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女性写作】搜索到相关结果 383 条
-
关于女性写作悖论的话题
-
作者:
陈骏涛
来源:
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九十年代
女性文学批评
八十年代
女性意识
躯体写作
西方女性主义
超性别意识
女性写作
公共空间
私人空间
-
描述:
以下五个话题也就是女性写作的五个悖论,是我们在女性文学批评中经常遇到的,有时候论者倡扬一端而排弃另一端,思维呈非此即彼、非黑即白的二元对立状态。我个人有一度也陷于这样的思维状态中。后来我认识到,二元对立的思维是一种线性的思维,在丰富复杂的客观事物面前是远远不够用的,而且很容易使我们误入歧途;必须对这种思维状态进行整合,在此端和彼端之间寻找一个结合点,走出线性思维的怪圈。我对以下五个话题的思考即是基于这样的寻求,如果在寻求过程
-
边缘化、个人化、唯美化——林白的女性写作特点
-
作者:
刘绍武
来源:
写作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九十年代
女性欲望
女作家
性别歧视
女性写作
林白
边缘化
个人化写作
女性文学
经济建设为中心
-
描述:
改革开放以来,在社会转型、文化意识形态“大地震”的断裂与组合的时代,中国当代女性在反对性别歧视、反抗性别遮蔽、追求性别平等的斗争中虽遭遇严峻的挑战,却仍在艰难跋涉的精神是可歌可泣的。女作家的责任就是用自己的笔来反映、讴歌或反思女性意识觉醒后的女性形形色色的行为。而九十年代“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
商业化时代的乡村女性
-
作者:
石万鹏
来源:
山东文学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权话语
女性视角
乡村女性
乡村世界
性别体验
女性写作
历史与现实
中国当代
女性文学
中国女性
-
描述:
20世纪90年代以来,女性文学成为中国当代极为重要的写作现象,众多女作家以明确的女性视角和女性情怀关注中国女性的人生情状和生存境遇,并以其对女性化经验和性别体验的真实书写来拆解经典的男性叙事和男权话语,在“景片裂隙处”重建女性历史与现实。但是,纵览90年代以来的女性写作,我们会发现女性文学中的“现实”大都集中在城市里,几代作家都钟情于“都市故事”里的“都市姐妹”,而面对“乡村故事”和“乡村姐妹”则普遍持一种无意识的冷漠态度,导致女性写作领域或者说写
-
女性意识与女性写作
-
作者:
贾美艳
来源:
黄河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欲望
男性话语
女性意识
人类社会
女性心理
女性写作
初步探索
女性文学
文化现象
主流话语
-
描述:
人们把女性心理称为“人类经验的二分之一”。专事描写女性心理和女性经历的女性文学自然也包容了人类的文化的二分之一或更多。女性文学中女性意识的提出,并非将其孤立地抽出于人类社会和人的意识之外,而恰恰是从女性意识的发展和进化建设里识读出人类社会的进化和人类意识的文明程度。从女性意识这一独特的文化现象中,可以折射出整个社会的文化现象。本文试图将女性文学中的女性意识,放置于整个民族文化的深层变化中来辨析,且对世纪之交如何在广阔的人文背景上找到一条更自由更壮阔、人本意识与文本意识兼备的女性写作之路作一初步探索。
-
当代藏族女性汉语文学浅论
-
作者:
朱霞
来源:
民族文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藏族妇女
汉语文学
女性作家
女作家
文学传统
民族文化
女性叙事
女性写作
当代
女性文学
-
描述:
藏族历史上,广大的藏族普通妇女、女奴没有政治地位和经济地位,她们把信奉佛法、吃苦耐劳当成解脱现实苦难的唯一工具。解放后,党和政府高度重视藏族妇女的教育
-
思维在滑翔的徐坤
-
作者:
王童
徐坤
来源:
小说界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九十年代
男性文学
男性化
语文教育
文学创作
女性写作
思维
女性文学
小说
徐坤
-
描述:
徐坤在文学所里研究的是“女性文学”,但她本人的创作从某种角度来看又是非常男性化。她那幽默调侃的语调,在行文走笔中让人忍俊不禁又有所思所想。而她那北方人豪爽的带有男子汉般的天性与泉思喷涌、机智通达的文气所铺就的文章,往往让人读后如同在
-
中国现代女性小说艺术流变论
-
作者:
王凤莲
来源:
烟台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新时期
女作家
妇女解放
女性意识
现代女性小说
女性话语
女性写作
艺术流变
女性文学
中国女性
-
描述:
中国现代女性小说艺术流变论王凤莲中国女性作为一个性别群体进入历史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卓越成果。许多女性作家也正是由于参与了崭新的“五四”文学的创造而被写进了现代文学的史册。因此,中国的女性文学是与中国现代文学一同诞生的。本文拟从中国现代文学的大背景...
-
中国女性写作的腾跃
-
作者:
陈骏涛
来源:
博览群书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世界妇女大会
张爱玲
女作家
王安忆
联合国
教育出版社
女性写作
红辣椒
女性文学
女性文化
-
描述:
1995年秋季,在北京召开的联合国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给中国的女性写作带来了一股春风!一时间,女性写,写女性,成为一种时尚,各种各样的由女性写和写女性的书籍应运而生。仅举几种比较有影响的有关女性文学和女性文化
-
新时期文学中的女性话语
-
作者:
王凤莲
来源:
泰安师专学报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经验
女作家
平民意识
女性小说
女性意识
新时期文学
女性话语
女性写作
知识分子
女性文学
-
描述:
女性文学自新时期以来就是文学天地中一块富有生机和意趣的田园,不断出现的新人新作使这个文学领域一直引人注目.与“五四”时期对照,新时期女性文学的阵容和实绩已经在文坛上占领了举足轻重的地位.新时期之初,女作家和男作家一样带着对“四人帮”虐政的愤怒控诉步入了文坛.劫难之后的人们首先关心的是对每个人来说都是生死攸关的政治问题,对“四人帮”的批判和对极左思潮的追究,吸引了当时文坛的全部注意力.宗璞的《三生石》、茹志鹃的《剪辑错了故事》、刘真的《黑旗》、韦君宜的《洗礼》、戴厚英的《人啊,人!》等小说,都是文坛上的厚重
-
“没有屋顶的房间”——读解戴锦华
-
作者:
贺桂梅
来源:
南方文坛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90年代
80年代
大众文化
西方理论
生命体验
学术研究
当代中国
人文知识分子
女性写作
语言学
-
描述:
在当代文化、文学研究界,戴锦华一直是一个难于界说 的研究者。难于界说首先在于她的研究领域。在80 年代,她主要是一个电影研究者,从事电影理论的翻译介绍和电影批评工作。她为文学批评界瞩目,则是1989年发表于《北京文学》的一篇精彩的文学评论文章:《裂谷的另一侧畔——初读余华》,以及她与孟悦合著的女性文学研究论著《浮出历史地表——现代妇女文学研究》(河南人民出版社,1989年7月)。娴熟的西方理论背景,融汇了理论洞见、敏锐的历史洞察力和艺术感受的文本细读,以及她华丽、繁复而不无晦涩的文风,使人们对她的理解(包
<
1
2
3
...
34
35
36
...
37
38
3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