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女性形象】搜索到相关结果 11689 条
-
略论中国近现代通俗小说中的女性形象
-
作者:
于晓风
来源:
山东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男权话语
现代新女性
现代性
通俗小说
侠女
妓女
家庭妇女
女性形象
女权意识
-
描述:
本文关注的,是近现代时期中国通俗小说中形色各异的女性形象及其蕴藏的深层文化内涵。通俗小说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个巨大存在,但由于过去我们的文学史基本上只是新文学史,通俗小说没有自己的位置;女性,则由于我国传统意识形态的规范始终处于男权的统治之下,缺乏自己的话语权。近年来,随着学术自由气氛的高涨,通俗小说受到广泛关注,女权主义思潮在文学领域也逐渐兴起。但目前的通俗小说研究,大多主要集中在分体或整体的文学史重构问题上,相对弱化了文本创作和人物塑造层面的探索,至于作品中女性形象的解读,就更加无暇顾及了;同时,文
-
泰国与中国大众传播媒介中女性形象及后女性主义叙事解析
-
作者:
徐佩玲
来源:
重庆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父权制
男性话语
歧视
后女性
消费社会
后现代主义
女性形象
边缘
-
描述:
自从父权制成为人类社会基本结构形态以来,父权宗法制居于君临天下的统治地位,在漫长的历史文明进程中造就了以男性话语为中心的文化形态。男性视角、观点、声音成为主导性的文化形态,而女性视角、观点、声音被排斥、忽略,不得不成为边缘化的文化形态。20世纪90年代,西方“后现代主义”的潮流进入东方国家如中国与泰国,它其中之一的特征就是重视“边缘”的话语包括女性形象。因此社会越来越看重女性在经济、政治、国际等各种领域扮演的角色,尤其是大众传媒——它作为现代社会的重要标志,体现出女性形象变化的多元景观。同时,发展中国家如
-
芥川龙之介文学中之女性形象
-
作者:
麦媛婷
来源:
台湾大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母亲形象
救济者
利己主义
开化期
妻子形象
女孩形象
母亲思慕
恶属性
恐怖感
女性形象
-
描述:
芥川龍之介的一生可說是和「女性」有著密不可分的關聯性,芥川的生母在他還很小的時候便發了瘋,因此只能將芥川交給養母和姨媽養育。雖然還是有得到長輩的疼愛,不過對於缺乏母愛的芥川而言,對「母親」的印象在一開始是抗拒的。此外,在愛情方面,除了妻子塚本文之外,芥川和吉田彌生、秀しげ子以及片山廣子之間的一段情,更是被眾人廣為討論著。 而芥川除了在實際生活中和女性有所關聯外,在他的作品中,以女性人物為主題的亦不在少數。本論文將從芥川初期∼後期的重要作品中來探討芥川龍之介文學中的女性形象,並且將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分為「
-
论宗教对女性形象的影响:以明末白话短篇小说为例
-
作者:
邱静惠
来源:
静宜大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感情观
道德观
信仰态度
明代
宗教
人生观
女性形象
小说
-
描述:
明代婦女不分其社會身分地位,信奉佛、道是她們的共同生活內容;結會講經、齋僧飯道、修寺建塔、進香、廟宇燒香等,都是明代婦女的社交生活樣態。綜觀明代的宗教活動,女性在人數、事奉、獻金、虔誠度上都有超過男性的現象,從明末白話短篇小說作品中,可以發現當時社會,女性的宗教活動極為活躍,她們參與各種不同形式的宗教活動,並且從中展現在宗教上,女性比男性更加虔誠的特點,也展示出了比男性更為凸出的實用取向,這與女性的性別角色、社會地位特點,以及明代中晚期之後,宗教信仰的多樣性、綜合性特徵等多重因素,密切相關。而明代宗教活動
-
Henry Miller: His Craft of Fiction
-
作者:
王庆勇
来源:
南开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支离破碎
自我重建
亨利·米勒
污秽的语言
传记批评
女性形象
现代主义的狂欢
阳具意识
-
描述:
亨利·米勒(1891-1980)是美国当代一位颇有影响的作家,但却因其独特的艺术手段而饱受争议,其众多的作品也因为过多的性描写而一度在英美国家遭禁三十年。他在世时一直受到一些人的诟病和另一些人的推崇,死后又很快被人遗忘。米勒的代表作《北回归线》问世以后,批评家的目光往往停留在它露骨的性描写上,或赞米勒为“自由和性解放的先驱”,或称其为“男性沙文主义者”。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来,随着米勒作品的解禁,越来越多的批评家开始关注他,并从文化、宗教、文学、语言、思想意识、叙事结构等诸多方面来解读他的作品。在英美学术界
-
国内电视谈话节目成功女主持人研究
-
作者:
曹莉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电视谈话节目
主持风格
职业发展
成功原因
女主持人
节目分析
谈话魅力
女性形象
个案研究
-
描述:
电视谈话节目源出于美国,电视史学家一般都把NBC1954年推出的《今夜》看作是开电视谈话节目先河的栏目。在我国的电视荧屏上,第一个获得普遍认同的电视谈话节目是上海东方电视台1993年推出的《东方直播室》。而电视谈话节目真正引起观众和理论研究者的关注,并在电视节目制作中形成一股浪潮,则是从被誉为中国最具贡献的谈话节目《实话实说》在央视的热播开始。电视谈话节目的出现和繁荣,为女主持人和有志于电视媒体工作的其他女性的职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一直以来,国内电视谈话节目中的女主持人都是星光熠熠,优秀者辈出,她
-
论维吾尔族的电影艺术创作
-
作者:
哈尔木拉提.依明
来源:
新疆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创作风格
电影艺人
维吾尔电影文学
发展阶段
人物
叙事结构
主题
蒙太奇
女性形象
维吾尔电影艺术
-
描述:
本文中作者通过1959年天山电影制片厂摄制的电影“绿洲凯歌”为起点到2005年的“吐鲁番情歌”为代表的以维吾尔族生活为题材的影片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重点论述了电影在新疆的产生,维吾尔电影艺术的形成及发展阶段,各发展阶段代表性电影的主题特点、叙述结构、电影艺术家的创作风格、维吾尔电影文学发展状况以及女性形象在维吾尔电影中的转变等问题。 本文分三章,绪论中简要介绍了该文的研究方法、研究对象、研究范围以及到目前为止已有的研究成果。作者着眼考虑维吾尔电影艺术研究领域中还没有概论性著作的一面,以维吾尔电影艺术的宏观论
-
中西文化的交融与差异:银幕人物画廊中王熙凤与郝思嘉形象的比较分析
-
作者:
吴钧
来源:
山东大学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红楼梦
电影创作
文化交际
文学名著改编
乱世佳人
中西文化
电影艺术
女性形象
-
描述:
电影中的女性形象塑造是电影艺术的一个重要方面,中西方的电影在塑造妇女形象方面各自都有源远流长的历史与社会背景.本论文重点分析由中西方文学名著改编的电影《红楼梦》和《乱世佳人》中的经典女性王熙凤和郝思嘉的形象塑造的异同,并从分析研究电影所反映的这种异?
-
女性的出路何在:从《傲慢与偏见》看奥斯汀的阶级观
-
作者:
王君
来源:
北京交通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外国作家评介
阶级观
《傲慢与偏见》
社会等级制度
简·奥斯汀
英国小说
文学评论
现实主义小说家
女性形象
-
描述:
简·奥斯汀是十九世纪英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现实主义小说家之一。在短短四十二年的平静生活中,奥斯汀共创作出了六部小说和三部未完成的故事片断。她的作品细致而略带幽默讽刺地描写了她那个时代的中产阶级的生活,生动逼真地反映了当时的阶级关系、风俗习惯和社会伦
-
一九九○年代吴天章作品中的女性寓意
-
作者:
薛怀琦
来源:
国立成功大学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同志
国家认同
同性恋
台湾美术
女体
吴天章
本土化
女性形象
女性主义
-
描述:
台灣藝壇上頗富盛名的當代藝術家吳天章(1956-),在1990 年代大舉啟用自主性女性形象和女性化男子形象作為作品的主角,在作品中各自展現了批判性和非批判性的性別意識,與台灣藝壇上歧視女體的主流風潮分別呈現謀合與對抗的狀態。吳天章曾自承致力掌握時代風潮,暗示性地暴露了他在作品中與歧視女性的主流風潮謀合的原因。然而,筆者的研究發現,吳天章部分具有性別批判意識的作品,是藝壇上少數不與歧視女體的主流風潮合謀的知名作品,因此,也使得吳天章意外地在台灣藝壇上,成為第一位在作品中呈現批判性性別意識的主流男性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