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女性写作】搜索到相关结果 23 条
-
于史深处看红妆:评《真理缝隙中的生存——当代文学中的女性形象》
-
作者:
苏宁
来源:
中华文化论坛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历史叙事
史深
《山乡巨变》
当代文学
英华之歌
女性叙事
小城春秋
男权意识
女性写作
人物画廊
-
描述:
在我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最近20年来正逐渐发展成为一门显学,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但当我们谈到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时,更多想起的是对女性作家作品的评论,而广义的性别批评却多多少少受到忽略。其实,成熟的文字书写始于男权社会,写作是男人的专利。从古至今位于文学史人物长廊中的女性形象,大都是在男权意识形态框架下,由男人们讲述出来的,女人处于被书写和被塑造的
-
苦难的超越与升华:虹影笔下的女性世界
-
作者:
一笑
来源:
作家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权社会
女作家
理性思考
女性世界
女性主义写作
饥饿
人文关怀
女性命运
女性写作
女性形象
-
描述:
在女性写作中,海外华人女作家虹影的小说以其独特的气质在中国文坛闪耀着夺目的光彩。和多数女作家一样,虹影擅长于家庭叙事,她的大多数作品都是以女性为主角,通过一个个性格鲜明的女性形象,体现出作家对身处男权社会中女性的爱情观、价值观以及女性命运的理性思考与人文关怀。1962年,虹影生于重庆一个平民之家。1990年旅居英
-
海外华文文学中的女性写作
-
作者:
赵颖
来源:
小说评论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海外华文文学
女作家
跨文化
女性叙事
女性写作
女性形象
女性生存
世界华文文学
东南亚华文文学
北美地区
-
描述:
从世界华文文学的格局来看,北美地区由于有独特的作家群,是华文文学发展最快的地区。欧洲地区的华文文学在在欧洲本土强势文化壁垒下,属于散兵作战,华文作家人数少而分散,长期处于相对边缘的状态。而东南亚地区由于和中国长期以来的亲缘关系的影响,是世界华文文学发展力量最为庞大、稳定的区域。在全球化时代,华文作家在居住国和出生国之间比较自由地流动,国籍和地域对他们不起限制性和决定性的作用。他们的一大贡献就在于突破空间的跨文化事业。这种视野突出的是多元文化对创作者的交互作用,在跨文化的互动中更有效地理解他人的行
-
欲望的化身:新世纪批评视野中的城市文学审美形象阐释
-
作者:
赵双花
来源:
文艺评论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学批评
女性作家
新世纪
城市文学
全球化
欲望
知识分子形象
女性写作
审美形象
女性形象
-
描述:
新世纪以来,在不断加快的城乡一体化的建设进程中,作家们以特殊的方式反映着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以及全球化的交往给人们带来的种种享受,敏锐地注视着都市人在不断变动的城市生活中精神上的一喜一忧、一惊一颤,同时也警惕着在不断的洗牌中新的社会分层的形成所导致的身份区隔以及全球化带来的人的精神的同质化。
-
当代中国女性文学的气质与风韵:2011年度中国女性文学奖评说
-
作者:
徐肖楠
来源:
文艺评论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个体
王安忆
叙事界限
郑袖
中国女性文学
小说写作
中国当代文学
文学写作
女性写作
严歌苓
-
描述:
2011年度中国女性文学奖于2012年3月29日评出,由此次获奖作品可以看出当代中国女性文学的一种气质和风韵,也可以由此看出当代中国女性文学发展和现状的一些特点。这些特点大致呈现为:1、当代中国女性文学的主流风格具有持续性和稳定性。这次获奖的王安忆、方方、严歌苓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写作,至上世纪90年代,
-
女性文学研究:新世纪的新开拓:评孙桂荣《性别诉求的多重表达——中国当代文学的女性话语研究》
-
作者:
刘思谦
来源:
妇女研究论丛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新世纪
女性话语
中国当代文学
西方女性主义
女性文学研究
性别分析
女性写作
文本分析
多重表达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
-
描述: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得益于西方女性主义思潮在中国的大规模传播,借助于"浮出历史地表之后"女性写作的如火如荼之势,女性文学研究也迎来了它前所未有的新高潮。"个人化写作""、女性主义叙事"、"自传体书写""、女性新历史小说"、"亲历性表达"等女性写作,成了当时非常活跃的文学批评语汇。尽管其间也有"美女作家"、"身体写作"等惹
-
“浮出历史地表”的“女性文学”
-
作者:
赵洪霞
程革
来源:
文艺争鸣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性文学
女性作家
文学作品
女性意识
女性主义文学
女性性别
中国女性文学
五四新文化运动
女性写作
女性主体性
-
描述:
一文学是人学。而人,包括男人和女人。在中国传统社会父权制占主导地位的话语中,并不存在一个标志着以独立的人的身份在社会的位置上出现的"女性"。"女性"这个词是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出现的。而从"女性"的性别出发来定义文学是不妥的。看似尊重女性,把关于女性性别的文学与男性文学
-
20世纪90年代女性文学与女性解放
-
作者:
陈敢
来源:
芒种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母亲形象
女性立场
池莉
傅书华
张洁
女性写作
女性解放
中国男性
徐坤
徐小斌
-
描述:
与20世纪80年代的温婉含蓄相比,90年代社会生活风雨突起,社会心理复杂多变,女性面临前所未有的生存挑战,一批女作家将关注的目光投向女性本身、投向女性解放,力图以独特的认知重新发现和找回本真的女性。本文通过对女作家及其代表
-
“私人写作”、“身体写作”与女性文学:陈染、林白小说再解读
-
作者:
魏天真
来源:
文学教育(中)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学作品
林白小说
女性主义文学
身体写作
私人写作
再解读
陈染
私人生活
女性写作
女性文学
-
描述:
如果要将陈染当作中国女性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那么,可以代表其"女性主义"特征的作品是《无处告别》,而不是《与往事干杯》、《私人生活》等引起极大关注的所谓"描写身体"的作品。无论从哪方面看,这篇小说也的确是陈染的最成熟和优美的作品之一。它可以再次说明,只要是文学作品,无论被划归何种流派或阵营,无论打什么旗号,那些使它成为"优秀"之作的素质总是超越个人立场、思想观念和表现方式的限制,而契合阅读者各自的情感或美感体验,导致我们心灵的激荡。
-
非虚构女性写作:一种新的女性叙事范式的生成
-
作者:
张莉
来源:
南方文坛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非虚构小说
个人经验
女工
文本
公共领域
集体经验
叙事范式
女性写作
女性书写
女性文学
-
描述:
我觉得自己要从人群中把这些女工淘出来,把她们变成一个个具体的人,她们是一个个女儿、母亲、妻子……她们的柴米油盐、喜乐哀伤、悲欢离合……她们是独立的个体,她们有着一个个具体名字,来自哪里,做过些什么,从人群中找出她们或自己。——郑小琼《女工记》①或许,我所做的只是一个文学者的纪实,只是替"故乡",替"我故乡的亲人"立一个小传。……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