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女性主义视角解读《无名的裘德》
作者: 邓恋玫   来源: 读书文摘(中)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父权制   《无名的裘德》   压抑   女性主义  
描述: 《无名的裘德》是哈代所写的一步长篇小说,这篇小说从一问世就受到了很多人的非议,因为它批判社会传统,在当时的社会看来是不可容忍的。哈代通过这部小说来反映和支持女性之一,在当时的维多利亚社会来说,妇女的地位是相当低,被认为是男性的附庸,女性在那个时代是没有独立性和思想的,她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以男性的需求和参照为衡量标准。哈代在这篇小说中写了淑这一典型的女性形象,她与其他女性不同,有着独立性和自我思想意识,敢于和时代的世俗偏见作斗争,尽管后来她在传统的伦理道德中不得不放弃和失败,但是她敢于尝试挑战命运和热爱生活的
女性主义遭遇大众文化——论当代大众文化中女性意识的困境
作者: 吴素萍   来源: 河南社会科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父权制特征   大众文化   女性形象   女性主义  
描述: 20世纪80年代以来,大众文化研究成为一门显学,与此同时女性主义研究方法在中国也渐成气候。将女性主义视角与大众文化理论结合起来,分析当代大众文化中女性形象的父权制特征,可以看到当代中国大众文化中的女性形象不仅没有摆脱传统男权社会的桎梏,反而在金钱和欲望中越陷越深。
《乱世佳人》电影中的女性主义解读
作者: 李宇   来源: 电影文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权社会   《乱世佳人》   女性主义  
描述:女性主义又称女权主义,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它以女性形象、女性创作和女性阅读等为研究对象,力求从女性角度探求艺术作品中的真谛。本文试从女性主义出发,就影片中的女性形象进行分析,并借此展开对女性在男权社会中的境遇及生存状态等方面的研究。
女性主义视角分析《傲慢与偏见》中伊丽莎白的女性魅力
作者: 姚群   来源: 科教导刊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伊丽莎白   《傲慢与偏见》   女性主义  
描述: 女性主义作为现代文学中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和该理论相关的文学作品也不在少数.其中,简.奥斯丁的作品《傲慢与偏见》,是女性主义文学作品的代表之一.在小说《傲慢与偏见》中,作者塑造了一批生动的女性形象
毛姆的《月亮和六便士》的女性主义解读
作者: 董莹   来源: 课外语文(上)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月亮和六便士》   毛姆   女性主义  
描述: 。同时这三个女性形象也是作者迎合当时社会塑造出来的女性角色,也代表了作者乃至当时男性社会对女性的看法。为了能够使读者能够深入解读小说,打破固定男性视角的局限,了解作者的女性观,本文从女性主义的角度剖析小说中描述的三个不同女性形象,以便为读者作为参考。
毛姆的《月亮和六便士》的女性主义解读
作者: 董莹   来源: 课外语文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月亮和六便士》   毛姆   女性主义  
描述: 。同时这三个女性形象也是作者迎合当时社会塑造出来的女性角色,也代表了作者乃至当时男性社会对女性的看法。为了能够使读者能够深入解读小说,打破固定男性视角的局限,了解作者的女性观,本文从女性主义的角度剖析小说中描述的三个不同女性形象,以便为读者作为参考。
中国古代小说“一夫多妻制”下探讨妒妇形象
作者: 何玥蕾   来源: 现代交际(学术版)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一夫多妻   妒妇   女性主义  
描述: 中国传统婚姻多为“一夫多妻制”,对中国古代小说有着深刻的影响。其间不乏“女尊男卑”的现象.“泼妇”“妒妇”这样的女性形象更是层出不穷,其出现的原因和影响都引人深思。
文化、身份与意识形态——论德莱塞小说《珍妮姑娘》中女性的身份建构
作者: 王育平   张宇   来源: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身份建构   “真女性”   女性主义   《珍妮姑娘》  
描述: 《珍妮姑娘》是美国经典作家德莱塞的第二部小说,作品塑造了一位美丽无私但命运可悲的社会下层女性形象。本文拟从小说中珍妮这一女性形象切入,在女性主义批评的视角之下,运用维多利亚式“真女性”意识形态分析珍妮的身份建构努力及其文化含义,揭示珍妮身份建构迷梦的虚幻性及由此反映出的美国传统文化价值观念的式微。
试论李佩甫小说《羊的门》中的女性书写模式
作者: 林巧云   来源: 许昌学院学报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书写模式   附属品   女性主义  
描述: 作为一名相对进步的男性作家,李佩甫的小说《羊的门》仍然存在着浓重的男权思想。在文本中,他通过自荐枕席模式、符号化书写模式、崇拜权力而衍生的“爱情”模式及权力情色不可兼得模式等来刻画女性形象,这些女性形象完全丧失了自我意识,沦落为男性的附属者。由此可见,在当今中国,女性的真正解放仍需很长一段路要走。
论美国当代女性主义电影作品中的女性意识——以《简·爱》《蒙娜丽莎的微笑》《欲望都市》为例
作者: 孙瑜   崔娟娟   来源: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意识   电影作品   女性叙事   女性主义  
描述: 以美国电影《简·爱》《蒙娜丽莎的微笑》《欲望都市》为载体的女性主义叙事直接参与了西方女性主义运动的历史进程。《简·爱》中的女性形象直接解构父权制社会并争取女性权利,《蒙娜丽莎的微笑》中的女性力图通过
< 1 2 3 ... 39 40 41 ... 167 168 169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