牺牲者的挽歌:解读淮德拉、爱碧与蘩漪
日期:2017.11.24 点击数:3
【类型】期刊
【作者】王凯
【刊名】山花(下半月)
【关键词】 蘩漪 互文性 挽歌 欧里庇得斯 《榆树下的欲望》 解读 《雷雨》 女性人物
【资助项】“教育部博士研究生学术新人奖资助项目”
【摘要】欧里庇得斯的《希波吕托斯》、尤金·奥尼尔的《榆树下的欲望》以及曹禺的《雷雨》之间存在着明显的互文性。情节上,后两部剧目续写着家庭中继母与儿子之间的乱伦关系。对女性人物的细腻刻画和表现也是三部剧作的共同点。李健吾在谈到《雷雨》时,曾如是说:“容我乱问一句,作者隐隐中有没有受到两出戏的暗示?
【年份】2014
【期号】第11期
【页码】131-132
【作者单位】中央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
【分类号】I712.073
【全文挂接】读秀地址
【全文挂接】发现地址
相关文章
- 1、戏剧《雷雨》中女性形象的再分析 作者:傅湘莉 年份:2012
- 2、沉沦与挣扎——浅析蘩漪与陈白露的悲剧命运 作者:彭莉 年份:2016
- 3、从蘩漪和侍萍的爱情悲剧分析两位女性角色 作者:张玉爽 年份:2014
- 4、简述《雷雨》中的“蘩漪”形象 作者:陈琦 年份:2012
- 5、药、热与鬼:作为身体的存在:蘩漪及其雷雨性格 作者:谢尚发,高霞 年份:2011
- 6、《雷雨》中的那些女子 作者:向冠桦 年份: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