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秀拉》的女性叙事
作者: 姚蕊   来源: 芒种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主体   写作手法   黑人民族   生活道路   黑人女作家   《秀拉》   黑人女性   女性叙事   莫里森   牺牲精神  
描述: 在《秀拉》这部著作中,莫里森通过书写女性独特的欲望以及感情,来阐明女性主体地位的重要性,颠覆女性是男性附属品的定义,赋予女主人公秀拉勇敢、自我的特点。文章中秀拉利用身体来征服男人,获得主动,从而映射出黑人女性打破传统,获取主动和自由的信念,通过对女性主体身份的确立,来影响整个民族的意识,从而获取整个黑人民族性地位的确立。一、《秀拉》中的女性形象(一)秀拉的女性形象秀拉是小说的女主人公,在书的扉页,作者把
大革命时期建构的两种并立的女性主体
作者: 暂无 来源: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主体   国族主义   政党政治   文学作品   国民党   妇女解放运动   主体建构   大革命时期   自我建构   女性形象  
描述: 林丹娅、周文晓在《厦门大学学报》2013年第6期撰文指出,大革命期间(1924—1927)改组后的国民党成立了中央妇女部,首开妇女解放运动与政党政治之合流,从而有思想有组织地从国族主义与政党利益出发对女性进行主体建构。而这一建构并非是单一与固定的,而是多元与变化的。它一方面影响了文学作品中
毁灭与重生的象征:韩立东《南屯女人》的后殖民女性主义解读
作者: 王丙珍   来源: 北极光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九十年代   女性主体   农村女性   性别化   后殖民   女性主义解读   中国当代社会   女性主义文学   寻找自我   李树  
描述: 韩立东是一位大兴安岭地域作家,女性是其小说的重要表现题材。2010年2月,《南屯女人》发表于《岁月》,小说以南屯为背景,讲述了二十世纪八十至九十年代之间一个农村家庭的故事。以这个家庭三个季节的变化为叙述背景,围绕着娟子、李树生和赵铁胜之间的关系,塑造了从野性、认命、屈从到反抗传统、争取独立、追求自由与确认自我的中国农村女性形象,反映了中国当代社会具有觉醒意识的农村女性的心理变化。《南屯女人》是地域女性主义文
张爱玲:压抑处境与歇斯底里话语的文本
作者: 林幸谦   来源: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主体   《红玫瑰与白玫瑰》   张爱玲   歇斯底里   菲勒斯   父权体制   诉求模式   《倾城之恋》   《金锁记》   女性形象  
描述: 一 焦虑与歇斯底里话语,一种消极模式的反指涉 在自成一格的阴性书写中,张爱玲大量书写了女性在现实世界的历史处境,诉说的虽是充满压抑和歇斯底里的语言,却避免了被虚构的女性神话所粉饰掉那个时代的真相,表达了女性真实的身份和地位——以不堪的历史去诉说女性不堪的命运。这种反传统男性本位的角度,自然逃不过被边缘化的命运;更何况她采取了一种女性独特的观照方式切入她的小说世界。她那以女性主体的叙述方式,以及书写女性边缘意识的诉求模式,在此成为一种消极倾向的反指涉。这是由于张爱玲的小说遵循了反批判与反载道的边缘论述,因而
家庭意识和社会认同——浅谈丁玲早期小说中的知识女性形象
作者: 潘晓娟   来源: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主体   女性作家   社会认同   丁玲   早期小说   爱情   知识女性形象   《莎菲女士的日记》   潜意识   家庭意识  
描述: 出现在丁玲早期小说中的知识女性形象,尽管新潮、并带有某种先锋与激进意味,然而她们却把挥霍与发泄心中的忧伤作为生活中最重要的课题。作者认为,她们内心潜意识中对家庭的渴望是造成她们苦闷忧伤的最根本原因。
女性实验剧场:空白、影像与幻相——论王仁杰梨园戏的女性主体存在
作者: 方李珍   来源: 剧本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主体   实验剧场   影像   女性主义者   幻相   梨园戏   女性形象   李氏   女性的主体性   男权制  
描述: 女性实验剧场:空白、影像与幻相——论王仁杰梨园戏的女性主体存在
90年代:女性主义文学的兴起——兼与80年代女性文学比较
作者: 任一鸣   来源: 艺术广角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主体   解构   女性作家   新时期   王安忆   女性话语   中国女性文学   男性中心文化   女性文化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  
描述: 纵观80年代到90年代女性文学,有一个明显的发展轨迹,即是从女性文学的崛起到女性主义文学的兴起——这样一个现代衍进历程,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新时期女性文学最具特色的现代衍进轨迹之一。具体说,即是从女性文学追寻女性“自我”价值,转向女性主义文学置疑被男性中心文化异化了的“女性主体”;由女性文学中觉醒的知识女性形象对不平等境遇的困惑与抗争,转向女性主义文学通过其女性人物,对男性中心文化予以游戏与解构。前者典型的是以张洁的《方舟》、张辛欣《在同一地平线上》为代表的女性文学发展阶段;后者典型的是以王安忆的
女性成长主体存在的迷失与回归——由“自大省”“尹小跳”看铁凝成长小说女性主体的精神
作者: 雷海栋   来源: 活力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主体   成长小说   尹小跳   迷失   女性成长   铁凝   回归   精神  
描述: 作为一名女性作家,铁凝一直以她独特的视角关注着女性生存和命运,她笔下的女性形象几乎勾勒出了一部女性从女儿到女人成长的历史。从香雪、安然、杨青、沈小凤、大芝娘、米子、小臭子到司猗纹、眉眉、白大省、尹小跳,她塑造了一系列充满欲望的鲜活的女性形象、关爱、同情、怜悯和理解成为铁凝深思和表达同声的切入点。[第一段]
奥菲丽娅的光晕——尹红意象绘画断想
作者: 岛子   来源: 美术之友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主体   回归自然   《文心雕龙》   奥菲   光晕   双重编码   视觉意象   意象绘画   女性形象   女性身体  
描述: 奥菲丽娅的光晕——尹红意象绘画断想
放逐:男权神话下女性主体的缺席——观电视连续剧《军歌嘹亮》
作者: 张华   来源: 写作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主体   女主人公   军人   观众   类型化   爱情   婚姻   军歌   女性形象   电视剧  
描述: 放逐:男权神话下女性主体的缺席——观电视连续剧《军歌嘹亮》
< 1 2 3 4 5 6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