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女性作家】搜索到相关结果 24 条
-
简论英国维多利亚女性文学“主体意识”的失落
-
作者:
刘晓文
来源: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作家
悲剧潜质
维多利亚
主体意识
-
描述:
19世纪英国维多利亚女性作家,是现代英国杰出的小说家。她们以勃朗特姊妹与乔治·艾略特等入为代表。维多利亚女性文学已具有了“主体意识”,但是由于时代与自身的原因,维多利亚女性文学亦具有潜在的悲剧性,并导致主体意识的失落。
-
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试析李清照词中塑造的女性形象
-
作者:
朱学忠
来源:
淮北煤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作家
《如梦令》
少女形象
李易安
试析
“瘦”字
李清照词
女性形象
深红色
知识女性
-
描述:
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试析李清照词中塑造的女性形象
-
关于女性批评的批评
-
作者:
楼益龄
来源: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批评
女性作家
生命存在
女性创作
性别意识
女性文学
女性形象
女性阅读
女性主义
男性
-
描述:
关于女性批评的批评楼益龄当人类不再回眸伊甸园的蛮荒时,男性和女性就携手创造了人类的历史,面对自身,人类从不否认性别是繁衍生命的两种符号;可面对社会,在某些时候,某种情形下,人类却自作樊笼式地下了太多的非自然属性的定义,性别角色的变异在社会特权的赋予和...
-
得到的与失去的
-
作者:
郭廓
来源:
创作评谭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主体性
九十年代
女性作家
女性意识
写作方式
中年知识女性
女性写作
女性文学
当代文坛
女性形象
-
描述:
鲁迅曾说过:"只有真的声音,才能感动世界。"十四年前,胡辛以真诚的声音,感动了我们,亦步入了当代文坛。一个女性选择写作,而且是"女人写,写女人",这就注定她必须与自己的激情,自己的小说一同承受煎熬。胡辛的写作都是对生命与生活的真诚抒发,在真诚抒发中她总是追求一种崇高的永恒。也正是这种精神追求,使胡辛的小说既具有理想主义的气息,又染上了一层悲剧色彩。对理想的憧憬和实现理想的艰辛体验并存于胡辛的生命与意识的张力之中。她笔下的女性呈现出奋斗与不幸相结合的双重形态。这从她的三个"典型化"的女性柳青、树云、希玮就可
-
八十年代女作家的男性角色
-
作者:
郑春凤
来源:
松辽学刊(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作家
男性话语
八十年代
女作家
女性意识
文学创作
张洁
女性文学
女性形象
性别角色
-
描述:
在二十世纪文学的发展过程中,女作家一直在做着非此即彼的选择:要么是冯沅君式的对男人爱与庇护的寻求;要么是花木兰式的女扮男装.八十年代女作家的男性话语表述方式使女性文学徒有其名而无实际特色.牺牲女性意识的这种文学选择对女作家来说是一份丰富而无边的隐痛,而在创作中不得不一次又一次的去触及自己的隐痛,试图通过肉体和欲望的超越寻找自己话语讲述的权力,消解作为社会文化主体的男性话语.性别的怨恨与创痛成为弥漫于八十年代女性文学创作的一个主旋律。
-
美国黑人女性文学回顾
-
作者:
翁德修
来源:
外国文学动态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黑人妇女
女性作家
黑人女作家
女主人公
妇女形象
自叙体小说
美国黑人文学
女性文学
黑人文化
女性形象
-
描述:
一黑人女性文学在美国长期被排斥在以白人男性为中心的主流文化之外,大多数的文学史或文学选读对黑人女性作家只是轻描淡写一带而过,甚至干脆避而不谈。然而,偏见和歧视并没有阻挡黑人女性作家进
-
两性对话:中国女性文学十五年
-
作者:
王光明
荒林
来源:
文艺争鸣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作家
人的解放
女作家
林白小说
女性话语
中国女性文学
“女性意识”
男性写作
女性写作
两性对话
-
描述:
两性对话:中国女性文学十五年○王光明荒林王光明:1995年可以说是女性文学的狂欢节,是女作家神采飞扬志得意满的一年。中国女性写作经过几年的过渡,终于在1995年达到了一个高潮。这个高潮的标志就是质量不俗的女性文学作品成批出版,像“风头正健女才子丛书”...
-
当代二十世纪中国女性文学研究批判
-
作者:
王侃
来源:
社会科学战线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文学批评
女性作家
文学书写
中国女性文学
第三世界女性主义
西方女性主义
女性文学研究
政治文本
二十世纪
性别文本
-
描述:
在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特别是“文革后”的文学视野里,女性文学无疑已是一种触目皆在的“物质”景观。对于中国文学来说,女性的“缺席”与“缄默”已成历史陈迹。女性作家的群体涌现以及性别意识在文学文本中的贯彻和张扬,构成了对男性文学以及以男性为主体的文学传统的现实而强大的消解之势。八十年代中后期,随着对西方女性主义(文化、文学)理论的译介,以及中国知识女性在国家/社会权力结构中主体位置(subiect position)的不断调整,使对中国二十世纪的女性文学研究第一次得到了真正意义上的性别定位。这种“定位”的划时代意
-
半边风景:女性文学的散点扫描
-
作者:
张志忠
来源:
文艺评论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作家
王英琦
女作家
私人化写作
张承志
陈染
女性写作
作品
女性文学
徐小斌
-
描述:
半边风景:女性文学的散点扫描——《1993:众语喧哗》选一(上)●张志忠蜀中无大将巾帼作先锋“我认为,我们最应该学习的,是人家对人类受难后孤苦情境的表达方式。”小林插嘴说。“纯粹二十世纪的,不流泪,不忏悔。哪像我们的作家,遇到点波析不是悲悲切切苦着个...
-
是女性文学还是“写性文学”
-
作者:
王建琳
来源:
文艺理论与批评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作家
女作家
《无雨之城》
性描写
女性意识
社会主义
开发区
性行为
作品
女性文学
-
描述:
是女性文学还是“写性文学”王建琳关于什么是女性文学,文学界的许多人士下了许多的定义和阐释。或曰:女性作家共同创造的语言艺术世界;或曰:以女性作家为群体以描写妇女为主要对象的文学;或曰:以形象客观反映女性生活的作品皆称为女性文学。这里不想就其定义作出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