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乔治·艾略特小说的女性主义解读
作者: 陈明明   来源: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妇女问题   乔治·艾略特   女性形象   女性主义  
描述: 乔治.艾略特因其作品对道德的严肃探讨和对人性的关怀被当代英国批评家利维斯列为英国文学史上的“伟大传统四大家”之一,在其作品中,艾略特以独特的女性视野塑造了维多利亚时代的女性形象,以写实主义的手法“如实再现”了维多利亚时代的“妇女问题”,即妇女在职业、教育和婚姻方面所面临的困境和困惑。其作品如镜子般地反映了维多利亚时代的“妇女问题”。
物化命运下的悲剧——杜十娘形象的女性主义分析
作者: 邓桃莉   来源: 镇江高专学报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物化   悲剧   杜十娘   女性主义  
描述: 杜十娘是冯梦龙塑造的经受苦难和屈辱磨砺后觉醒的女性形象,为争得做人的权利、爱情的幸福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她的悲剧是男权社会和文化下女性物化命运的悲剧。同时也反映了冯梦龙“情教思想”的双重性,以及存在于作家脑海中的男权意识。
女性主义解读勃朗宁
作者: 陈莉莎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父权制   勃朗宁   女性主义   戏剧独白  
描述: 勃朗宁《我的前公爵夫人》和《波菲利雅的情人》两首诗中的男性叙说者就是父权制社会男人权力和占有欲的典型代表,两位女性人物就是男权社会牺牲品的象征。男女共存的和谐社会才是理想的人文社会。
为生存而奋斗的女人:玛格利特·阿特伍德小说中女性人物的研究
作者: 孙红烨   来源: 中国科技信息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意识   女权主义   女权主义文学批评   女性主义  
描述: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MargaretAtwood,1939~)是近年来崛起的加拿大小说家,她写了几部长篇小说,如《贵妇奥雷格尔》,《猫的眼睛》及《侍女的故事》等,在加拿大及英美文坛上声誉鹊起。她以一个女性的敏锐和洞察力探讨着“被历史和性别双重殖民化”的种种精神压力﹑女人的自省及为追求精神上的“生存”而进行的不懈努力,她的全部小说创作,有一条贯穿始终的主线,即成长着的女性意识。
女性主义解读勃朗宁——评《我的前公爵夫人》和《波菲利雅的情人》
作者: 陈莉莎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父权制   勃朗宁   女性主义   戏剧独白  
描述: 勃朗宁<我的前公爵夫人>和<波菲利雅的情人>两首诗中的男性叙说者就是父权制社会男人权力和占有欲的典型代表,两位女性人物就是男权社会牺牲品的象征.男女共存的和谐社会才是理想的人文社会.
女性主义视角解读元稹笔下的崔莺莺形象
作者: 邓桃莉   来源: 新余高专学报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权   崔莺莺   女性主义  
描述: 元稹的《莺莺传》中塑造的崔莺莺形象美丽、温柔而又痴情,丰富和拓展了中国古典文学史中的女性人物世界。然而,从女性主义视角来解读,就会发现男权文化语境中的看似天经地义的性别特征和内在美德以及她被遗弃的悲剧根源,都是传统男权社会对女性的期望和控制,其自我意识已被男权社会主流意识所抹煞和压制。
赋予教育研究以性别意识
作者: 王雪峰   高畅   来源: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反思   性别意识   女性主义   教育研究  
描述: 教育研究并不缺乏一般意义上的性别意识,缺乏的是女性主义意义上的性别意识,其表现就是理性主义成为话语霸权,研究者普遍忽视女性研究对象的感受,研究结果不能反映女性的声音,等等。本文认为,在教育公平和民主
由《黄色壁纸》谈夏洛蒂·吉尔曼的女性主义
作者: 李艳红   来源: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夏洛蒂.珀金斯.吉尔曼   黄色壁纸   女性主义  
描述: 夏洛蒂.珀金斯.吉尔曼是美国著名的女性主义作家,作为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美国妇女运动的著名理论家,她在《黄色壁纸》中表现了一个女性主义者对社会和人生的思考,探索了处于意识刚刚觉醒的女性对自由和独立的渴望,揭示了夫妻关系的性别政治,从更深层的意义上体现了与父权制格格不入的新女性意识。
女性主义对犯罪学与被害者学的影响
作者: 黄富源   来源: 哲学与文化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被害者学   犯罪学   女性主义  
描述: 自龍布羅梭聞創了現代犯罪學以還,傳統的犯罪學與被害者學,即是缺乏女性觀點的,因為,不但是犯罪學家與被害者學家多半是男性,連刑事司法界的從業人員也多半是男性,由於如此,犯罪學與被害者學理論是以男性為中心出發的。譬如,龍布羅梭即指出:女性比男性退化,較不成熟、較不具感知性,亦較愚昧,縱使一般而言,女性較男性不具犯罪性,但是女性犯罪者是一群缺乏女性特質的人,女性犯罪人是一種低劣的生物,犯了罪的女性,有較類似於男性的外表、感情和氣概。基於同樣的原因,許多的被害者學理論都主張,女性刑事被害者在犯罪的過程中,都是刺激
西方女性主义文论与中国的女性文学发展
作者: 张宗蓝   来源: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主义文论   女权运动   女性文学   女性主义  
描述: 西方女性主义文论的背景(女权主义运动)及其理论成果对中国女性意识的崛起和女性文学的发展有着或深或浅的影响作用。通过梳理西方女性主义文论的兴起和中国女性文学的发展,指出这种影响作用是相互的,它不
< 1 2 3 ... 7 8 9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