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气息的运用对普契尼歌剧中女性人物形象的塑造
作者: 童瑾   来源: 武汉音乐学院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普契尼   《蝴蝶夫人》   角色塑造   气息   歌剧   《托斯卡》   《燕子》   《图兰朵》   女性人物  
描述: 贾科莫·普契尼(Giacomo Puccini,1858—1924)被人们公认为19世纪继威尔第之后,意大利歌剧最伟大的作曲家,真实主义歌剧的代表人物。他笔下的女性人物更是深入人心,这些女性人物的著名唱段已经成为了各大音乐会的必唱曲目。因此,对普契尼笔下的女性角色的进一步研究是不可或缺的。近30年来不断有学者对这些女性角色进行研究,对普契尼歌剧的著名唱段进行分析和探讨,但笔者通过检索和阅览资料得出从目前的研究情况而言,还未有人专门针对从气息的运用方面对普契尼歌剧女性角色塑造的意义进行专题的研究。然而,普契
论普契尼歌剧中女性人物的性格刻画
作者: 马骅   来源: 上海音乐学院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普契尼   性格塑造   音乐手段   歌剧   戏剧手法   悲剧   人物刻画   女性人物  
描述: 论普契尼歌剧作品中的女性人物性格刻画 硕士研究生:马骅(西方音乐史) 导师:杨燕迪教授 歌剧中人物性格的刻画是塑造人物形象的核心手段,也是决定一部歌剧作品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之一。在普契尼的歌剧作品中,女性人物的性格刻画极具典型性,成为其歌剧作品的亮点之一。本文选取普契尼歌剧中的女性角色进行分析,力求全面、细致地总括出普契尼歌剧中女性人物性格刻画的艺术特征,同时也对歌剧中人物性格刻画的一般性手段和方式做出探讨。 全文主体分为二部分:第一部分采用从面到点的论述方式,首先对人物性格刻画在
《小天地里的大世界》中女性人物塑造的“图式”偏离解读
作者: 段永佳   来源: 短篇小说(原创版)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主体地位   女性视角   偏离   巴特利特   解读   澳大利亚   图式   读者   作品   女性人物  
描述: 澳大利亚女作家海伦·加纳的风格转型作品《小天地里的大世界》中与作品同名的中篇故事重点刻画了两位女性独特的性格,一个孤独而骄傲,另一个则满怀梦想且为之疯狂。作品中通过一些超出传统意识和认知的描写与角色的安排打破了读者的固有图式,"确立了女性的主体地位",创设出独特的女性视角,凸显女性在精神层面的独立与主见。心理学家巴特利特提出,图式是一种对"过去的反
凯瑟琳与玛丽亚的形象比较:海明威在女性人物塑造上的成就
作者: 徐焰   来源: 山东外语教学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凯瑟琳   女主人公   塑造   部长   广泛   批评家   罗伯特   长篇小说   海明威   女性人物  
描述: 凯瑟琳与玛丽亚的形象比较──海明威在女性人物塑造上的成就徐焰凯瑟琳·巴克莱是海明威的长篇小说《永别了,武器》中的女主人公,而玛丽亚则是海明威的另一部长篇小说《丧钟为准而鸣》中的女主人公。批评家们对这两部长篇小说的创作、主题、风格和结构以及男主人公弗莱...
女性人物传记出版的新思考
作者: 李汇群   来源: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丛书   大学校长   校长论坛   中国传媒   高等教育发展   出版界   人物传记   女性人物   东南大学   女性领导  
描述: 女性人物传记的出版,一直是出版界关注的重要课题。建国以来,女性人物传记的出版主要有三种形式,即"男性和女性人物混辑"、"多个女性人物合编"、"单个女性人物为主"①。其中,以单个女性人物为主的形式最为常见。女性人物传记的出版,对总结女性成长经验,推动女性发展及文化建设,具有重要借鉴作用。
论《源氏物语》中众多女性人物的出家缘由
作者: 刘迪   来源: 语文知识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平安时代   古典文学   社会风貌   出家   《红楼梦》   悲剧结局   《源氏物语》   女性人物  
描述: 紫式部所著《源氏物语》约成书于1001年至1008年。作为日本古典文学的巅峰之作,它详细而深刻地描写了日本平安时代的社会风貌,并通过众多的人物反映了当时的宫廷生活状况。关于它的研究,目前在中国主要集中在物哀思想影响下作品所反映出的男女恋爱观、白居易诗词对《源氏物语》创作的影响以及与《红楼梦》的比较研究等。本文以小说中的众多女性人物的悲剧结局作为切入点,从四个方面来阐释众多女性人物
《权力的游戏》中的女性人物
作者: 暂无 来源: 英语世界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性角色   模式化   权力   吸引力   游戏   小说家   中世纪   女性人物  
描述: 《权力的游戏》是美国小说家乔治·R.R.马丁的史诗奇幻作品,最为知名的是它那颇具吸引力的中世纪题材和男性居多的人物,这些人物显露出男性的典型特质——勇敢、狡猾和鲁莽,都是些常常令男性角色的塑造陷入模式化俗套的特质。书中有七国国王劳勃·拜拉席恩这样的人物,他沉迷于战争,最终把战争视为自己的人生定义,也有奈德·史塔克这样严肃沉郁、正直可敬的人物,尽管被赋予很大的权力,但依然恪守准则,忠心耿耿。
牺牲者的挽歌:解读淮德拉、爱碧与蘩漪
作者: 王凯   来源: 山花(下半月)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蘩漪   互文性   挽歌   欧里庇得斯   《榆树下的欲望》   解读   《雷雨》   女性人物  
描述: 欧里庇得斯的《希波吕托斯》、尤金·奥尼尔的《榆树下的欲望》以及曹禺的《雷雨》之间存在着明显的互文性。情节上,后两部剧目续写着家庭中继母与儿子之间的乱伦关系。对女性人物的细腻刻画和表现也是三部剧作的共同点。李健吾在谈到《雷雨》时,曾如是说:“容我乱问一句,作者隐隐中有没有受到两出戏的暗示?
女性视角下解读契诃夫的作品
作者: 王馨   来源: 短篇小说(原创版)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新生活   女性价值观   女性观   女性角色   契诃夫   女性存在   生活过程   创作   作品   女性人物  
描述: 对于守旧的女性价值观,契诃夫可以说是唾弃的,他的作品揭露出当时女性存在的病态理念,并含蓄地指出女性存在的愚昧、无知、没有地位、软弱等弱点。他向往平等互助的、男女公平的社会,他为每一位醒悟的女性而呐喊,他欣赏每一位有主见的女性,引导她们为新的生活而抗争,鼓励她们参与到群众中,真正地为自己活着。向陈旧封建的女性观宣战并不是契诃夫突然形成的,也不是他内心固有的,而是他在长期的生活过程中所看到的以及在思想斗争不断的情况下形成的。
《白鹿原》中的女性人物解读
作者: 张丽红   来源: 短篇小说(原创版)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父权制社会   茅盾文学奖   女性意识   陈忠实   小说创作   文学成就   长篇小说   白鹿原   女性人物   短篇小说  
描述: 一、引言陈忠实是我国当代的一位重要作家,也是"文化陕军"的杰出代表,从1965年开始发表作品,主要从事小说创作,兼写散文。目前已经出版三卷本的《陈忠实小说自选集》与五卷本的《陈忠实文集》等。其中《信任》获1979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长篇小说《白鹿原》于1998年获第四届茅盾文学奖,陈忠实的文学成就自此达到了一个巅峰。《白鹿原》自从1993
< 1 2 3 ... 35 36 37 ... 55 56 57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