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栏目分组
关键词
论《到灯塔去》的女性主义:以莉莉·布里斯科为例
作者: 陆遇川   来源: 青年文学家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到灯塔去》   文本描述   女艺术家   布里   到灯塔去   吴尔夫   班克斯   拉姆齐   女性主义   两性和谐  
描述: 弗吉尼亚·吴尔夫创作的《到灯塔去》是一部具有女性主义色彩的小说。小说中塑造了莉莉·布里斯科这个另类的女性形象。小说文本描述了莉莉经历了一系列的心理过程,从对自我的困惑、到对男性原则的否定直至对两性主义的感悟。这一过程表明了莉莉女性主义主张形成的过程。实际上,她就是以吴尔夫本人为原型塑造的人物(吴尔夫完成《到灯塔去的》草稿时是44岁,恰好是小说中莉莉的年纪),通过她,吴尔夫实现了记忆的再现和心灵的升华。所以,“莉莉应该
在欲火中挣扎——试析玛格丽特与蘩漪的性格魅力
作者: 冯丽军   来源: 戏剧文学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布里   玛格丽特   繁漪   财产继承权   女性形象   中国现代   独特魅力   剧作家   生命力   周萍  
描述: 玛格丽特和擎漪分别是美国当代最负盛名的剧作家威廉·田纳西和中国现代著名剧作家曹禺在他们的剧作《热铁皮屋顶上的猫》和《雷雨》中塑造的两个女性形象。她们被剧作家设置在一个特定的情境中。剧作家以深情的笔触描绘了她们身临困境而不退缩,以勃勃的生命力和一颗燃烧的心去挣扎、反抗的过程,因此她们身上就显现出异于一般文学女性形象的独特魅力。玛格丽特是南方种植园主大阿爹家的小儿媳。她出身贫寒,天生丽
英雄的伊洛西斯之旅-神话解读弗吉尼亚·伍尔夫的小说《到灯塔去》中人物莉丽·布里斯科的双重身份
作者: 赵攀   来源: 河南师范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布里   拉姆齐夫人   英雄   代言人   塑造   意识流小说   人物   母亲   农神   到灯塔去   女性形象   女儿形象   弗吉尼亚   伍尔夫   艺术家   原型批评理论   心灵之旅   坎贝尔   神话解读   双重身份  
描述: 英雄的伊洛西斯之旅-神话解读弗吉尼亚·伍尔夫的小说《到灯塔去》中人物莉丽·布里斯科的双重身份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