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黑龙江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办法
作者: 暂无 来源: 黑龙江日报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报纸 关键词: 女职工   妇女权益保障   中华人民共和国   妇女联合会   女性学   黑龙江省   社会团体   人民政府   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民办非企业单位  
描述: 黑龙江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办法
低生育率冲击韩国
作者: 望文   来源: 威海日报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报纸 关键词: 韩国政府   低生育率   结婚年龄   住宅费用   韩国学   女性学   新生儿   出生统计   部分交付   生育年龄  
描述: 低生育率冲击韩国
绕树三匝,无枝可依
作者: 张凌江   来源: 名作欣赏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主体性   女性特质   文学作品   女性知识分子   永恒女性   女性学   方方   女性形象   文化观念   女性主义  
描述: 方方的中篇小说《树树皆秋色》①以扑朔迷离的故事情节显示了作家高超的叙述技巧,更因其撩开了女性学者情感经历的“神秘面纱”,吸引着读者的“窥视”热情。女作家方方一向主张“超性别写作”,而她的中篇小说《树树皆秋色》似乎是一个“特例”。从表面上看,它是一篇“经典”的“女人写”,“写女人”的女性主义文学作品。实则不然。本文将从女性主义批评视角出发,对这部颇受美誉的作品进行解读,更准确地说是“解构”———解构文学叙事对现实女性学者虚假形象的一味认同,进而指证由于“女性意识”这一女性“主体性”理念的缺失,女性作家笔下的
女性学学科建设的经验——“高校女性学学科建设经验交流座谈会”综述
作者: 庄渝霞   叶文振   来源: 妇女研究论丛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妇女理论   研究机构   福建省   厦门大学   发展研究中心   经验交流   女性学   高校   座谈会   学科建设  
描述: 女性学学科建设的经验——“高校女性学学科建设经验交流座谈会”综述
搭建平台 推动女性学课程建设——“妇女学专业与课程建设”国际研讨会观点综述
作者: 陈方   来源: 妇女研究论丛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妇女学   平台   课程建设   女性学   教育事业发展   中华女子学院   国际研讨会   观点综述  
描述: 搭建平台 推动女性学课程建设——“妇女学专业与课程建设”国际研讨会观点综述
一个需要警醒的女性学话题
作者: 孙桂荣   来源: 理论与创作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批评   女权运动   当代文学   女性学   话题   女性文学研究   女性文学创作   性别研究  
描述: 一个需要警醒的女性学话题
图书推介
作者: 暂无 来源: 妇女研究论丛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教育发展   出版社   作者   信息中心   女权主义   女性学   女子教育   知识女性   女子学校教育   妇女研究  
描述: 图书推介
闽南建筑的大观园
作者: 舒薇   来源: 泉州文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专家学者   蔡氏古民居   民居建筑群   闽南   泉州市   女性学   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观园   古建筑   教材编写  
描述: 到泉州,要到蔡氏古民居,才不枉此行。出席今年春天在泉州市召开的我省女性学教材编写的高校专家学者向会议建议。没想到人们对蔡氏古民居有如此之青睐,于是在会议之余,笔者陪同他们一起走访了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泉州市十八景之一:古厝大观——蔡氏古民居。车出泉州约10多分钟,便来到一处红砖绿瓦古民居建筑群前。只见座座屋脊高翘,雕梁画栋,门前墙砖浮雕,好一片气派非凡的建筑群。站在南安官桥漳里村的古民居前,我不禁吟起张鄞生的七绝:世遗蔡氏豪居古,碧瓦红墙似故宫。庭院深深春永驻,雕梁画栋夺天工。
“女权主义”与女性意识的文本表达——对当前小说性别倾向的一种思考
作者: 孙桂荣   来源: 现当代文学文摘卡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权社会   女性意识   消费时代   西方女权主义   女性学   当前小说   女性写作   女性关怀   性别意识   女性主义  
描述: “女权主义”与女性意识的文本表达——对当前小说性别倾向的一种思考
本月搜索
作者: 暂无 来源: 基础教育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音乐治疗学   学校   专业课程   面试   女生   招生   女性学   专业知识   复旦大学   小学生  
描述: 资金,开展经常性的全国助学、助教及其他相关活动,资助贫困家庭学生完成学业,支持一些贫困地区解决在发展教育过程中遇到的特殊困难。原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彭珮云担任基金会的名誉主席。(中新社北京2006年3月30日电)李瑞环立遗嘱:将财产全部资助贫困生
< 1 2 3 4 5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