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女性形象】搜索到相关结果 191 条
-
让世界倾听女人——谈女性文学躯体语言的构筑
-
作者:
孙燕
来源: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躯体语言
男性原则
个人话语
女性经验
自身性别
女性话语
女性写作
女性特征
女性文学
女性形象
-
描述:
女性写作古已有之。从古代妇女“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自发悲泣,到追求自由、平等、尊严,渴望成为男性的呐喊,女性写作完成了第一次否定,迈出了走向自身解放最初的、也是最艰难的一步、勿庸置疑,女性的这一觉醒离女性的最终解放距离尚远。这第一次否定只是打破了认同男性原则的恶性自律,并没有显示有别于男性的女性特征,而是以失落女性自己为代价,这一方面是男权话语中心地位压抑女性语言,一方面是女性由于遭受了太多的苦难对自身性别难免归咎。总之,这第一次飞跃尚未显示个人话语的清晰,还需突破主流话语的强大覆盖和公共话语无情的浪
-
寻求标记和深度——女性主义与艺术漫议
-
作者:
丁宁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画家
女性艺术家
奥林匹亚
意识形态
女性世界
艺术史
女性形象
女性主义
女性主义艺术
皮格马利翁
-
描述:
透过女性主义看艺术,不仅有助于人们认识女性与艺术的特殊关系,而且也已经越出了性别本身的限定,也就是说,一方面并非任何出诸男性的艺术观念都与女性主义相左。相反,在某些男性艺术史家的著述中,女性主义的学者甚至可以寻见强烈的认同感。譬如,克拉克(T.J.Clark)在其著名的《现代生活的画面——马奈及其追随者的艺术中的巴黎》一书中对马奈的《奥林匹亚》的经典分析就被认为是女性主义可资引用的来源。仿佛是后来的女性主义者想要指出的那样,克拉克明确地认为,马奈笔下的奥林匹亚的形象与提香的《乌比诺的维纳斯》不同,她并不是
-
《左传》的魅力──《〈左传〉直解》前言
-
作者:
朱宏达
来源:
嘉兴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学性
《史记》
史传文学
魅力
《春秋经传集解》
《左传》
历史人物
女性形象
民本思想
《春秋》
-
描述:
《左传》的魅力──《〈左传〉直解》前言
-
一曲深情隽永的恋歌:散文集《那年的歌声》品读
-
作者:
李彬
朱晓
来源:
临沂师专学报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沂蒙山区
煎饼
邻里关系
中国文学
文化内涵
母亲
柳琴戏
散文集
乡情
女性形象
-
描述:
刘琪瑞散文集《那年的歌声》由新华出版社付梓发行了。读着散发乡土气息的一篇篇散文,不由得要拿起笔来,写点读后感了。近年来,琪瑞同志充分利用工作余暇,辛勤笔耕,短短几年,收获不凡,愿他从此“一发而不可收”,有更多更好的作品奉献给世人。《那年的歌声》所记述...
-
周大新小说的地域文化特色
-
作者:
张德礼
来源:
南都学坛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小说情节
南阳盆地
现实主义
小说创作
理性精神
周大新
地域文化色彩
女性形象
史诗意识
“官本位”意识
-
描述:
周大新小说的地域文化特色
-
泰山挑夫
-
作者:
关劲潮
来源:
中州统战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蚂蚁搬泰山
中心变电站
人文景观
挑夫
登泰山
泰山历史
建筑材料
计量器具
大型发电机组
女性形象
-
描述:
那是一道震撼人心的风景,那是一道比泰山更高大、比泰山更雄伟的风景。登泰山游览,山山水水,老松奇柏,岱庙古寺等等,什么样的风景都可以过目而忘,惟独他们却在我的心头耸立起奇异而永恒的风景。啊,泰山挑夫!挑夫,在中国并不陌生,尤其是在南方,一根竹扁担,两只...
-
理论与实践:从画室艺术教育的角度重新审视评论教学
-
作者:
苏珊·麦克纳
殷双喜
来源:
世界美术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学生
艺术教育
意识形态
批评理论
透视法
评论
弗洛伊德
艺术教学
女性形象
理论与实践
-
描述:
理论与实践:从画室艺术教育的角度重新审视评论教学
-
白居易女性诗歌社会内涵初探
-
作者:
李雷
来源:
贵州文史丛刊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长恨歌》
居易
《琵琶行》
《井底引银瓶》
女性诗歌
社会内涵
白氏
女性形象
女性主题
宫体诗
-
描述:
白居易女性诗歌社会内涵初探
-
一种中国文学原型的复现--解读刘恒小说《白涡》
-
作者:
周吉本
来源: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文学
文学原型
道德规约
文化心理
刘恒小说
《男人的一半是女人》
文化背景
女性形象
文化环境
男性心理
-
描述:
一种中国文学原型的复现--解读刘恒小说《白涡》
-
文人情诗的男权文化特色
-
作者:
袁韵
来源:
青年思想家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道德价值取向
女性美
南朝文人情诗
男权社会
男权文化
文化传统
爱情
男尊女卑
女性形象
男权主义
-
描述:
从独尊儒术的现代到程朱理学的宋代一千多年中,儒家思想占据着中国社会意识形态的统治地位。儒家的男尊女卑观念作为支配两性关系的核心观念,成为整个封建伦理观念的一个重要方面。以这一观念为核心形成的男权文化传统,渗透在中国人的社会生活、情感方式、审美意识、道德价值取向的各个方面。在男权主义的统治和奴役下,女性的自主权利和自我意志被抹煞和剥夺,人格和尊严遭
<
1
2
3
...
13
14
15
...
18
19
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