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栏目分组
关键词
浅析《罗生门》中真砂的形象转变及成因
作者: 庹丽珍   来源: 东京文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利己主义   女性形象   罪恶之源  
描述: 《罗生门》是世界电影史上的经典之作,以其独特的叙事手法和对人性丑恶面的深刻剖析影响了无数人。本文拟对影片中的“真砂”这一形象的变化及成因做简单分析,探究《罗生门》中杀人事件的根源,分析原作者芥川龙之介心中的女性观。
由堕落到脱出:由女性形象论坂口安吾的精神变化
作者: 程引娣   来源: 上海外国语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厌恶感   上升   肉体   利己主义  
描述: 坂口安吾是二战后日本“无赖派”的代表作家之一。他的一生创作了大量的优秀作品,尤其在1946~1947的战后两年显示出极大的创作热情,连续发表多篇自传体小说。这些自传体小说大都以战时生活为素材,并通过塑造女性形象来审视自己内心,可以说是作者的“精神形成史”。本文主要选取其中的《去何处》、《战争和一个女人》、《我想拥抱大海》、《洗青鬼裤头的女人》四篇,拟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运用文本分析的方法,结合作家的成长背景,通过对作品中女性的行为方式、性格特征的系统分析,挖掘坂口安吾这一时期的内心精神变化,并探讨《去何处
从堕落到脱出:由女性形象论坂口安吾的精神变化
作者: 程引娣   来源: 上海外国语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厌恶感   上升   肉体   利己主义  
描述: 坂口安吾是二战后日本“无赖派”的代表作家之一。他的一生创作了大量的优秀作品,尤其在1946~1947的战后两年显示出极大的创作热情,连续发表多篇自传体小说。这些自传体小说大都以战时生活为素材,并通过塑造女性形象来审视自己内心,可以说是作者的“精神形成史”。本文主要选取其中的《去何处》、《战争和一个女人》、《我想拥抱大海》、《洗青鬼裤头的女人》四篇,拟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运用文本分析的方法,结合作家的成长背景,通过对作品中女性的行为方式、性格特征的系统分析,挖掘坂口安吾这一时期的内心精神变化,并探讨《去何处
芥川龙之介の『偷盗』论
作者: 周倩   来源: 上海外国语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芥川龙之介     《偷盗》   利己主义   女性认识  
描述: 芥川龙之介是日本大正文坛的杰出作家,曾被誉为“鬼才”。在他一生创作的众多小说之中,唯独《偷盗》一篇,虽然被他自己打上“未完成”“失败之作”的烙印,但是仍然长年不懈的对其进行修改。由于这篇作品除了初次发表之外,芥川在世间,期未被收录到任何一部作品集之中,再加上芥川自己对它的恶评,长期以来并未得到合理的评价。不过,以海老井英次的评论为契机,随着对《偷盗》的再评价逐渐增多,《偷盗》也越来越受到重视。特别是通过对其与《罗生门》的密切联系的发现,研究者推论其中隐含着芥川的重大人生课题,其研究价值也得到了认同。本论文
论芥川龙之介的《偷盗》
作者: 周倩   来源: 上海外国语大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芥川龙之介     《偷盗》   利己主义   女性认识  
描述: 芥川龙之介是日本大正文坛的杰出作家,曾被誉为“鬼才”。在他一生创作的众多小说之中,唯独《偷盗》一篇,虽然被他自己打上“未完成”“失败之作”的烙印,但是仍然长年不懈的对其进行修改。由于这篇作品除了初次发表之外,芥川在世期间,未被收录到任何一部作品集之中,再加上芥川自己对它的恶评,长期以来并未得到合理的评价。不过,以海老井英次的评论为契机,随着对《偷盗》的再评价逐渐增多,《偷盗》也越来越受到重视。特别是通过对其与《罗生门》的密切联系的发现,研究者推论其中隐含着芥川的重大人生课题,其研究价值也得到了认同。本论文
芥川龙之介文学中之女性形象
作者: 麦媛婷   来源: 台湾大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母亲形象   救济者   利己主义   开化期   妻子形象   女孩形象   母亲思慕   恶属性   恐怖感   女性形象  
描述: 芥川龍之介的一生可說是和「女性」有著密不可分的關聯性,芥川的生母在他還很小的時候便發了瘋,因此只能將芥川交給養母和姨媽養育。雖然還是有得到長輩的疼愛,不過對於缺乏母愛的芥川而言,對「母親」的印象在一開始是抗拒的。此外,在愛情方面,除了妻子塚本文之外,芥川和吉田彌生、秀しげ子以及片山廣子之間的一段情,更是被眾人廣為討論著。 而芥川除了在實際生活中和女性有所關聯外,在他的作品中,以女性人物為主題的亦不在少數。本論文將從芥川初期∼後期的重要作品中來探討芥川龍之介文學中的女性形象,並且將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分為「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