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小说《飘》意识形态批评研究
作者: 张吉   来源: 短篇小说(原创版)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性形象   批评研究   女性角色   独自一人   《飘》   人物形象   女性主义   人类中心论   欲望论   杰拉尔德  
描述: 一、小说《飘》中的人物形象意识形态小说《飘》从女性主义角度对故事进行讲述,塑造了一系列生动的女性形象,因此也传达出了强烈的女性意识。尽管如此,小说依旧塑造出许多丰满的男性形象。下面,笔者便来对小说
初中语文教材中的女性主义形象及其教育价值
作者: 徐玲   来源: 科普童话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边城》   教学引导   文学作品   教学素材   文学素养   初中语文课   初中语文教材   中所   心理疏导   女性主义  
描述: 女性形象的塑造是很多文学作品在创作中非常关注的一点,不少经典的文学作品也是以对于女性形象的剖析作为主题。在初中语文课程的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挖掘课本中相应的教学素材,要让学生对于课本中所呈现的一些女性形象形成更为深入与系统的认知。这不仅是让学生对于人性有更好获知的一种教学方式,这也会让学生对于很多女性形象形成更深的情感体验。这对于语文课程的教学而言很有意义,这也是提升学生的基本文学素养的一个重要元素。
浅析《飘》的女性主义特征
作者: 冷艳丽   来源: 牡丹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玛格丽特   浪漫主义色彩   艺术价值   父权文化   《飘》   爱情故事   中所   反叛精神   女性主义   阿希  
描述: 更是让无数读者印象深刻。本文试从女性主义的角度出发,着重探讨了斯嘉丽在小说中所表现出的强烈女性主义特征,并进一步挖掘小说的创作理念和作品的艺术价值。
论《到灯塔去》的女性主义:以莉莉·布里斯科为例
作者: 陆遇川   来源: 青年文学家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到灯塔去》   文本描述   女艺术家   布里   到灯塔去   吴尔夫   班克斯   拉姆齐   女性主义   两性和谐  
描述: 弗吉尼亚·吴尔夫创作的《到灯塔去》是一部具有女性主义色彩的小说。小说中塑造了莉莉·布里斯科这个另类的女性形象。小说文本描述了莉莉经历了一系列的心理过程,从对自我的困惑、到对男性原则的否定直至对两性
论谭恩美《灶神之妻》中薇莉的女性主义
作者: 庆利赢   来源: 短篇小说(原创版)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华裔女性   在乡下   性格塑造   谭恩美   美国华裔   华裔作家   思想价值   女性主义   生活状况   男权主义  
描述: 塑造了一个非常独特的女性形象薇莉,并且受到了美国文学界的一致赞誉,在美国的华裔作品当中是相对比较少见的。《灶神之妻》这部小说通过薇莉的成长过程,刻画了薇莉的女性主义,而且以这种独特的视角对华裔女性的生活危机和克服过
国际关系中的女性主义
作者: 演思璟   来源: 青年与社会(下)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社会性别   家庭生活   女性特质   社会意义   理工科专业   国际关系   学校教育   女性主义  
描述: 一、社会性别概念 与生理意义上的男女之分不同,社会性别表明的是社会对人的性别身份的认定,这意味着一个生理上的男性或女性只有具备了社会所公认的男子气和女人味即男性特质和女性特质,才能成为社会意义上的正常男人或合格女人。因此每个人自出生时起,就在家庭、学校等教化机构中受到社会依据其性别施以的不同规范,如男孩的名字多表现家长对其勇猛顽强、刚毅果敢的期望,女孩的名字则要求其温柔美丽、温顺贤淑;男孩的玩具多为交通工具和武器的模型,而女孩的玩具一般是洋娃娃、长毛绒小动物等。同时,社会也通过学校教育、职业分工、大众传
《名利场》的女性主义探析
作者: 刘海杰   殷悦   来源: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克劳莱   波伏娃   人生定位   性的自由   现实主义作家   梅克   《名利场》   萨克雷   女性主义   男权主义  
描述: 19世纪的欧洲,女权主义开始觉醒,越来越多的女性开始反抗男权主义的束缚与压制,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角色与地位,争取属于自身的女性权利。威廉·梅克比斯·萨克雷作为英国著名的现实主义作家,十分关注女性的心理与经历,支持女性的独立与权利的争取。《名利场》作为威廉·梅克比斯·萨克雷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品之一,其中刻画的女性人物贝姬通过自己坚定的意志以及不懈的努力,
描述与阐释:女性主义音乐研究的两种途径:《社会性别与音乐经典》及《阴性终止》之比较
作者: 柯扬   来源: 音乐研究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社会性别   性别问题   女性研究   音乐研究   音乐学者   性别关系   女性主义   音乐传统   性别研究   妇女研究  
描述: 妇女研究(women’s studies)1大致在20世纪70年代被引入音乐学领域,其初衷在于,“指出对女性音乐家在欧洲传统中地位的遗忘,使她们的作品得以出版、录制,并研究她们在音乐史上的地位”2
女性人类学与英美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比较研究
作者: 蒲云萍   来源: 山花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主体   社会性别   文学批评标准   民族志研究   文学传统   女性文本   女性学   男权意识   女性人类学   女性主义  
描述: 20世纪60年代,女性主义再度兴起,激起学术界各个领域对女性话题的关注。女性学与人类学相结合的产物——女性人类学在此大背景下应运而生。什么是女性人类学呢?简而言之,是以人类学的视角来研究女性主义
“在地化”的性别研究如何可能——评贺桂梅新著《女性文学与性别政治的变迁》
作者: 董丽敏   来源: 妇女研究论丛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主体   贺桂梅   妇女问题   性别问题   女性立场   性别政治   女性文学研究   性别立场   性别研究   女性主义  
描述: ,性别研究从而具有存在的天然合理性;然而,另一方面,性别研究的兴起又与"女性主义"这一盛行于欧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理论资源在20世纪80年代之后被引进中国息息相关,后者与本土语境之间客观存在的断裂与落差,又使
< 1 2 3 ... 20 21 2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