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女性文学的娇弱、雄化和无性化
作者: 张擎   来源: 当代作家评论 年份: 198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作家   女作家   无性化   女子   妇女   女性命运   张洁   作品   女性文学   中国女性  
描述: 一、女性文学的娇弱女人有女人的专利。每年都有那么一天,全球都在开会纪念,检阅着妇女队伍,总有那么一些人在忙着,总有那么一些演说、通电、评论在大声疾呼着同一个主题。这一天,女子是扬眉吐气的! 除此而外呢,女子便不敢奢望也不敢得意忘形。诸多可亲可佩的中国良家妇女,受
女性文字力量的回归:浅析余翠荣作品
作者: 侯伊玲   来源: 草原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内蒙古   女性作家   女性视角   阅读   命运悲剧   女性命运   故事   作品   女性文学   力量  
描述: 五月的内蒙古,时常,沙尘在飞扬。在一个刮着风沙的春日下午,我安静地合上了《今夕何夕》,结束了近十多天时间的阅读。细读余翠荣《今夕何夕》,同是作为一名女性写作者,我为之欣然、为之感动。《今夕何夕》这本书中承载着一个个关于女人的故事,一个个关于命运悲剧的故事,这些女
女性文学和女性意识:新时期女性文学断想
作者: 阮忆   来源: 文艺评论 年份: 198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隐形伴侣   张抗抗   四只   男人和女人   矛盾心态   女性命运   张洁   一个女性   当代女性   张辛欣  
描述: 一 古希腊神话中有这样的描述:从前的人是有一个头,四只手,四条腿,两张相反的脸。众神之王宙斯把人分为了两半,于是有男人和女人。虽然是神话,但男女各有自己的灵魂,“相反的脸”却是真的。所谓女性文学就是指用女性的灵魂透视世界,用女性的眼睛观察人生的文学。也就是说。女性文学须突出女性的主体意识,旨在实行男女之间实际
世纪末的女性观
作者: 张慧敏   来源: 社会科学战线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世纪末   男权文化   女性主义文学   历史形态   生存状态   女性主义写作   女性命运   女性写作   女性文化   女性文学  
描述: 对于“女性主义”的理解,应该说到了人们应该打破男女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的时候了,它不应该仅为一个政治性概念.我更愿将它当成一个文化性概念去进行使用.也就是说针对男权文化的政治、暴力、争斗……,女性文化却是虔敬、温馨、羞涩、甜美、和睦,以趋于人性完善为旨归.女性主义文学,是女性自我精神拯救的一种途径.翻过一个世纪的女性文学作品,我们可以探寻到,在这百年中,女性是如何在历史形态与现实境遇中自我定位;如何在那些已被同化或者说仍在异化的因素中重新寻找自己、重新塑造自己,从而形成女性自主品格的精神历程.
女性文学从理想走向现实:90年代女性文学流向之二
作者: 任一鸣   来源: 艺术广角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走向   现实   新写实   池莉   女作家   年代   理想爱情   理想主义   女性命运   女性文学  
描述: 80年代中期以前的女性文学,整体风格是抒发理想的、充满激情的。无论是具有严格道德操守的钟雨,还是富有无私奉献精神的陆文婷,亦无论是奋斗、抗争的梁倩们,还是刘西鸿笔下潇洒的特区女性,无不散发着理想主义的追求气息。80年代中期以后,这种理想主义的激情平息了,理想的光圈消失了。可以说,女性文学开始从理想走向现实,这是80年代后期女性文学现代衍进的一个重大转折变化。池莉及其作品是这一转折变化的重要标志。而到了90年代,女性文学继续从理想走向现实,走向“新写实”,便成为绝大多数女性作家创作的共同转折趋向。
《呼兰河传》与《城南旧事》的女性命运解读
作者: 王玲   来源: 文学教育(上半月)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林海音   呼兰河传   人生悲剧   中国女性文学   女性命运   女性形象塑造   生存状况   萧红   悲剧命运   下层妇女  
描述: 萧红是20世纪中国女性文学最杰出的代表性女作家之一。她自觉为中国最广大下层女性代言,执着关注中国下层妇女的生存状况和人生悲剧。她在《呼兰河传》中对女性自身的性格弱点和悲剧命运
来自历史深处的关注:对女性文学女性视角的思考
作者: 于青   来源: 东岳论丛 年份: 198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张爱玲   女性视角   女作家   女性命运   三十年代   思考   新女性   女性文学   历史贡献   小说  
描述: 对于女性文学的建树,人们的注意力总是集中在丁玲、庐隐、冰心、淦女士等二、三十年代的女作家身上.这几乎是国内现代文学教科书的全部记载,也确实是现代文学史上最醒目的记录.她们那些叱咤风云的文章,那些文字里傲然于世的与旧时女性截然不同的新女性,都曾经使当时文坛豁然鲜亮地生发出一片女性文学的最初园地,并使文坛后人每每提及仍为之自豪.历史给予她们的荣誉与她们所做的历史贡献是相当的.但是,当我们重温历史
神秘的境界——读壮族女作家岑献青的《裂纹》小说集
作者: 何颖   何娟   来源: 民族文学研究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异域性   亦真亦幻   中国女性文学   陈染   女性命运   林白   女性书写   岑献青   徐小斌   当代女性文学  
描述: 90年代,中国当代女性文学走入第三阶段的重要时期。陈染、林白、徐小斌等女性作家的出现,私语化小说的兴起,为晚生代文学增加了几许亮丽的色彩,而壮族女作家岑献青以及她的小说集《裂纹》就像那天边的一抹红云,为女性文学这片绚丽的天空添姿加色。
孤独之思与广博之爱——读张烨《生命路上的歌》
作者: 孙祖娟   来源: 当代文坛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情感体验   人类之爱   最高境界   思想的一贯性   女诗人   真正的爱情   女性命运   人文情怀   创作理念   女性文学  
描述: 孤独之思与广博之爱——读张烨《生命路上的歌》
关于二十世纪中国女性文学的主题批评
作者: 张福贵   来源: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作家   妇女解放   女作家   女性意识   中国女性文学   女性命运   五四时期   五四新文学   二十世纪   五四以来  
描述: 女性文学即女性作家以妇女问题和女性命运为内容所创作的文学。基于妇女解放是一个世界性大主题的认识,从社会批评的角度对五四以来中国女性文学的历史与今天的现实进行描述,便是本文的目的。从五四新文学诞生以来,中国女性文学的发展可区分为三种时代: 五四时期。最初的是爆发期,提出母爱与自立的道德主题。三十至七十年代。长期的消融期,溶入于普遍的政治主题。“文革”后时期。二次爆发与升华期,在女性意识
< 1 2 3 ... 6 7 8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