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女性写作】搜索到相关结果 21 条
-
概念·方法·个案──“女性文学”三题(续)
-
作者:
王侃
来源:
文艺评论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经验世界
曹七巧
王安忆
陈染
中国现代文学史
女性写作
个人化写作
女权思想
张辛欣
田家冲
-
描述:
概念·方法·个案──“女性文学”三题(续)
-
“两性对话”——中国女性文学发展前景
-
作者:
谭湘
来源:
红岩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九十年代
女性文学批评
女性作家
女性意识
女性话语
中国女性文学
发展前景
女性主体意识
女性写作
两性对话
-
描述:
时间:1998年11月12日地点:重庆沙坪坝金太阳宾馆主持人:谭湘谭湘(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女性文学委员会秘书长、《当代人》副主编):我参与女性文学研究的时间不长,本来无意于主持这个"新中国文学五十年学术研讨会"中的"会中会",可是几天来,一拨儿一拨儿的女同胞找到我,交流或述说我们彼此对于女性文学的热情以及新的思考或发现,大家都有意以一个专门的时间坐一坐;而恰好许多男性精英也出现在这个当代文
-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在中国大陆的传播
-
作者:
林树明
来源:
社会科学研究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学批评
中国大陆
妇女文学
中国妇女
西方女权主义
西方女性主义
女性主义批评
女性写作
文学史
女性文学
-
描述: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80年代初传入中国大陆,其发展经历了三个时期:1983年左右为萌发期;1989年左右为繁荣期;1995年左右为再度繁荣期。各个时期都出现了一些有代表性的学术观念、学术方法,产生了一批有影响的成果。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可能成为21世纪主要批评流派之一,中国大陆的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仍任重而道远
-
应该抵制的包装
-
作者:
黄玲
来源:
文学自由谈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生存境遇
女性作家
女作家
精神生产力
出版商
女性写作
商业行为
男权中心文化
女性文学
男性眼光
-
描述:
曾几何时突然发现,我们步入了一个“包装”的时代,礼品被包装,名人被包装,连说话的声音也可以包装得面目全非。现在,女性文学也难逃被包装的宿命,正一步步沦为出版商赚钱的工具。我们只要大致看一下近几年来女性文学作品出版的几种《丛书》所取的书名,就不难认同这个有些令人尴尬的结论。可以说这几年相继上市的几套大型女性文学丛书,均是在男权中心文化的操纵下出台的,是男权社会男性眼光赏玩的结果。“红罂粟丛书”由著名作家王蒙出马担任主编,书名是对女性最恶毒的诅咒。“红罂粟”者,妖艳而迷人的花,集美艳与毒性于一身。这个书名反映
-
性别虚构·对话与潜对话·女性书写的现实激情
-
作者:
荒林
来源:
文艺争鸣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语言
性别虚构
女性主义写作
女性主义批评
女权主义批评
对话与潜对话
女性书写
女性写作
女性文学
男性中心
-
描述:
一、性别虚构人在认识一个事物前,几乎都有一个先在的“成见”,也就是说,我们无法就事物论事物,事物在进入我们的视野和感觉之先,往往被我们的语言先期抵达,因为人要借语言方可认识事物、说出事物。这就构成一个悖论,语言和语言必构成的“前见”(或“成见”),成...
-
早衰心态:从《私人生活》看世纪末女性文学动向
-
作者:
谢廷秋
来源: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化批判
世纪末
女性主义文学
同性恋
陈染
私人生活
女性写作
女性文学
审父
价值目标
-
描述:
早衰心态:从《私人生活》看世纪末女性文学动向
-
关于女性写作悖论的话题
-
作者:
陈骏涛
来源:
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九十年代
女性文学批评
八十年代
女性意识
躯体写作
西方女性主义
超性别意识
女性写作
公共空间
私人空间
-
描述:
以下五个话题也就是女性写作的五个悖论,是我们在女性文学批评中经常遇到的,有时候论者倡扬一端而排弃另一端,思维呈非此即彼、非黑即白的二元对立状态。我个人有一度也陷于这样的思维状态中。后来我认识到,二元对立的思维是一种线性的思维,在丰富复杂的客观事物面前是远远不够用的,而且很容易使我们误入歧途;必须对这种思维状态进行整合,在此端和彼端之间寻找一个结合点,走出线性思维的怪圈。我对以下五个话题的思考即是基于这样的寻求,如果在寻求过程
-
论90年代的女性主义文学
-
作者:
杨绍军
郭建斌
来源: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90年代
自我意识
女性主义文学
女性意识
中国女性作家
陈染
女性写作
生存体验
女性文学
姐妹情谊
-
描述:
新时期文学的女性写作已经成为不容忽视的文学现象,特别是80年代末至9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改革开放进程的加快和西方女权主义理论在中国的深入发展,中国女性作家对自已的女性意识有了更深的自觉。女性作家对自已的“女性”不再采取回避的姿态,无论是在写作观念上,还是在更深层次的艺术处理上,都较以往有了显著的变化。女性作家以女性视角直面人生的书写更有力度,对商业社会的把握更有穿透力;女性个人与历史的对话更加孤独也更加执著;商业视野下的女性写作也有了更为广阔和自由的艺术空间;一些女性作家如陈染、林白、海男、徐小斌等,则将
-
“永恒之女性引导我们飞升”——西方女权主义批评的困惑及在中国的影响
-
作者:
李英翠
来源: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学批评
女权运动
“女性文学”
女权主义者
西方女权主义
“女性意识”
女性主义批评
女权主义批评
后现代主义理论
女性写作
-
描述:
女权主义批评于20世纪60年代末兴起于欧美各国,并以其强劲的“革新精神”给西方并迅速给世界带来了一股旋风。它的批评对象并不局限于女性文学活动与女性的文学经验,而是有着亚历山大和成吉思汗大帝般的雄才大略,甚至野心气魄,向人类文明的一切投去自己严
-
世妇会的契机:90年代中期以降的女性主义文学批评
-
作者:
林树明
来源: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现当代文学
女性文学批评
女性主义文学
西方女性主义
女性主义批评
世妇会
中国当代文学
女权主义批评
女性写作
中国女性
-
描述:
995年,堪称女性文化年。联合国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在北京召开,直接促进了中国女性文学创作及批评高潮的临世。如果我们将80年代末的女性主义批评称为新时期女性主义批评的第一次浪潮的话,那么1995年前后,可谓掀起了女性主义批评的第二次浪潮。为迎接世妇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