传到今天,具有纯正的布依族语言风格和原始的审美韵味,有着极强的生命力,它的生存环境决定了布依族同胞的性格特点。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布依族情歌附载于各种生活之中,并把它的这一特征沿袭到今天;在文明的时代,布依族情歌在吟唱感情的同时,又起到了传承民族民间语言文化的特殊作用。
-
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由色彩运用分析《十八春》里的女性形象
-
作者:
黄子婵
李姜江
来源:
现代语文(文学研究版)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十八春》
色彩运用
女性形象
-
描述:
张爱玲对色彩具有高度的把握能力,在她的作品中,色彩描绘对主题烘托起了很大作用。《十八春》是张爱玲长篇创作的顶峰。本文以《十八春》为例,从小说中人物的衣着以及周围环境色彩运用的角度分析曼桢、曼璐这对姐妹的女性形象,进而透视那个时代女性的悲剧命运。
-
战争中的人性光辉——浅析《南京!南京!》中的女性形象
-
作者:
苑瑞兰
来源:
文教资料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人性光辉
《南京!南京!》
女性形象
-
描述:
陆川导演的作品《南京!南京!》公映以来受到很多关注。本文就影片中处于战争漩涡内的四位女性形象进行分析,指出她们所体现的正是人性中光辉的一面。
-
男性话语的代言人:曹禺剧作的女性形象解读
-
作者:
郭珊珊
来源:
青年文学家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性话语
曹禺剧作
代言人
女性形象
-
描述:
曹禺剧作中的女性形象是男性话语的代言人,一方面,曹禺使其笔下的女性拥有了一定的言说权,极力使她们成为文本的代言者,成为男性中心话语的有效解构者;另一方面,对女性言说进行禁止,在女性言说的背景与缝隙处,曹禺又不期然地进行着鲜明的男性叙述,流露出作者对传统男权意识的承继,曹禺剧作中女性言说的凸显表明了作者追逐时代精神的自觉努力,而男性叙述的存在则显示出传统文化的沉潜与观念更新的艰难。
<
1
2
3
...
20
21
22
...
67
68
6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