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三代女性的三种人生 《秘密日记》
作者: 怡良   来源: 电影世界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电影   女性意识   日记   影片   作品   人生   压抑   现代女性   女性形象   女性主义  
描述: 如同影片里安静素雅的海边小镇,这是一部女性主义观念表达和叙事风格都比较平和的作品。影片并置了外祖母和孙女这对不同时代的女性形象:外祖母渴望外出学习和工作,但她生活在一个压抑的
主持人语:体验生存和修养气质
作者: 寒碧   来源: 诗书画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艺术家   画论   由内及外   共感   潘公凯   画品   维也纳分离派   女性问题   思想底蕴   女性主义  
描述: 我不大情愿从“女性主义”的角度来看待和谈论卫红。尽管她本就是位女性艺术家,且苦抛心力于女性形象的传写、内心世界的开掘。我当然承认并赞同:作为特立独致的艺术女性,卫红对存在境遇的体验与思索,定比她
作为幽灵的女性写作
作者: 吕约   来源: 诗选刊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幽灵   研究中心   女性意识   诗歌写作   吉祥物   女性诗歌   会议室   女性写作   女性形象   女性主义  
描述: 这间会议室,四面墙壁上挂满了死去的男性大师的画像,我们在这里开一场关于“当代女性诗歌”的会议。墙上挂着这么多男人,死去的黄种男人、死去的“父亲”,这是打击女性写作,还是激励女性写作? 当代新诗研究中心成立仪式的第一个论坛,设置的主题是“当代女性诗歌”,这是否意味着女性诗歌是“当代新诗”的吉祥物?还是说它有辟邪的作用?吉祥物是不伤害人的,可爱的,面带微笑的,辟邪则是吓跑各路怪物的猛兽。不过还有另外一种吉祥物,它本来是猛兽,但脸上是挂着笑的。 对于中国文学与文化来说,“女性写作”是吉祥物还是怪兽,至今悬而未决
从女性视角解读莎士比亚悲剧中的形象
作者: 刘娜   来源: 戏剧文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视角   自我意识   男性化   父权统治   爱情   莎士比亚悲剧   哈姆莱特   女性形象   男性世界   女性主义  
描述: 从女性视角解读莎士比亚悲剧中的形象
女性主义·女性电影
作者: 峻冰   来源: 青年作家(中外文艺版)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电影   女性生活   意识形态   理论思潮   妇女解放运动   发达工业社会   女性形象   后结构主义   女性主义   男性  
描述: 一、女性主义导源于声势浩大的妇女解放运动的"女性主义"的初始重点是为女性争取与男性平等的司法权利和政治地位。上世纪年代以降,随着后结构主义(解构主义)的兴起,女性主义理论思潮则将整个社会的男权意识形态纳入自己的批判视阈——对发达工业社会的语言、意识形态结构采取解构式的批判和消解。
《茉莉花开》以后,兼说关于上海的银幕形象
作者: 卡夫卡·陆   来源: 山花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电影   导演   理发师   银幕形象   影片   茉莉花   女性形象   城市精神   女性主义   上海人  
描述: 《茉莉花开》以后,兼说关于上海的银幕形象
“她”时代迎面而来
作者: 黄海霞   来源: 神州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巴西   时代   谈判风格   总统选举   女子   女权主义   女性形象   性别意识   女性主义   执政党  
描述: 2010年的10月31日,巴西最高选举法院宣布,执政党候选人迪尔玛·罗塞夫在总统选举中获胜,出任新一任巴西总统。当选后,她决定带领巴西争取在国际舞台上赢得更大话语权。这是女性光芒在政坛上的又一次闪现;而我国政坛"铁娘子"、国务院副总理吴仪就曾以犀利的言辞和机敏应对的谈判风格著称,令巾帼不让须眉,写就女子
女性写作:寂静之声
作者: 齐红   来源: 南方文坛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90年代   《玫瑰门》   20世纪   陈染   女性写作   女性问题   女性文学   女性形象   女性主义   “私小说”  
描述: 女性写作:寂静之声
独白与死亡——从安德森《森林之死》到张爱玲的《花凋》
作者: 霍冬克   刘安军   来源: 国外文学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张爱玲   舍伍德·安德森   男权   “美”   女性话语   埃莱娜·西苏   《花凋》   女性形象   女性主义   日常生活  
描述: 没有泊舟的锚地。没有睡眠,也没有死亡。看上去死了的人还活着。(爱默生)在写作这个古老而又常新的行当中,历数一下留下名字的大多都是男性。虽然在男性的笔下留下了无数个令人魂牵梦绕的女性形象,但女性创作的历史却在文明史上只是作为一种近乎猎奇的存在而被人们关...
女性主义的学术成就及其在音乐学中的情况(下)
作者: 珍妮·鲍尔斯   来源: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音乐作品   研究方法   学术成就   女性世界   心理分析   音乐创作   女性形象   女性主义   音乐学家   民族音乐学  
描述: 女性主义的学术成就及其在音乐学中的情况(下)[美]珍妮·鲍尔斯金平译刘红柱校在本文的第一部分,我对女性主义研究的方法和观点对美国音乐学领域的影响等做了评估,同时还对我们所了解的最近几年出现的关于女性与音乐的各种研究做了总结。为拓宽我们对性别与音乐创作...
< 1 2 3 ... 161 162 163 ... 167 168 169
Rss订阅