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绿肥红瘦——明中晚期仕女画与文艺复兴女性形象绘画之比较
作者: 高畅   来源: 大众文艺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仕女   世俗   宗教   女性  
描述: 描绘女性是绘画领域里常态,明朝与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中也大量存在着女性艺术形象。二者不同的女性形象表现出两个时期迥然不同的艺术追求,同时也是不同美学内涵生发的结果。
《围城》中知识女性形象的个性特征探究
作者: 高畅   来源: 博览群书(教育)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在《围城》中,女性知识分子占据了十分重要的地位。钱钟书先生也凭借着他幽默的描写使得这些女性的人物形象更加鲜活。在对于这些知识女性的描述中,作者通过独一无二的外貌以及性格的描写呈现出了四位风格迥异、独具魅力的女性知识分子形象。但是,作者对于这四个女性人物也有侧重的不同,其中对于孙柔嘉以及苏文纨的笔墨较多,但是鲍小姐和唐晓芙却因为形象鲜明而使读者记忆犹新。
《围城》中女性知识分子形象的共性特征探析
作者: 高畅   来源: 鸭绿江(下半月版)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抗战的烽烟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已经点燃,硝烟滚滚。因此,在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中,女性形象通常以贫苦不堪但是勤劳善良的农村妇女形象或是接受了新的思想并勇敢地投入到抗战的浪潮中的英雄妇女形象为主。这些女性的形象仍然有一定的局限性,她们并不能代表当时所有女性的生存状态。因此,钱钟书在《围城》中刻画的就是这一时代的另一女性群体——知识女性,她们家庭环境优越,接受着新思想的教育,有着较高的知识水平和思想觉悟,但却逃离战争不敢反抗。她们时而勇敢,时而胆怯,只能在婚姻这座"围城"中走上早已设定好的悲剧人生道路。纵观她们的
先秦两汉妇女的经济、政治、宗教行为对构建女性文学形象的影响
作者: 高畅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审美观   封建宗法   先秦两汉文学   中国巫觋   女性文学形象  
描述: 先秦两汉阶段属于封建宗法制、封建礼教的形成、确立期,女性在经济领域、政治领域、宗教领域的作用非后世可比。其在三大领域的实际存在状况也与她们在文学作品中的形象相互对应。因此这一时期文学中的女性形象颇具特色,比如呈现出独立、自信的精神面貌的健妇;现实女巫折射在诗歌中的倒影——神女、舞女。 本文分为四大部分,分别讨论不同阶层的女性在物质生产领域、政治军事领域和宗教观念领域所发挥的作用、享有的地位,以及妇女的经济、政治与宗教活动对文学创作的影响。 第一部分对女性在农业、商业、手工业方面的作用做出分析。这一时期社会
赋予教育研究以性别意识
作者: 王雪峰   高畅   来源: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反思   性别意识   女性主义   教育研究  
描述: 教育研究并不缺乏一般意义上的性别意识,缺乏的是女性主义意义上的性别意识,其表现就是理性主义成为话语霸权,研究者普遍忽视女性研究对象的感受,研究结果不能反映女性的声音,等等。本文认为,在教育公平和民主成为普遍诉求的今天,教育研究有必要借鉴女性主义的研究视角和方法,这将有助于我们重塑教育知识当中人的形象、反思教育学学科性质和传统教育观念并丰富教育研究的方法。最后,本文就如何体现教育研究的性别意识提出了具体的建议。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