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莎乐美”:欲望符号解读
作者: 梁佳   来源: 文学评论丛刊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欲望   文艺复兴时期   艺术作品   艺术家   莎乐美   图像符号   女性形象   符号解读   女性主义   中世纪  
描述: "莎乐美"作为一个绘画题材最早可以追溯到中世纪,并在19世纪备受瞩目。自《圣经》中的一个故事片断开始,她便成为后人艺术创作的题材之一,经由几个世纪的画家多次描摹和改写。随着历史的变革、绘画技艺的革新、多层次文化的交流,它一直经受着被不断扩充和渲染的命运,并从绘画走向戏剧和电影的舞台。
广告与女性意识
作者: 卜卫   来源: 妇女研究论丛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性别歧视现象   女性独立人格   男权文化   性模式   大众媒介   女性意识   广告制作   贤妻良母   女性形象   女性主义  
描述: 广告与女性意识卜卫Ifyouviewtheadsinthelightofgenderconsciousness,youwilfindalotofrolestereotypesinthem.Thesestereotypesroughlyfalinto...
女性意识的消亡与商业意识的凸现:对当前部分电视剧中女性形象的分析
作者: 郭如欣   来源: 山东视听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大众文化时代   本质特征   女性意识   女性话语   社会性别分析   大众传媒   女性形象   男性中心   电视剧创作   女性主义  
描述: 在审视大众文化时代的电视剧创作时,不能忽略社会性别分析,相反十分需要用社会性别的评判眼光来观察某些被人们认为是司空见惯的现象,并找出其深层的社会文化根源。大众文化在性别观念上的表现要在社会性别分析的基础上来把握,只有这样,才能深刻了解其表现的本质特征,进而揭示出大众文化对传统性别成见的改头换面的继承与再造,消除其以隐
京剧电视剧的"她世纪":有感于"梅兰芳金奖"得主郭跃进和她的"飞天奖"《佘赛花》
作者: 戴谨忆   来源: 戏剧丛刊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母亲形象   京剧   女性视角   女性意识   杨家将   跃进   梅兰芳   女性形象   电视剧   女性主义  
描述: "杨家将"中佘赛花(佘老太君)故事最早产生于民间,主要有评书、小说和戏曲等几种表现方式,内容大多是佘赛花奋勇杀敌、保家卫国的事迹.在封建社会中,杨家将题材的忠孝观念符合了家国臣君的道德规范,因此受到上层统治者的大力宣扬,尤体现为慈禧钦定的清代宫廷戏<昭代萧韶>(北宋杨家将故事).
女性主义和女性文学
作者: 徐成淼   来源: 贵州社会科学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性作家   女性作家   女性意识   女性主义文学   新时期文学   女权主义   女性文学   女性形象   女性主义   中国女性  
描述: 新时期以来,随着女性意识的加强,女性文学迎来了令人瞩目的发展与繁荣,显示出中国女性文学发展史上从未有过的鲜明色彩和时代力度。女性文学的繁荣,往往同女权主义思潮密切相关;五四时期是这样,当代新时期文学也是这样。
夏娃备案:1999
作者: 何向阳   来源: 上海文学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张东荪   生活   八十年代   文本阅读   女性形象   男人   宗白华   女性主义   小说   二十世纪  
描述: ……以一九九九年的文本阅读为切面,好奇于经历了廿世纪一系列壮阔事件构成的生活日常的一百年,在世纪的最末,女性的内心波澜。身处其间,呼吸与共,那个答案,我想知道。
徐小斌:遇难航程中的自我赎救
作者: 黎慧   来源: 小说评论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现代文明   女性生存困境   航程   高保真   双鱼星座   现代技术   女性形象   女性主义   精神病患者   徐小斌  
描述: 徐小斌:遇难航程中的自我赎救
失落与寻回:对中国当代伤痕乡土风,新古典主义,女性主义绘画中审美理念的解析
作者: 吴娟   来源: 美术界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新古典主义   乡土   失落   审美理念   中国当代   伤痕   解析   女性主义  
描述: 引言艺术不是为了视觉而视觉,而是凭借视觉来表达精神与理念,之所以选择女性,是因为‘她’更能准确的指向画家的意图[1],李蒲星在其《美术视窗下的女性形象》中的这段文字恰好表达了笔者选择艺术家对女性的审美这
性别与经典的缺失:论晚明女性诗歌选本①
作者: 方秀洁   聂时佳   来源: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作品选   文学   诗歌   中国   女性主义   性别   专题   资源问题  
描述: 中国女性主义批评进入21世纪,在经过20世纪90年代大力清理文本和文化中男性中心观念、重评现当代女作家作品之后,步入到更加理性地建构中国本土女性主义理论体系的自觉之中:就西方女性主义理论的本土化问题
美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概观
作者: 鲍维娜   来源: 浙江学刊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学批评   女作家   妇女文学   女权运动   妇女解放运动   “女性意识”   美国女性文学   美国女权主义   女性形象   女性主义  
描述: 美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概观鲍维娜美国女权主义文学批评直接产生于妇女解放运动,它同西方妇女解放运动有着密切的联系:具有鲜明的政治性与时代色彩的女权主义文学批评正是西方女权主义运动深入到文化、文学领域的必然结果。美国女权主义文学批评经历了三个不同的发展时期...
< 1 2 3 ... 162 163 164 ... 167 168 169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