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女性形象】搜索到相关结果 240 条
-
灵与肉的分离:现代文学中女性性爱悲剧的描述
-
作者:
丁帆
齐红
来源:
江苏社会科学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两性之爱
张爱玲
罗维娜
灵与肉的分离
现代文学
凌叔华
性意识
女性形象
性爱观
性爱意识
-
描述:
一、性爱,在长久的放逐之后在希腊神话与传说中,两性之爱的主宰是爱神厄洛斯。厄洛斯(Eros)的意译是“爱欲”.罗洛·梅解释说这意味着“爱神”必须是“爱”(情)与“性”(欲)的统一,一旦二者分离,两性之爱将失去活力,变得毫无激情,毫无“生命气息。”①可见,没有爱与欲、灵与肉的统一,就没有厄洛斯的成长,人类的两性之爱就是残缺不全的。但厄洛斯在世俗社会中却陷入了永恒的悲哀:爱(情)与欲(性)的冲突可谓是一种世界意义的文化现象,二者的不可调和性注定了尼洛斯的残缺,它一直无可奈何地停留在“长不大’划生命状态之中。人
-
叶宪祖剧作的现实精神
-
作者:
汪超宏
来源:
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现实批判精神
灌夫
封建社会
叶氏
司马相如
温庭筠
荆轲形象
祁彪佳
鱼玄机
女性形象
-
描述:
叶宪祖剧作的现实精神汪超宏叶宪祖(1566─1641),是晚明剧坛上著名戏剧家,一生著有传奇七种,现仅存《鸾记》一种,杂剧二十四种,现存《四艳记》等十二种。长期以来,对叶宪祖及其剧作存在着完全否定的倾向,一是认为他是“团圆迷”的代表作家,“专以改古之...
-
中国女作家和女性文学
-
作者:
盛英
来源:
中国文化研究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张爱玲
新时期
中国女作家
女性意识
王安忆
中国妇女
女性自我
女性文学
知识女性
女性形象
-
描述:
古代中国,随着母系社会的解体,妇女几乎成为历史盲点。唯在文学作品、尤其在女性文学创作中,才留存一些她们真实的身影,吐露她们由衷的心声,致使中国妇女没有完全地从历史风烟中消失。 自《诗经》开始,一直到近人单士厘编的《清闺秀艺文略》止,载入文集、有案可稽的女诗人、女作家,数量可观。她们大致由女皇后妃、女官宫娥、名媛闺和、娼尼婢妾等各阶层妇女组成。其间,凡出身名门,家境富裕、氛围儒雅的女作家,她们大多早慧早热、多才多艺。谢道韫、徐惠、李冶、上官婉儿、朱淑真等,作文时无不挥笔立就,禀赋过人。明代女诗人沈宜修及其
-
关于新时期女子教育问题的思考
-
作者:
阎广芬
来源: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目标体系
女性教育
新时期
男女平等
女性解放运动
女子教育
动力机制
舆论导向
女性形象
性别差异
-
描述:
关于新时期女子教育问题的思考阎广芬社会革命启迪了女性自主意识,女性认识到自己同男子一样作人的存在,走出家门,参与社会,这是女子教育发展的最直接动因。今天改革开放,为妇女参与社会和各方面权益的实现创造了有利条件,女性又一次发现了自我,不仅仅认识到自己作...
-
京剧中的女性光辉形象
-
作者:
骆正
来源:
中国京剧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京剧
“小人物”
女主人公
政治才能
女英雄
艺术形象
女性形象
巾帼英雄
女勇士
《红灯记》
-
描述:
京剧中的女性光辉形象骆正在中国京剧的舞台上,有许多熠熠生辉的女性形象,深深地感动、教育着广大的观众。她们是五千年民族传统文化的结晶,也是人类精神文明的珍品。一、伟大的母亲京剧中最重要的一类光辉的女性形象是众多的爱国女性。其中给人印象最深刻的传奇式人物...
-
从“俗套”看中国古代爱情小说的悲剧特质:兼评“五四”时期的恋爱故事《旅行》
-
作者:
徐素凤
来源:
扬州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古代
爱情小说
负心汉
古代女子
恋爱
爱情故事
旅行
女性解放
女性形象
爱情描写
-
描述:
中国古代的爱情故事,包括那些普遍认为带有喜剧色彩的篇章,都应视之为悲剧,因为其中没有一部真正把女子置于与男性平等的地位来描写,塑造具有独立的人格、独立的思想、健康解放意识的女性形象;有之,始自五四时期冯沅君的恋爱故事《旅行》。这既是创作的误区,更是女子身为女性的社会悲剧。本文从所谓的小说俗套(如郎才女貌、一见钟情、痴心女子负心汉等)切入,探讨中国爱情小说的悲剧特质、悲剧的根源及女性解放的道路。
-
当代西方女性电影
-
作者:
鲁南
孙东海
来源:
浙江传媒学院学报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电影
当代西方
女性意识
重新定位
女权主义
西方电影
女性问题
女性地位
女性形象
性别观念
-
描述:
随着女性地位的提高和女性意识的增强,近来西方电影界涌现出大批探讨女性问题、表达女性心声的影片,它们甚至有意识地采用反传统的手法,突破了性别观念,或张扬女性的力量或给女性重新定位。由乔纳森·卡普兰执导的《坏女孩》,可称是一部充满高度幻想、表现女权主义色彩的西部片,它塑造一类强悍的女性形象,使影片具有强大的诱惑力。但现今对女性电影的诠释,更加流行的看法是,怎样真正代表和表达女性的心声,反映女性的生活情状和思想风貌。因而,平实又洋溢着生活质感的影片,仍是女性电影的主
-
谈“简爱”中的女性意识
-
作者:
李洪先
来源:
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学报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父权制
《简爱》
女性意识
夏洛蒂·勃朗特
主体意识
文学思想
女性形象
文化世界
传统文学
女权主义文学
-
描述:
自从《简爱》创世以来,夏洛蒂·勃朗使便成了评论家所场举起的一个人物,被视为“一位杰出的小说家”、“属于未来的作家”.笔者认为夏洛蒂·勃朗将之所以获得如此高的声誉,其关键的原因在于她所创作的《简爱》为我们塑造了文学史上一个敢于反抗压迫,追求独立自由的女性形象.并且以一个女性的眼光重新审视既定的以男性为中心的文化世界,体现了一种以女性为核心的主体意识,从而开启了女权主义文学思想的先声.
-
安娜与简·爱形象略论
-
作者:
葛丽娟
来源: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夏洛蒂·勃朗特
托尔斯泰
卡列宁
罗切斯特
简·爱
内心世界
爱情追求
长篇小说
女性形象
《安娜·卡列尼娜》
-
描述:
在众多的外国文学形象画廊中,要论刻画得最生动美丽、最能撼动人心、使人过目不忘的女性形象,当属安娜·卡列尼娜和简·爱.她们一个是俄国批判现实主义大师托尔斯泰于1877年完成的长篇小说《安娜·卡列尼娜》中的主人公,一个是英国批判现实主义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于1847年发表的长篇小说《简·爱》中的女主人公.虽出自不同国度,不同性别的作家之手,但在她们身上却不乏其共性,皆以其独立的人格力量及对爱情的矢志追求,激励、感动着一代又一代的读者.本文拟从以下几方面对其作一浅要分析,揭示出她们永具魅力的奥秘。
-
试论旧约文学中的妇女形象
-
作者:
周辉
来源: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亚伯拉罕
象征
以斯帖记
妇女形象
《旧约》
《列王纪》
女性形象
约文
传统宗教
希伯来人
-
描述:
《旧约》是一部人们早已熟稔的宗教经典,它的文学价值,也已有定论。然而,关于《旧约》的妇女形象及其意义,人们的认识似乎还有待于深入。在《创世纪》中,上帝创造了众生之母──夏娃。此后,旧约文学中的妇女形象就频频出现,如传说中的撒拉、罗得的妻子、利百加、拉结、罗得的妻子(《创世纪》),摩西史诗中法老的女儿、米利暗(出埃及记》),史传文学中的喇合(《约书亚记》),隐多珥女巫、米甲、亚比该(《撒母耳记》),示巴女王、耶洗别(《列王纪》),小说中的路得(《路得记》)和以斯帖(《以斯帖记》)等等,这众多的女性形象,性情
<
1
2
3
...
14
15
16
...
22
23
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