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不同性别的叙事者笔下女性形象的差异:《围城》与《简爱》的女性形象
作者: 贺雄姿   来源: 当代小说(下半月)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性作家   叙事者   女性形象  
描述: 《简爱》一直是西方反男权社会,表现女性追求自由平等和幸福的经典之作。而《围城》作为一部讽刺小说,作者对这本书中的人物均进行了辛辣的讽刺,特别是对其中的女性。本文从作者不同的性别立场出发,探讨叙事者笔下女性形象的差异。
新女性的神话:重新拥有自己──'95电视剧女性形象评述
作者: 解玺璋   来源: 当代电影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妇女解放   女性性别   新女性形象   中国妇女   叙事者   男性叙事   武则天   电视剧   中国女性   女性本质  
描述: 新女性的神话:重新拥有自己──'95电视剧女性形象评述解玺璋历史行进的步伐把我们带进了20世纪的最后几年。中国妇女在经历了近百年争取自由与平等的革命和数十年被解放的生涯之后,又一次面临着机遇与选择。于是我们看到,无论在现实中还是在叙事中,无论在男性叙...
纠缠在艳羡与拒斥之间:20世纪中国农村题材长篇小说中的“坏女人形象”叙事研究
作者: 程革   来源: 文艺争鸣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红色经典   农村题材   地主阶级   叙事研究   叙事者   长篇小说   女性形象   潘金莲   男人   第二性  
描述: 波伏娃在《第二性》第一卷的扉页上引用了毕达哥拉斯的一段话:"有一个产生了秩序、光明和男人的好本源和一个产生了混乱黑暗和女人的坏本源。"(1)看来把女人与"混乱"、"黑暗"和"坏"联系起来的是一个世界性的话题,中国的先哲对女人进行诸如"小人"、"难养"、"祸水"、"误国"等的描写也并不是中国
《湖南的扇子》与殖民主义意识下的“愚蛮”记录
作者: 韩欢   来源: 牡丹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长江沿岸   芥川龙之介   中国情结   甲午中日战争   性描写   底层民众   叙事者   先锋性   历史事件   中央公论  
描述: 首先简述甲午中日战争、日俄战争、二十一条、五四运动等涉及《湖南的扇子》成因的历史事件,芥川所目睹的社会现实直接影响了他对中国社会的认识。在统括上述背景的基础上,介绍芥川龙之介唯一的一次海外旅行——中国旅行的背景和足迹,继而分析《湖南的扇子》中玉兰、含芳等表现湖南人民坚韧性格的女性形象,宏观上透视芥川龙之介由书本中产生的“中国情结”到现实的矛盾中国观
女性主义视野下的《世说新语》
作者: 梅国宏   马珏玶   来源: 语文学刊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封建社会   女性观   余嘉锡   叙事者   妇德   《世说新语》   男权中心文化   女性形象   女性主义   男权中心社会  
描述: 女性主义视野下的《世说新语》
评析《理智与情感》中的女性主义
作者: 常丽平   来源: 芒种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性作家   诺桑觉寺   理智与情感   叙事者   叙事声音   女性叙事   奥斯丁   叙事视角   英国小说家   女性主义  
描述: 英国小说家简·奥斯丁作为著名的女性文学作家,比较注重通过女性独特的角度来表现女性的感受,并表达不同于男性的女性独特意识。她的著名小说《理智与情感》以18世纪英国乡下体面人的婚姻故事作为题材,描述了发生在埃莉诺、玛丽安这两个性格迥异的姐妹身上的故事。小说通过她们的故事展示了英国当时的社会背景,尤其是在社会的方方面面女性和男性的不同之处。在这部小
迷失与逃亡--对王蒙“季节系列”人物的一种解读
作者: 李广仓   来源: 北京社会科学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王蒙   主人公   精神漫游   象征界   叙事者   “镜像阶段”   《活动变人形》   家庭   心理历程   文化性格  
描述: 迷失与逃亡——对王蒙“季节系列”人物的一种解读李广仓主持人许树森:自去年下半年“北京文学季评”开栏以来,已有“北京文学的现状与流向”、“北京女性文学”、“关于文学现实主义”三组专题讨论与读者见面,引起了界内人士的关注。从本期起,我们准备用三个季度的时...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