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从沉默到爆发:从女性主义视角解析卡罗尔•希尔兹在《如果不》中的女性角色
作者: 张燕燕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如果不》   失语   边缘化   女性主义  
描述: 作为一位极富盛名的加拿大女作家,卡罗尔·希尔兹共发表了三本诗集、四本短篇故事集和近十本小说。《如果不》是卡罗尔·希尔兹生前的最后一部作品,被称为其女性主义观点最鲜明的一部小说。这部小说的情节围绕
女性主义视角下解读《了不起的盖茨比》
作者: 毕淑媛   来源: 河北师范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厌女症   男权意识   女性主义  
描述: 弗朗西斯·司各特·菲茨杰拉德是美国二十世纪初著名小说家,被誉为爵士时代的代言人。小说《了不起的盖茨比》是其代表作。从表面上看,小说讲述的似乎是一个成年人的爱情悲剧故事,实际上它真实记录了二十年代期间的美国社会风气:非法私自酿酒;电影明星们的各种脸谱;职业女性的生活观和爱情观;人们对现行道德标准和社会、文化习俗的各不相同的态度。由于小说中所包含的深刻思想意义和具有前瞻性的警示作用,从而进一步确立了他在二十世纪文学史上的杰出地位。尽管如此,小说塑造了美国爵士时代众多新女性的负面形象,读者可以明确的感受到菲茨杰
《侏儒回忆录》:三位女性的心路历程
作者: 陈琼琼   来源: 南通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自我实现   心路历程   《侏儒回忆录》   女性主义  
描述: 的缩影;亦是当下女性主义竭力抨击的“屋内的天使”形象。然而,德拉梅尔笔下的这位传统女性,同样有自我追求的梦想。她时常
汤亭亭《女勇士》的女性主义解读
作者: 朱丹   来源: 曲阜师范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汤亭亭   女性意识   女性主义   《女勇士》  
描述: 《女勇士:一个生活在群鬼中的女孩的回忆》是当代著名华裔美国女性作家汤亭亭(玛克辛·洪·金斯顿)的代表作,是华裔文学发展中的里程碑式的作品,是一部美籍华人历史的书,也是一部女权主义抗争的心路书写。她是成功融合中西文化的最有影响的华裔美国作家之一,是将华裔文学成功引领入美国主流文学的当代著名女作家。《女勇士》自从出版以来,一直是一部华裔文学界研究的热点作品。白小说《女勇士》问世之后,汤亭亭作品《中国佬》、《孙行者》和《第五和平之书》等广泛受到了文学界的关注,使得华裔文学受到世界人民的关注和喜爱。同时,作者笔下
论《都柏林人》中女性主体性的建设
作者: 甘玉芳   来源: 西安外国语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他者   女性主体性   《都柏林人》   女性主义  
描述: 詹姆士·乔伊斯,爱尔兰小说家兼诗人,是20世纪最重要的作家之一。他的作品真实而生动地再现了二十世纪现代人的生存状况。在这个由十五个小故事组成的短篇小说集《都柏林人》里,乔伊斯第一次开始关注他的故乡都柏林的风土人情。更值得让人关注的是,在这部探索都柏林人生存状况的作品中,乔伊斯也描绘了一个丰富的女性世界。这些女性虽然身处都柏林瘫痪的边缘地带,没有话语权,但是在文本的深层次,作者却赋予了她们女性主体性的地位。为了探讨女性是如何失语,成为第二性,以及作者又是怎样从文本的深层次赋予了她们女性主体性,本论文从女性主
女性主义认识论
作者: 胡涤菲   来源: 浙江大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二元论   他者   女性主义   男性中心主义  
描述: 女性主义认识论是出于西方妇女运动的政治要求,而将女性主义的理论建构与对科学的社会性批判相结合的产物.
关于后新时期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批评
作者: 丘慧慧   来源: 广西师范大学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话语   女性主义   弱化   差异化  
描述: 文章从西方女权主义理论在中国本土的社会文化语境下衍生、发展的基本事实出发,探讨了中国的文化“现代化”进程中,西方理论话语在中国生成的一个典型范例——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存在的特殊性、特质性。对它
女性自觉团体方案对参加者女性主义意识的影响之研究
作者: 胡蔼玲   来源: 台湾师范大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自觉团体   女性意识   女性主义意识   女性主义  
描述: 台灣的婦女團體自1987年開始推展女性自覺團體至今已經超過十年,團體內容是根據全美婦女組織NOW(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Women)在1960、1970年代在全美各地所使用的女性主義意識覺醒團體(Feminist Consciousness-Raising Group)方案所改編而成,目的是藉由團體成員彼此的經驗分享,使參與者對女性在社會上共同的弱勢處境有所認知,拒絕社會賦予女性的傳統性別角色,並瞭解性別歧視是集體的問題,必須靠集體的方式與力量才能解決。本研究是以參與台北市女
威廉·福克纳《喧哗与骚动》中的女性主义思想解读
作者: 胡樱   来源: 西北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威廉·福克纳   女性主义   《喧哗与骚动》  
描述: 他塑造的女性人物是冷酷的母亲和堕落的女儿,认为是康普生态太太对孩子的漠视和凯蒂的失真致使整个家庭的败落,福克纳的叙述技巧、男性对女性的仇视以及作者对女性话语权的剥夺,都体现了作者厌女症的倾向。 到目前为止这部小说很少被从女性主义视角去解读,本论文是从女性主义这个新的角度对小说进行重新分析,对福克纳的
突破与固守
作者: 郑欢欢   来源: 广西师范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侦探小说   人物塑造   性别意识   女性主义  
描述: 意识能够有助于加深对他们作品内容与形式的理解。论文首先对女性主义的发展作了一个概括性的综述。然后着重分析了两位作家通过人物塑造所反映出的性别意识。道尔固守着父权制社会男性作家的创作特点,他笔下的女性
< 1 2 3 ... 38 39 40 ... 96 97 98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