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情与欲的对立(当代小说中的精神文化现象)
作者: 蔡翔   来源: 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 年份: 198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文学   文化模式   贾宝玉   社会文化   爱情故事   当代小说   女性形象   男人   传统文化   爱欲  
描述: 清人沈起凤作《谐铎》,开篇《狐媚》,次为《虎痴》。《狐媚》说书生宁某,因闻平阳范氏废园有狐女媚人,只身试之。夜半,果有一美丽女子飘然而至。女以色相惑之,生不为所动,后以书询之,生技痒,终坠其网,盘桓三月,生形销枯立,死。《虎痴》写一霍姓男子因冤狱死,家中无男,女遂立宏愿,如有报其父仇者,愿以身嫁之。越日,有虎咬死仇人,女果嫁之,厮守嬉戏,俨然夫妻。母忧形于色,谓女曰:人兽殊途安可通婚,不意为虎闻之,愤然而去。女曰背德不祥,负恩非福,竟郁郁而终。虎“一日巡视者三”,
维拉·凯瑟及其笔下塑造的妇女形象
作者: 张燕军   来源: 学海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辛克莱·刘易斯   现实主义   妇女形象   拓荒者   安东尼   浪漫主义   印象主义   凯瑟   女性形象   象征主义  
描述: 在美国文学史上,20世纪前50年是个群星灿烂的时代:杰克·伦敦、西奥里·德莱塞、辛克莱·刘易斯、福克纳、海明威、斯坦贝克……等一大批出类拔萃的文坛勇士,为20世纪美国文学做出了不朽的贡献。在他们当中,还有一位杰出的,被人们称之为草原上的云雀的女作家-...
美狄亚——论康敏的悲剧意义以及其他
作者: 徐晋如   来源: 博览群书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悲剧英雄   金庸小说   比较文学   美狄亚   悲剧意义   古希腊悲剧   文学鉴赏   天龙   女性形象   曹禺  
描述: 陈世襄先生曾经用八个字概括《天龙八部》的题旨:无人不冤,有情皆孽。他并且认为,《天龙八部》不可看油了,实是一部具悲天悯人胸怀之大著作。萧峰是《天龙八部》第一主人公,他的悲剧意义已为广大读者所公认。如果你是—位训练有素的文学鉴赏者,你也许还会从比较文学的角度分析,得出古希腊悲剧英雄赫剌克勒斯是萧峰的母本形象这样的结论。顺着这种思路,我们很自然地把康敏(马夫人)看成是帮助悲剧英雄完成悲剧结局的—个动因,而不是至少可以注意的重要人物。1994
寥落晨星--重庆女性作家片论
作者: 吴向北   来源: 重庆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婚外恋   女性作家   女主人公   女性境遇   女性命运   婚姻   感受主体   弗吉尼亚·伍尔夫   女性形象   知识女性  
描述: 寥落晨星──重庆女性作家片论吴向北人们熟悉午夜的灿烂星空,却很少注视天际的寥落晨星。晨星本就寥落,待太阳升起,她们几乎被人遗忘。重庆地区的女性作家群,即犹若晨星。星星点点,远未在人们心中构成有形星系。一个偶然的机缘,当从小范围接触到其中一些人的小说创...
“雌性文学”漫议
作者: 毛志成   来源: 群言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性文学   女作家   中国文学史   贾宝玉   女性化   作品   女性形象   男人   人文学   性别  
描述: 首先旗帜鲜明,我这里使用的"雌性文学"一词,是毫不含糊的贬义词。雌性文学不是指女作家搞的文学,女性化了的男作家写出的东西,往往更"雌性"。雌性文学也不是指专写或侧重于写女性的文学,用单一的"雌性视角""雌性笔墨"写出了成
男孩教育当心女性化
作者: 王先华   来源: 家庭科技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性别角色差异   生活环境   女性化   男性气质   早期教育   天地   男孩子   女性形象   学习性   女孩  
描述: 有些父母在对男孩进行早期教育时,忽略了性别角色培养,使孩子不同程度地表现出“女性”的气质,有的长大后产生女性化的心理变态,从外观到内心都进入女性角色。这一切值得引起重视。
思想的足音——余陈版画近作浅析
作者: 李建群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精神世界   画家   中央美术学院   内心体验   多重性格   近作   社会性   版画   女性形象   生与死  
描述: 雨果曾经说过:“比大海更浩瀚的是天空,比天空浩瀚的是人心。”人心之大,可以包容宇宙万物,人心之复杂,可谓瞬息万变。现代人正以日新月异的速度来认识世界,但却无暇认识自己的内心,因为精神世界的的确太丰富了。余陈的《合二为一》组画却力图探索这一复杂的主题。这是一组构思奇特的肖像式画面,每一物都有两个面目完全一样而表情有微妙变化
斯妤论
作者: 李正西   来源: 安徽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太阳   美学风格   人性   “审美”   生存状态   自然美   散文艺术   女性形象   审美理想   人生形式  
描述: 斯妤论李正西说斯妤是纯美主义散文家,是说她的散文体现出来的美学风格。这种美学风格并不是单纯形式上的或者只是与人生脱离的唯美主义。斯妤说,她和许多作者一样,经历了从审美到审丑的转折。虽然是在理论上可以把“审美”和“审丑”这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区分开,但在...
中国女性文学发展的多元化趋势
作者: 吴宗蕙   来源: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手法   中国文学   现实主义   妇女解放   女性意识   中国女性文学   女作家创作   文学发展   作品   女性形象  
描述: 中国女性文学发展的多元化趋势吴宗蕙七十年代后期至今,是中国女性文学继五四之后再度繁荣发展并日臻成熟的辉煌时期。如果说,80年代中期以前,女作家创作侧重于对那个刚刚逝去的悲剧年代进行沉痛揭露和深刻反思的话,那么,80年代后期以来,女作家创作则进入了多种...
被摧残的自然之女:从珍妮、苔丝的悲剧看女性自我意识之重要
作者: 黎敏   来源: 江苏外语教学研究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主人公   德莱塞   资产阶级   十九世纪   不同之处   苔丝   女性形象   女性自我意识   珍妮   阶级社会  
描述: 自人类进入阶级社会以来,女性便处在社会金字塔的最底层。"没有地位,遍遭排斥,忍受痛苦,生儿育女,为男人而生,这便是女性的命运。"(王太丰,1990:1)在浩瀚的文学
< 1 2 3 ... 1123 1124 1125 ... 1167 1168 1169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