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女性命运】搜索到相关结果 80 条
-
论港台女性文学创作中的人文关怀
-
作者:
袁和平
袁娇萍
来源:
文学教育(下)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学精神
女作家
人道主义
当代文学
文学创作
女性创作
人文关怀
女性命运
港台
女性文学
-
描述:
在当代香港、台湾的文学世界中,女性创作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港台不同时期的文学轨迹,显示了女性创作基于对自身生命的体认而具有的深切生命情怀。可以说,它以自己的方式继承和深化了"五四"文学精神,丰富着当代文学的人道主义,体现了文学的人文关怀。
-
山西女性文学的湮没与浮出
-
作者:
王巧风
来源:
文艺理论与批评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立场
王春林
葛水平
文学传统
石评梅
文学流派
中国女性文学
文化心理
女性命运
人文传统
-
描述:
山西女性文学的湮没与浮出
-
寂静的芬芳与自赏:新时期宁夏女作家文学评论论析
-
作者:
王佐红
来源:
朔方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新时期
女作家
宁夏
女性意识
文学创作
五四新文化运动
女性解放运动
文学评论
女性命运
女性文学
-
描述:
宁夏女性文学发生、发展情况中国的新文学是伴随着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酝酿、发端、发展一路兴起并繁盛起来的。女性解放运动在中国的推动,使得中国妇女的自我主体意识觉醒,妇女地位提高,在这样的大的时代文化背景下,女性文学的自觉、发生和发展就具有了条件,也成为了必然。中国的现当代文学中,女性文学的思想魅力、语言才华、情感品质,为中国新文学发展贡献出了非常重要的力量。冰心、庐隐、凌淑华、萧红、张爱
-
九十年代:女性文学对女性命运新的关注与探索——兼与八十年代女性文学比较
-
作者:
任一鸣
来源:
小说评论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九十年代
职业女性
八十年代
经济改革
女作家
女性价值
中国女性文学
女性命运
女性自我价值
知识女性
-
描述:
九十年代,中国女性文学从总体上呈现出多元共存,兼容并包的兴旺景观。八十年代女性文学致力于寻找的各个阶段性衍进特征,均在九十年代或呈平面状,或呈辐射状,或表现为一种新的流向,全面铺开。如果十年也称一个轮回的话,九十年代女性文学发展在精神意蕴和艺术品格上,都不应该也不可能是八十年代的简单延续和重复,而是一种具有九十年代鲜明时代特色的超越性显示。
-
“弑父”的玫瑰:一个崭新的两性故事:评迟子建新作《晚安玫瑰》
-
作者:
周丽娜
来源:
文艺评论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批评视野
男性形象
男权文化
迟子建小说
女性命运
女性文学研究
女性写作
女性成长
女性主义
施虐
-
描述:
在女性文学研究视域中,东北女作家迟子建始终是一个很难被纳入批评视野的女性写作个案,而作家本人也拒绝女性主义的定位与阐释。事实上,迟子建从未放弃对女性命运的关注,且其创作有着明晰的女性视点,只不过,这一女性视点被其"诗意"、"温情"的独特写作追求所遮蔽和掩盖。迟子建采用的理想化两性关系的叙事策略,固然成就了其与众不同的写作
-
“女性写作”随想
-
作者:
乔以钢
来源:
长江文艺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生命体验
女性视角
女作家
身体写作
性别文化
文学创作
女性心理
女性命运
女性写作
女性主义
-
描述:
当今时代,女性话题格外吸引人们的眼球,甚至已然成为大众文化生活不可或缺的部分,这一现象包含着强烈的性别文化意味。仅就文坛而言, 20世纪90年代,“女性写作”便曾在很大程度上成为热点,引起关注。然而,人们是在怎样的意义上去理解它的呢? 一 从字面上看,“女性写作”这样的汉字组合很容易使人联想到女性的文学创作,然而1990年代以来的文化语境使情况变得复杂。
-
一个时代的梦:三毛女性意识解读
-
作者:
张毅蕾
来源:
芒种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林海音
性文学
写实手法
思想认知
成长时期
女性命运
台湾经济
对外交流
台湾文化
文学背景
-
描述:
一、三毛成长时期的女性文学背景三毛成长的时代台湾战争已经结束,台湾内部已经相对稳定,土地改革完成之后,阶级矛盾日趋弱化,同时,台湾由家庭手工业发展起来的中小企业迅猛地发展,逐渐加强对外交流。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台湾文化与西方的交流,这一时期,台湾的思想意识也产生了很大的变化,女性文学从思想认知到表现手法上都有了很大突破
-
女性的妖娆与华丽蜕变:海男长篇小说中的女性成长叙事
-
作者:
梁小娟
来源:
小说评论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灵魂
蜕变
成长小说
自我
身体
女性命运
长篇小说
男人
当代女性文学
苏修
-
描述:
作为当代女性文学的代表作家之一,海男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就以其极具先锋性的诗歌为女性正名,90年代以来的长篇小说创作更是以细腻的笔触抒写了女性这一群体的生存境遇。对女性成长的关注,对女性命运的思考是海男长篇小说一以贯之的主题。作为"一位为着女性而写作的作
-
论王安忆《长恨歌》中的女性意识
-
作者:
李章凤
来源:
牡丹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立场
《长恨歌》
男权文化
王安忆
女性身份
文学创作
选美比赛
女性命运
一个女性
两性和谐
-
描述:
王安忆的《长恨歌》展现出了对王安忆在文学创作过程中对女性命运的关照与探索。这部作品通过讲述主人公王琦瑶的故事,表现出了王安忆对女性命运的看法,同时也表现出了王安忆文学作品中的女性意识,即对女性命运的同情、对两性和谐的展现以及对女性身份的构建。因此,本文通过解读与剖析《长恨歌》,诠释王安忆在文学创作中流露出的女性意识。文革后的中国文坛,出现了女性文学这道鲜明而独特的风景线。女性作家通过自己的作品,不仅
-
乔治·爱略特作品中的女性主义特色研究
-
作者:
许丽梅
陈强
来源:
短篇小说(原创版)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维多利亚时期
宗教道德
反抗意识
维多利亚时代
文学创作
文学变革
特色研究
女性命运
爱略特
女性主义
-
描述:
语中运作,在遵循男性传统的掩藏下进行着一场默默的女性文学变革。 [1] 乔治·爱略特的女性主义具有自己的特色。她的女性主义的产生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